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浙江高考志愿填报乌龙事件,成功引起了人们对独立院校的注意。为避免高分低就的遗憾再次发生,今天,高考圈小编就独立院校做一个简单介绍,同时也是给2018届以后高考生提个醒。
独立学院在根本上还是民办高校
很多独立学院在进行招生宣传的时候一直对其学校属性讳莫如深,加上其名字前面的公立高校名头,这让独立学院犹如走钢丝般徘徊在“半公半民”的身份间,模糊不清。
这种含糊的态度来自于独立学院“国有民办”的运作方法,它虽然挂着公立高校的名头,但却是以民办高校的运作方式来收费的,其高昂的学费除了维系自身运转外还要上交母体高校。但由于投资方、合办方的不同,在独立学院内部,也有不同的类别与细化,而区分的标准主要是看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的联系。
现如今常用的区别是将独立学院分为“内生型”和“外生型”。
所谓内生型的独立学院是指以普通公办高校作为举办主体,主要依托母体学校的教育资源来实施办学的独立学院。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南开大学滨海学院等高校。
外生型是指以社会企业或个人为出资主体,通过借用普通公办高校校名等办学资源来举办的独立学院。如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等院校。
也有人根据合办方的不同将独立学院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常见的公有民办,私企出资。例如国融远景投资有限公司和相关高校合作创办的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由成都国腾实业集团和高校合作创办的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等。
第二类是高校与政府合作办学。例如在独立院校里有着较好声誉的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以及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都是母体高校与当地政府进行合作创办的。
第三类则是大学独立办学。这类高校比较少,具有代表性的是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它是南京大学“依托母体”和“错位发展”并举的一个新型办学模式。
在此要特别注意,“内生型”独立学院相比“外生型”独立学院,其教育资源的共享效果更好,教育的功利性略低,不会造成投资方和主办方因为教育理念不合而造成矛盾。但是这些是从整体来看,具体到个别独立院校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很多独立学院打着“公立独立学院”的幌子,但事实上国家从来就没有提过这样一个概念。不管独立学院的构成是全公有还是带私有,只要独立学院没有得到国家资金的支持,并向在校生每年收取高昂的学费,那么它就摆脱不了其民办高校的类别属性。换言之,独立学院究其根本上还是民办高校,有“公立”的名头,但不存在“公办”一说。
批次合并,如何选择独立院校?
从目前来看,批次合并是一个大势所趋,这对很多家长和考生来说,无疑给报考增加了难度,取消“三本”意味着二本线的分数会被拉低,上二本线的考生将扩大很多,而考生和家长也将面临着众多的二本公办高校以及新增的几百所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以往的报考经验不一定适用于如今的志愿报考。
考生和家长应明确,批次的合并不代表院校的合并,它只是对批次线进行了调整,院校并不会因为批次的改变而变换了性质。所以原先是独立学院的院校如今还是独立学院,原先是民办高校的院校如今还是民办高校。
在这里澄清一个观念,三本高校都是民办高校与独立学院,但不是所有的民办高校与独立学院都是三本招生。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了,北师大珠海分校面向全国绝大多数省市都是二本招生的,在个别省市的最高分甚至超过了一本分数线。一些东部的优秀独立学院在许多省市都是本科二批招生的,其分数达到了二本,但从属性上还是独立学院,想要报考的同学要进行各种方向的考虑。
小编提醒,在报考时,一定要留意学校的性质、学费、名称等情况。同时建议考生在选择院校专业时提前给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