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电影是如何刻画“战斗民族”形象的?

2006年的007电影《皇家赌场》里,邦德的上司M夫人被后冷战时代的政治秩序搞晕了,她说:“上帝啊,我真怀念冷战时代。”

M夫人这句话倒像是替好莱坞说的。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好莱坞一时六神无主,因为多年来,俄国人作为恶魔的化身给这个梦工厂提供了无数灵感。冷战的时候黑与白,好与坏泾渭分明,如今这把标尺消失之后,好莱坞都不知道在他们的银幕上俄国人该刻画成什么样了。

美国电影对俄国的想象

1917年十月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也正是在这一年,美国电影工业的中心从纽约迁移到了洛杉矶棕榈丛中的好莱坞,从此美国电影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而美国电影对远方的想象更加虚幻化和程式化。

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和苏联的建立是20世纪最令人震惊的事件之一,好莱坞出品的电影当然少不了这一主题。

在差不多整个20世纪里,在美国人心目中,俄国人或者苏联人都是主要的敌人和对手,是拥有可怕力量的军事强敌,早在50年代就有能力将美国从这个星球上抹去。

好莱坞投政治所好,制作了大量以俄国为背景的影片。这些影片,从《异国鸳鸯》(Ninotchka,也有译成《情迷冰美人》)、《密战计划》(Jet Pilot)、《玻璃丝袜》(SilkStockings)到《莫斯科先生》(Moscow on theHudson),都是在抹黑共产主义。

1939年葛丽泰·嘉宝主演的《异国鸳鸯》是一部浪漫喜剧片,故事发生在完全美国化的巴黎。

嘉宝饰演的冰美人、苏联女干部妮诺契卡因公来到巴黎,禁不住“资产阶级的含情脉脉”,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贪喝法国香槟、身穿晚礼服出入夜总会、欣赏法国音乐,活像一个寄居巴黎的俄国流亡贵族。回到苏联后妮诺契卡日夜思念巴黎的好时光,最后被男主角——一个巴黎社交圈的花花公子所解救,再次投入到“自由世界”的怀抱。

《莫斯科先生》则是俄国导演保罗·莫索斯基(Paul Mazursky)的作品,讲一位在马戏团吹萨克斯管的苏联人随马戏团去美国演出后“投入美国怀抱”的故事。

罗曼诺夫家族给了好莱坞灵感

从好莱坞诞生之日起,俄国和俄国人便是它银幕上不可或缺的角色。虽然俄国故事层出不穷、主题花样繁多,但各个时期好莱坞的喜好和态度差异很大。

在电影工业早期,俄国贵族的命运是好莱坞最爱的主题,而关注最多的是末代沙皇一家的故事。

统治俄罗斯300多年的罗曼诺夫家族传至尼古拉二世时,拥有世界1/10的领土和300亿美元的财富。布尔什维克革命后,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随后全家被辗转囚禁在叶卡捷琳堡。1918年沙皇全家被秘密处决。

末代沙皇一家,曾经是世界上最显赫、最富有、最令人艳羡的皇室。可惜王位继承人阿列克谢患血友病,痛苦不堪,无人可治。

拉斯普丁是个半僧半俗的通灵人物,每次拉斯普丁一到,阿列克谢就立即好转。于是这个疯僧得以接近权力中枢,干涉朝政,后被俄国贵族刺杀。俄国皇室的迷人魅力和悲剧结局,以及他们与拉斯普丁的纠葛本身就是绝妙的电影素材。

而罗曼诺夫王朝历史上生机勃勃、辉煌灿烂的凯瑟琳大帝也吸引了好莱坞制片人和导演的关注。有关凯瑟琳女皇最成功的电影是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大师之一、德国人约瑟夫·冯·斯坦博格拍摄的《放荡的女皇》。《放荡的女皇》毫无疑问是一场视觉的盛宴,就1930年代的电影而言,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最能激发人们想象力的是有关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女儿安娜斯塔西娅的传说,传说她在暗杀中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并且化装之后成功逃离俄国。

在欧洲和美国,好几个女人都声称自己是安娜斯塔西娅,其中安娜·安德逊是其中最有说服力的冒名顶替者,甚至得到罗曼诺夫皇室很多幸存者的承认。

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沙皇一家的遗体被重新找到并经DNA检测确认,这桩俄国最大的迷案才水落石出。

甚至在俄罗斯证实其死亡之后,有关安娜斯塔西娅奇迹般的幸存和随后的生活依然对美国观众有巨大的吸引力。

有关安娜斯塔西娅的所有电影,包括1997年的迪斯尼动画片都和历史事实无关,这些电影中最成功的是英格丽·褒曼主演的电影《真假公主》(1956年)。

苏联形象随政治环境改变

整个20世纪,好莱坞堪称苏联和美国关系的晴雨表,两国关系的风吹草动都能从银幕看出来。

20世纪30年代,正是美国大萧条的时期,美国人对与资本主义制度不同的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越来越感兴趣。很多著名制片人试图拍摄以在苏联5年计划中参与建设的美国工程师为主角的电影,但是都没成形,因为无法预料美国观众会不会接受。

二战期间,好莱坞电影中的苏联完全变了样,一旦美国和苏联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纳粹德国而成为同盟国,再贬低讽刺苏联人和共产主义就变得不合时宜了。至少从当时来看,德国法西斯主义对美国生活方式的威胁更大。

1941年末,罗斯福政府和战争信息局的代表知会好莱坞电影工厂的头头们,督促他们尽快拍摄新的电影,让美国公众更好地理解“我们新的盟友——苏联和苏联人民”。

好莱坞的老板们很愿意配合,随后的4年里,许多知名电影公司都拍摄了支持苏联的影片。这些电影中最著名的有华纳兄弟公司的《莫斯科任务》(Mission to Moscow)、《北极星》(TheNorth Star)、《光荣的日子》(Days of Glory)和《俄罗斯之歌》(Song of Russia)。

这几部影片都表现苏联军民在卫国战争期间的英雄事迹,苏联农民、游击队和普通士兵无不勇敢、善良。他们在斯大林的领导下,面对纳粹英勇抗战,献身保国。

二战结束后,冷战开始,美国进入反苏时期。那些在二战中拍摄了支持苏联的影片的公司开始受到来自众议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的攻击,他们声称要清除共产主义在电影工业中的影响。

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立案调查了《莫斯科任务》《北极星》和《俄罗斯之歌》的主创人员,认为他们从事反美宣传,并在1952年正式传讯了《北极星》的编剧赫尔曼,审讯她与苏联共产党的联系。

已经在好莱坞工作了几十年的俄国导演和演员,因为害怕迫害被迫逃亡欧洲。1946-1962年好莱坞俄国主题的电影急剧减少。

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在苏联的政治舞台上渐渐崛起。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和平解除,在这样的背景下,好莱坞银幕上的俄国人开始传达一种新信息:俄国人和美国人都是他们不能控制的原子武器的牺牲品。这是库布里克导演的黑色喜剧《奇爱博士》传达的情感,也是1963年邦德电影《来自俄罗斯的爱情》要说的主题。

《奇爱博士》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讲述冷战时期美国某战舰舰长得到一个假情报:苏联研制出了某种杀伤力极强的终极武器“世界末日装置”,这个装置足以毁灭地球上所有生命体。这一谣言在西方的高层领导人中引起恐慌,在进行了多次圆桌会议后,美国决定先发制人,用10倍于对方的武器向苏联进攻。美苏双方由此进入了战争一触即发的对峙状态。

在《来自俄罗斯的爱情》中,大反派不再是苏联人,而是一个国际恐怖组织,该组织为了自己邪恶的目的挑唆两国关系,妄图渔翁得利。作为英国特工的邦德和苏联间谍非但没有互相残杀,而是携手合作,数次死里逃生,最终顺利脱险。

1980年里根当选美国总统以后,银幕上的俄国人又回到了反派的老套路上,《天狐入侵》、《洛奇4》和《兰博3》集中表现苏联对美国的军事威胁。

即使是在苏联解体以后,这样的俄国人形象一直占据好莱坞电影的主流,不过坏人变成了俄罗斯恐怖分子、腐败的石油巨头和黑社会头子。这样的电影还有《圣徒》、《空军一号》、《一级戒备》(The Sentinell)),《谍影重重之波恩的身份》等等。

2007年大卫·柯南伯格的电影《东方的承诺》(Eastern Promises))就讲述俄罗斯地下黑社会全球犯罪网的活动:一个14岁的俄罗斯少女因难产而死在伦敦一家医院,俄裔助产士安娜觉得事有蹊跷,暗中调查少女的来历,却发现一个掌控着整个伦敦地下色情网的俄罗斯黑帮。

其实苏联也同样把电影作为武器攻击美国这个老对手。苏联导演亚历山大洛夫的电影《大马戏团》便是苏联版的《异国鸳鸯》。

(作者:栗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