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恩 (中国半自动步枪第一人)
刘庆恩(1869~1929年),字国臣,原籍广东潮州客家人[1] ,寄籍四川德阳。
后跟随赛师(回族)在成都经商,不久因事同回武汉。赛师膝下无儿女,所以视刘庆恩如已出,宛如家人。成年后,他顺利完成广东水陆师学堂学业,并相继在益珠、虎门、江阴等炮台工作。
1895年随“黑旗将军”刘永福参与了甲午战后保卫台湾的台南之战,在与日军的交战中腿部受伤,返回后方。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进入湖北枪炮厂(汉阳兵工厂)担任技工。
1901年被保送日本东京成城学校学习。后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与吴玉章、郭敬宇同班。
1905年在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同年考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 攻机械与枪炮制作,毕业后复回汉阳兵工厂。
1909年,受孙中山指派往柏林考察,并到克虏伯兵工厂学习兵器制作。
1912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刘庆恩受孙中山委任,出任汉阳兵工厂第一任总办(厂长) 。
1914年,刘试制成功中国第一支五弹连发自动步枪和第一尊远程大炮。
1915年,授少将衔,同年晋升中将。
1917年兼任钢药厂总办、工务处处长。[1] 于北京督军团会议时, 结识阎锡山。 阎参观国产武器试射比赛, 见汉阳兵工厂所造枪炮十分精密, 邀请刘对山西修械所给于指导。 两人偕返太原, 陪同参观修械所工作。
刘取出随身量具, 仔细考察, 指出缺点。阎锡山十分赞佩, 要求派学生前往汉阳兵工艺工学校学习。
刘庆恩据说个性高傲, 常常下工厂自己动手研究, 管理甚严。 连汉阳兵工厂的主管都很怕他。1917年他与余庆鳌、邓定浩等人,研制成功白朗宁1917式机枪, 后于1921年10月10日开始量产, 称之为“三十节重机枪”。
1918年,刘庆恩决定自行开发火炮,因北洋政府无款可拨,他将个人储蓄倾囊投入,并向亲友借贷。试炮时火力、精确度均高,时人称之为“庆恩炮”,但终未投产。刘庆恩以他的卓越贡献, 奠定了中国近现代兵工学先驱的历史地位。被国民政府授勋五位,并获二等文虎勋章和二等嘉禾勋章。
1920年该校迁往南京,成为中国第一所兵工专科学校。同年8月27日,刘在陆军部开会时,受军阀曹锟,吴佩孚等人的排挤,因争辩激烈,导致脑溢血半身不遂而称病辞去职务,乃作一绝自叹:“病床难忘救国志,十年沉疴愿未酬。老天使我身复健,轰净国贼始方休。”
刘于1912~1920年任汉阳兵工厂总办期间,在厂内开设兵工学校,分预科、本科,培养兵器技士,8名首届本科4年制兵工学员是中国最早的兵器制造业骨干。
1929年4月卒于上海,享年六十岁。吴玉章为其治丧,葬于上海江湾。
YOUTUBE上台湾人翻译的美国国家枪械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刘庆恩半自动步枪视频。
本文作者: waffen-ss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