唐兵部尚书英国公李勣
之前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曾经讲过唐初名将李勣有很多名字:徐世勣、李世勣、李勣,他字懋功却经常被人称为徐茂公。他的一生充满传奇,最早曾经投身瓦岗寨,后来跟随李密一起向李渊投降,一生中侍奉了唐高祖、唐太宗以及唐高宗三位皇帝。他功勋卓著,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死后配享高宗(意思是后面的皇帝给高宗磕头的时候,顺便就给他也磕了)。但是李世民临终的时候却留下遗言,几乎要了李勣的命,幸亏他脑子转得快!
朱元璋教育太子朱标
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不杀功臣的开国之君少之又少,千古明君李世民应该算一个(虽然李渊才是唐朝开国之君,但是史书上的记载却不异于向后人宣告唐朝是李世民开创的)。开国之君们之所以选择在政局稳定之后大杀功臣,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手握重兵的武将只有皇帝一人才能镇得住,哪天自己归天了,皇位继承人不一定有威望、有能力保证这些究竟沙场、看惯乱世的功臣不造反。
古代皇帝“兔死狗烹”的套路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病情持续加剧,他知道留给自己交代后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便急忙召太子李治进宫,对他说道:“李勣这个人啊,智商太高,确实是国家栋梁之才,但是你呢与他交情不深,也没做过什么让他感激你的事,所以我死后恐怕你很难驾驭他。所以我想了一招,现在就找个理由把他贬官,如果他接到圣旨立即走马上任的话,等你当了皇帝马上启用他当仆射(即宰相),如果他接旨不遵,你就杀了他!”(李世勣才智有余,然汝与之无恩,恐不能怀服……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
李勣死后陪葬太宗昭陵
?李勣确实如同李世民所言,才智有余,他有非常敏感的政治觉悟,在这种关键时刻接到了贬官的圣旨,连家都没回直接走马上任了(不至家而去),要知道他当时是被李世民从长安贬到了叠州(今甘肃迭部县)!而唐高宗李治即位的当月,李勣就当上了尚书左仆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