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抓周”不“预测” 孩子真正的天赋其实是这些

中国民间有个习俗叫“抓周”,抓住笔就是作家,抓住钱就是小财迷、商人……

这样的习俗源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期望,希望孩子可以早早将天赋展露出来,自己再带着明确的目标去培养、教育。

可在发现孩子天赋之前,父母是否明白“天赋”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天赋就是天分,是成长之前就已经具备的成长特性。孩子在某些事物或领域具备天生擅长的能力或者天生执念(极大的热情),也可能都有,而使其可以在同样经验甚至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以高于其他人的速度成长起来。

除了极少的神童和天才,99%的孩子在天赋上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他们就像一块块璞玉,唯有快乐的教育者才能将他们真正的价值挖掘出来。

那么,孩子的天赋到底有哪些呢?

爱/与人亲近的本能

新生儿是生来让人疼爱的,他们会自然而然的、像大脑跟行为已经设定连接般,从内心发出本能的反应。只有“爱能产生爱”,让孩子感受到你无条件的爱,才能呵护好孩子爱的天赋。

得到这种爱的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会非常亲近,会以开放的态度与越来越多的人建立关系。他们拥有无穷无尽的探索的热情与乐趣,创造灵感的能力源源不断,但又能自由自在且独立自主。

开发/探索的喜悦

与亲人建立起来的安全感的连接,能让孩子安心自在地去发掘、探索周围的大小事务,因为他们知道当需要帮助时,随时都会有大人出现在身边。
每一个新发现、新认知和新能力,都能在孩子脑中激发一股成人再也无法想象的热情。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在感兴趣的事物上学习的特别好的原因,而他们只在对自己很具意义的事务上,才会真正产生兴趣——这也是自行探索能引起如此大热情的原因。

发挥创意/创造的兴趣

如果我们曾经看过一个小孩如何在厨房里将一些锅碗瓢盆组装成汽车、飞机和船,认真地玩旅行游戏,就绝不会认为创造力是一件需要教导的事。

大脑前额叶神经细胞与很多功能与能力相关,例如:冲动控制、挫折耐受力、行动计划能力、预估后果能力、设身处地理解别人,以及承担责任与专注的能力等。而这些有关未来一生的能力,孩子只能经由亲身体验获得。无论是自己解决问题,或是克服挑战,凡做过,必在脑中留下痕迹,并有助于前额叶神经细胞的成型与稳固。

信任/安全感

信任与安全感,是孩子向外学习的基础。越有安全感的人,接受与愿意尝新的程度越高。对世界的投入也会越多。相反,不安、害怕与压力,会在孩子脑海中蔓延着一种焦虑与躁动,此时孩子无法学习新事物,只剩下年幼时学会、且在脑中已经根深蒂固的能力还保留着,因此,如果孩子感觉不到出口,行为就会开始退化,例如攻击、自我防卫、顽固或退缩。

毅力/自我意识

你可曾看过小婴儿试图翻身的过程,这种想翻过来的坚强毅力,不是谁交给他的,是任谁都无法阻挡的。孩子的这种坚持,其实只是想复习、想秀他学过的新技能,这种由自我意识衍生出来的意念,在他找寻乐趣、创新发明、发展新能力等方面,更是极其重要。

觉察力/同理心

有觉察力的人,能看到许多别人轻易忽略的东西,能清晰思考,因此拥有觉察力的人更容易适应这个世界,做起事来事半功倍。

因为可以觉察到很多已经无法察觉的事物,每个日常生活细节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探索,他无法决定先注意什么或投入何处。只有在这样毫无目的的察觉中,才能让孩子养成某些重要的能力:不是谁在引导孩子该注意什么事,而是自己选择在那个片刻感受什么、发现特别喜欢、特别感兴趣的事物。当孩子能掌握越多这种自我行动的决定权时,以后等他在其他事物上需要自行做交涉时,就会容易得多。

所有这些天赋,都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初礼物。而一个人能否有所成就,不仅仅取决于天赋,还有后天坚持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