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10日,ICOAGE、ICO365、ICOINFO、renrenico、ICO17等ICO平台上已有项目206个(包括已完成、进行中、即将开始)。
今年,一场席卷全球互联网的勒索病毒,将比特币曝光在大众认知领域。人们不仅开始关注比特币,还开始关注了其他数字货币与区块链项目。5月27日的大暴跌,让市场低迷了好些日子。持续3个月火爆的ICO没有在市场大环境低迷的情况下降温,反倒继续升温。
一个朋友对我说,他之前投了1万元的量子链进行ICO。短短几个月后,在100多元高位抛后,居然赚了50多万。
区块链技术被IT界誉为最有潜力触发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的新兴技术,由于该技术推动数字货币支付、结算快速发展,具有“去中介化、去中心化”的特点,因而将给传统税收征管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和重大影响。
区块链企业做ICO就等于在头上悬了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新兴技术在带来产业高效率的同时,也会带来泡沫和争议。这时,就需要行业从业者和监管政策共同努力,通过自律与法律,保障经济转型过程的健康发展。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征税”正在各国摸索进行中。ICO并非是摇钱树,它更是达摩克利斯之剑。ICO作为一种新型的众筹融资方式,无论是在市场透明度、政策监管还是用户教育等方面都还处于萌芽阶段。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经暂停了一家OTC交易技术公司的股票交易,因为SEC认为对该公司计划的ICO的准确性有疑问。这表明了美国证监会对ICO立场坚决。在此之前,SEC宣布监管加密货币市场,特别是新兴ICO领域。
继SEC认定区块链DAO组织发行代币为证券后,全球知名虚拟数字资产交易平台Bitfinex(简称B网)宣布将不再为美国投资者提供ICO代币服务。
上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联合新加坡商业事务局发布了一份新通知,建议潜在投资者对与代币出售相关的风险进行调查并有所了解。这份声明强调了ICO的风险,包括市场缺乏流动性的可能性、创业公司失败的高概率以及欺诈的可能性。
仅仅一周之前,MAS刚刚发布了一份声明,详细表明在该机构的监管规定下,某些代币出售等同于证券发行。而这一声明与美国证监会此前公布的立场相似。
万事物极必反,万物盛极而衰。ICO火热兴盛到今天这一步,不乏有一些优良的创意和项目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真正的资金,然而更多或许是披着区块链的幌子来骗取人们的信任。
当国外的各政府都开始逐渐重视ICO,想必中国对ICO合规性的标准制定也快来了。以目前国家对金融科技的发展需求来看,政府不可能一刀切。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在《当代金融家》杂志刊文提出,“监管沙盒”模式是监测 ICO 项目的现实路径。也许沙盒式监管才是唯一出路,合规完成后,中国ICO才真正开始。
鉴于当年政府对众筹和P2P等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管控,一些方式可能同样会用于ICO领域。
一方面,可能会在投资人身上下功夫,设置了一定门槛。金融资产不低于某位数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某位数才可进行投资,这种门槛下的投资人具有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也可能在交易所下功夫,对于一些缺乏对市场、风控、技术的专业化运营的平台,会让其进行调整,降低风险积聚。另外,很有可能对想要上线到交易所的ICO新币进行严格把控。
合规不应该是ICO的天花板,而应是ICO的底线和起点。在政策的暴风雨来临之前,眼前仍是一片疯狂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