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4月23日至5月2日,第8侦察大队侦察2连戈捕东侧伏击捕俘战斗
第8侦察大队由新疆军区负责组建,编制员额786人。下辖:侦察1连,163人(4师侦察连);侦察2连,163人(5师侦察连);侦察3连,163人(8师侦察连);炮兵连,107人(7师2团3营)特种连,65人(7师工通防分队)
第8侦察大队的轮战时间为1985年9月29日至1986年10月16日。共组织抵近侦察123次、渗透侦察96次;组织侦察作战11次,击毙、击伤208名,俘敌3名;摧毁驻兵房28栋、弹药库1个、火力点及地堡16个;摧毁迫击炮7门、各种机枪5挺;排雷210余枚;缴获部分军用物资。
轮战期间,第8侦察大队共有10人负伤,3人牺牲。
1986年4月23日至5月2日,第8侦察大队侦察2连在戈捕东侧600米岔路口附近,成功地实施了一次诱敌伏击捕俘战斗。此战,俘敌2人(其中一名军官因伤重带回我境内后死亡),毙伤敌30余人,摧毁敌60迫击炮2门、高射机枪1挺、驻兵房3栋,缴获步枪3支、子弹245发、钢珠手雷11枚、木柄手榴弹1枚、冲锋枪弹匣2个、子弹袋4条,越币500盾及物品一批,排除越军地雷61枚。战斗中,我军2人负伤。通过审俘,获悉了越军官坝4营及106公安屯的部分重要情况。
戈捕村东侧岔路口位于边境骑线点1591.9高地南侧约1.6公里处的半山坡,1591.9高地我方一侧坡陡谷深,越方一侧坡度较缓,附近埋设有大量地雷。该高地至艾脚街以东为原始森林,山峦起伏,驻有重兵防守;以西2公里多为灌木林和茅草地,便于小分队隐蔽行动。729高地位于我老寨村东北约2公里处,与骑线点853高地隔河相望。
4月下旬,越方“靖化”边境,将边境越方一侧的边民全部内迁。其中,搬迁到1146高地西侧400米山坡新居民地的原那林、戈捕、坪基等村寨的边民,昼间仍到原村寨附近农田耕作,夜间返回新居住地。通过侦察发现,1249高地方向,不时有5至7名越武装人员沿公路到上述村寨附近活动,艾脚街有时也有20余名越军出现。
为查明艾脚街地区敌情,大队决心组织侦察2连(133人),编成侦察1组(25人)、侦察2组(18人)、观察组(22人)、火力组(28人,携带77高机1挺,100迫击炮1门,82迫击炮3门)、接应救护组(分为1、2两组,共40人)6个组,从1591.9高地西侧5号界碑附近渗入敌境,秘密进至那林、戈捕、艾脚街之间,寻机捕捉俘虏。
4月22日,2连指导员、3排长带观察组,携高倍望远镜1具,进至太阳冲。23日,该组从1591.9高地东侧鞍部开辟通路出境,进至该高地南侧山脊1公里凸出部开设了临时观察所。同时,观察一班带高倍望远镜1具,在老寨东南200米无名高地开设临时观察哨。1130高地原定观察所仍严密监视纵深之敌活动情况。
24日,大队侦察参谋、2连副连长带侦察1组进驻攀枝花。26日晚,该组利用夜暗从5号界碑西侧开辟通路出境。27日晨,通路开至1115高地北侧500米,共排除越军地雷32枚(其中定向雷1枚,压发雷1枚,绊发雷28枚)。天亮后,因1379高地之敌居高临下,我行动易被敌发现,该组沿通路撤回。当晚,该组继续开辟通路。28日晨,通路开辟至1115高地东300米农田边缘,排除绊发雷29枚。至此,通路打开,该组进至那林北侧小高地灌木丛中,隐蔽待机。
28日16时,大队前指在老寨东南200米无名高地开设完毕,火力组高射机枪配置在853高地南侧50米处,82迫击炮(3门)在853高地我侧反斜面,100迫击炮在828高程点南侧占领阵地并完成了射击准备。大队在马鞍田和攀枝花分别配置两个救护所。
28日至30日,大队侦察参谋率领侦察1组在那林东侧小高地灌木丛中潜伏3天,未发现越军活动。大队前指决定,派出侦察2组沿南青河进至729高地设伏。
5月1日凌晨4时,3连连长带侦察2组,从天生桥出境,沿南青河秘密进至729高地设伏,当日仍无战机。此时,前指决心以一个小组插入越居民地,诱纵深之敌前出,创造捕俘战机。
5月2日,侦察1组进至那林东南侧岔路口小高地灌木林隐蔽待机。8时40分,连长带侦察2组1个小组,大胆插入戈捕村佯动。该村及在附近种田的边民发现后,仓慌逃向1146高地方向新居民地,鉴于诱敌目的已初步实现,该组即主动回撤,沿小路隐蔽进至729高地再度设伏。
如我所料,16时,40余名越军分3批从1146高地方向沿公路向戈捕村接近,大队前指立即指挥侦察2组向1组靠陇。18时45分,该组从729高地迅速进至戈捕东侧岔路口附近,同侦察1组完成伏击部署。
18时52分,先头7名越军(含1名军官),进入伏击位置,第2侦察组先敌开火,当场毙敌3名,余敌迅速卧倒射击。战斗打响后,20余名越军赶来增援,连长迅速指挥侦察1组抢占左侧小高地,以火力牵制该敌,同时命侦察2组2小组长率4名侦察兵从右翼迂回,其余人员跟进掩护。这时,位于1591.9高地南侧观察所的3排长及时用电台为2小组指示目标,该组迅速绕过冲沟,从右翼扑向2名卧倒之敌,其中一敌未及反抗即被生俘,另一之敌向山沟逃窜,被正面担任火力掩护的2排长一个点射将其击倒,我另2名捕俘手迅猛扑住该敌。19时许,侦察2组抢救伤员,搜缴武器弹药,押俘回撤。
与此同时,侦察1组与敌激战,毙伤敌20余名。19时,又有20余名敌人又从艾脚街方向前出增援,侦察1组轻机枪向增援之敌猛烈射击,毙伤敌10余名。这时,一排长发现有5名越军从侧翼向我包抄,迅速带人抢占附近小高地,将5敌全部击毙。
19时03分,1379高地敌高射机枪向戈捕、那林附近射击,艾脚街东南侧无名高地3门60迫击炮向侦察2组射击。指挥组立即组织100迫击炮向1379高地进行压制射击,炸毁敌高机,命82迫击炮向敌60迫击炮阵地发射炮弹50余发,摧毁敌迫击炮阵地(炮2门)。
19时08分,1379高地北侧500米无名高地两挺高射机枪及敌纵深敌炮兵向我大队前指和炮阵地方向射击,我即指挥100迫击炮压制敌重火器,大队前指转移至半山坡大石缝指挥。战至20时30分,残敌大部被歼,侦察1、2组开始收拢人员,组织回撤。
22时,大队长率大队前指部分机关人员,摸黑赶到天生桥组织后接应。此时南清河水位猛涨,给出境分队回撤造成障碍。工兵参谋利用就便器材摸黑探雷开路,23时10分,通路打开,接应组迅速沿通路接应伤员和出境分队回撤。
5月3日1时20分,第2侦察组撤回芒田,第1侦察组在1115高地集合,清点人员装具后沿通路回撤,2时20分,与第1接应组在5号界碑汇合,3时30分全部撤至攀枝花。此后,留在1591.9高地南侧临时观察所的3排长率数名战士继续监视敌人动向。13时10分,1146高地24名越军沿公路向艾脚街方向运动,企图收尸,当进至艾脚街东侧独立树附近时,观察所迅速引导我炮兵向敌射击,毙敌8人,余敌逃回。
4日,我炮兵和临时观察所全部撤出战斗。
1986年3月5日至18日,第10侦察大队侦察2连1828高地破袭战斗
第10侦察大队由兰州军区21军负责组建,编制员额757人。下辖:侦察1连,159人(军直侦察连);侦察2连,159人(62师师直侦察连、62师184团8连);侦察3连,159人(63师师直侦察连、63师187团8连);炮兵连,107人(63师188团1炮连)特种连,61人(军工通防分队)
第10侦察大队轮战时间为1985年9月24日至1986年10月12日。共组织战斗18次;击毙、击伤敌258名,俘敌7名;摧毁驻兵点25个、驻兵房59栋、防御阵地17个、暗火力点20个、火炮16门、重机枪1挺、观察所4个、弹药库2座、综合仓库1座、重要桥梁1座;排雷211枚;缴获部分军用物资。
轮战期间,第10侦察大队共负伤5人,牺牲21人。第10侦察大队是轮战各侦察大队中牺牲人数最多的大队,其中20人是在1986年3月18日破袭1828高地战斗中牺牲。
1986年3月5日至18日,第10侦察大队侦察2连受领了在1828高地组织破袭战斗的任务。1828高地位于中越边境2号界碑南侧,距国境线实地距离7公里。这里是越军宣传的“模范阵地”,经常对我实施军事挑衅。为此,上级命令侦察大队查明情况,为我军拔除这个钉子做准备。
3月5日,侦察2连前出到1894高地西侧向1828高地开辟通路,经过9天昼伏夜出,破障组完成了至1828高地西南侧350米的开辟通路任务。
3月18日13时,侦察2连根据上级的命令向敌发起攻击,先后摧毁敌驻兵房9栋,暗火力点6个。战至14时47分,鉴于敌方大火向我方蔓延,捕俘组又有2名同志负伤,为避免强攻造成更大伤亡,上级命令连队撤出战斗。此时,敌人向连队潜伏的地区打来两枚燃烧弹,点燃了指挥所及通路附近两米高的茅草,时值6—7级大风,风借火势,迅速蔓延,数十平方公里的作战地区顿时一片火海,卷起几丈高的烟火。在这危急关头,连队党支部决定无论有多大危险和困难都要组织部队冲出去,把伤员救出来。
当连长袁辉、排长李忠国带领46名战士快速回撤到一个小山洞时,由于洞小人多,连长站在洞口,用身体挡住大火,被烧成重伤,昏倒在洞口。指导员张新奎负责断后,先后5次冲进大火,救出5名战士。他发现战士郭万福被火烧昏时,扑在郭万福身上,最后壮烈牺牲。排长张兴仁在指导员牺牲后接替指挥,在他搀扶最后一名伤员撤离时,被火浪扑倒,壮烈牺牲。军医陈梅华边抢救包扎伤员,边组织人员撤退。在敌人的炮弹炸伤了他的头部和胸部,身上多处烧伤,最后光荣牺牲。班长杨建平,先后10次冲入火海,抢救出10名战士,最后一次冲进火海后,就再也没有出来。副班长王勇,因拉痢疾,卧病在床,当他得知大火包围战友的消息后,跑了11公里赶到阵地,3次冲进大火,救出2名战士,最后牺牲时“人中”上还扎着一根银针。
经过3个多小时的拼搏,全连撤回驻地。在这次战斗中,全连有5名干部和15名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战后,成都军区授予侦察2连“团结战斗模范连”,中央军委授予指导员张新奎“舍身救战友的模范指导员”称号。
注: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作者:枪管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