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为什么也会出汗?

我们知道,人或动物在高温的环境或进行剧烈运动后,都会出汗。人通过体表的汗腺排出汗污,耕牛趾间的皮肤和口、鼻的汗腺是它们御热的部位,猪、狗、猫等动物没有汗腺,则靠舌头排出体内多余的热量。兔子御热的"工具"是两只长长的、血液流畅的大耳朵。那么植物呢?在炎炎的夏季,它们也会排汗吗?答案是:植物也会"出汗"。

春末、夏日、秋初的清晨,正是气候潮湿、气温凉爽、空气清新的时刻,但如果你晨练时来到大自然,就会发现一种奇妙的现象:许多植物如栎树、苦楝树、黄果树、樟树等高大乔木,水稻、高粱、玉米等禾本农作物,西红柿、辣椒等蔬菜,夏士莲、滴水观音等观赏植物,它们均"怕热",从叶尖或叶缘淌下一滴滴"汗珠"来。这些"汗珠"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犹如夏夜里的群星。"汗珠们""挥汗如雨",第1滴从叶上掉下后,叶尖马上又形成第2滴"汗珠",体积再逐渐增大,掉下,然后第3滴、第4滴,嘀嘀嗒嗒掉个不停。许多人会问,难道这不是露珠吗?怎么能把露珠当汗珠呢?

其实不然,露珠是指凝集在地面及地上物体表面的水珠,通常在晴朗少风的夜晚出现。而那些植物叶子上冒出来的"汗珠",它们掉落后马上又会冒出新的"汗珠",如此反复,显然不是露珠。况且,露珠的水滴很小,一般会覆盖整张叶片的表面,而不会从叶尖滴落。很明显,我们所见到的水滴就是从植物体内流出来的"汗水"。有科学家做了化验,发现这些汗水里含有少量的无机盐和其它物质,就跟人类的汗水一样。那么,植物为什么会在凉爽的清晨反其道而行,那么"怕热"而"汗如雨下"呢?

原来,植物通过根部大量吸水,是需要排出体外的。白天,它们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叶面上的气孔张开着,大量的水分就通过这些气孔蒸发掉了,所以我们用肉眼看不到它的"汗水"。可到了晚上,气孔"打烊"、"歇业",全部关闭,而根却仍源源不断地在吸水。这样,植物体内的水分就会过剩,膨胀,进而寻找出口,于是叶尖、叶缘上的"水孔"就成了它们的"闸口"。这些水孔位于叶片的尖缘,与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相通。

植物生理学上,科学家们把植物的"出汗"称为"吐水"。据观测,芋头的一片幼叶在适合的条件下,一夜可"吐"出150滴左右的水,一片老叶能"吐"出190滴左右的水,水稻、小麦等吐水量也很大。透过"吐水"现象,我们发现:植物"吐水"越多,吸收的水分和养分就越多,根系就越发达。这说明,吐水是植物健壮的标志,是农作物高产和树木繁茂的基础。对于被移栽不久的农作物,如果开始"吐水"了,就说明它们已经成活了。

人类还利用植物的"吐水"为自己服务。说来也奇怪,许多植物的"汗水"里竟然含有特定物质,如白桦、糖槭、棕榈树含糖,一般通过"排汗"的方式来排出,这些"汗水"香甜味美,早在远古时就被人们用来酿酒、熬糖。每年春季,一株白桦树可"排汗"150升,一株糖槭可排汗360升,一株金边龙舌兰可排汗1000升,一公顷桧树每年可释放出挥发油达30公斤,一公顷白藓可分泌浓烈的挥发油达数百公斤……

此外,植物的"汗水"还有利于自身繁衍。有些植物的"香汗"芳香袭人,常引诱某些昆虫前来传粉。人们根据不同植物"汗水"相亲或相克的特性,还为植物间作、套种的布局找到依据。如冬小麦行间播种豌豆、棉花,可以增产;小麦的"汗水"对马铃薯晚疫病有预防作用,所以马铃薯可以种在被收割了的小麦土地上;相反,小麦的"汗水"对大麻、亚麻、荠菜有抑制作用,它们不宜间种;马铃薯与茴香,冬油菜与豌豆,芹菜与菜豆,洋葱、韭菜与莴苣,它们的"汗水"水火不相容,不宜搭配;在向日葵旁种豌豆,则两败俱伤;在桑树下种烟草,将同归于尽……

某些疗养院还利用植物的"汗水"为病人服务。如松树的挥发性分泌物可治疗肺结核,五味子对减轻人的疲劳、增强视力、养脾安神等有一定功效,云杉、白桦、椴树的叶片有杀伤白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所以,在城乡人口密集处,多种植这些树有益于人的健康。

不过,有些果蔬在贮藏过程中出现"出汗"现象,就得引起警惕了。那是由于果蔬在塑料薄膜中,被密闭冷藏的过程中,由于温度的波动,引起薄膜内侧和食品表面出现水珠。这种现象不利于果蔬的贮藏,果蔬呼吸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会溶于水中,产生弱酸,败坏食品。

日报看多了,你也想分享?机会来了!知道日报招募作者啦!https://zhidao.baidu.com/s/dailyRecruitment/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