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当兵的艰苦,更能珍惜当下的幸福

图文/罗文全

我的前半生,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是当过兵、受过训、吃过苦、立过功。

过去常听人说,不当兵后悔一阵子,当了兵后悔一辈子。但我始终坚信,生命中有了当兵的历史,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当过兵的历史,即使再艰苦,或是再功勋,可以用来怀念,也可以励志前行,但不能作为显耀或索取的资本。因为当过了兵,一生都应站成兵的姿势,始终有个兵的样子。

走在繁华的城市,住在宽敞的居室,过着幸福的日子,我常常怀想远去的窑洞生活。那个太行深山里,记载了我青春年华和人生最值得珍藏和回味的军旅岁月。

也许正是那一段艰苦而简单的窑洞生活,才让我对后来的一切都感到知足。怀念当兵的艰苦,更能珍惜当下的幸福。除了事业上的高要求和新追求,我对生活和名利几乎没有什么额外的奢求。?

                                                                如今窑洞已被人遗弃

第一次认识窑洞,不是在延安,而是在河南。那是我入伍的第二年。窑洞伴随我度过了一个春天和一个冬天。?

1983年春,我完成了3个月新兵训练后,作为优秀新兵代表被选送到师教导队学习。

教导队坐落在河南卫辉山区一个偏僻小村庄。营房大部分都是窑洞,八十年代以前一直培养部队基层军官,所以被称作“窑洞大学”。后来部队干部制度改革,教导队不再作为军官的培训单位,而成为基层部队专业军事人才的摇篮。?

                                                              ◤古子涧窑洞遗址

对当时不到17岁的我来说,上“窑洞大学”是件很荣耀的事。同一个火车皮去的300多个宜昌兵里,也就只有五六个人进了教导队。在当时,能进地个地方学习就称得上是很优秀的兵了。?

还记得,当时军用帐篷车把我们拉到一个山地里后,下车背着背包走过了10多里的山路,才来到了一个叫古子涧的村庄。那里的山并不高,但光秃秃的。冬天北风呼呼吹,一天到晚黄土飞扬。

                                                             ◤“窑洞大学”驻地古子涧

窑洞是中国北方农民的一个创造。时至今日,在陕西、河南等黄土高坡上,人们对窑洞依然情有独钟。有些地方新建的民居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窑洞。?

我的班长叫孟军,是武汉人。他把我们引到了一个窑洞里,指着极其原始但收拾整洁的地铺说,就住这儿吧。放下背包,我们便埋头整理内务,就这样简简单单地安家了。

简陋的窑洞。地面是硬硬的黄沙土,墙壁上用石灰刷成白色,约七八米深,宽和高都在三四米左右,门窗门框用木条做成。我们住进的时候,正是北方的冬天,但窑洞里却非常温暖。

我们住的那排窑洞,四周是一些零星的民居,上面是一片光秃秃的山岗。在这极其原始简陋的窑洞里,住了一段日子后,我们都对它充满了感情。

在教导队,我们似乎不知道外面的天空和世界。每天除了训练,还是训练。操枪弄炮,摸爬滚打,风雨无阻。满耳都是此起彼伏的“一、二、三、四”口号声,一成不变而又枯燥的军号声,还有反反复复的喊歌声。

苦和累,严肃和紧张,单调和枯燥,直线加方块,就是教导队生活的常态。饭前唱支歌,饭后喊声“杀”。几乎是一成不变的生活规律。被子叠得像豆腐块,鞋子帽子摆成一条线。天天练习“三大走”(起步、跑步、正步),睡觉、起床、刷牙、站队、吃饭都有规定动作,点点滴滴接受正规化的军事训练。

                                                                ◤教导队训练场景

不管是烈日下还是寒冬里,那个大大的操场上,班长一声口令“向右看齐”,没有任何力量能让人违抗军令,你不敢向其他任何方向斜视。?

可是偏偏有一天,班长的那句口令失灵了,他喊“向右看齐”时,我们齐唰唰地扭头向左看去。原来左边走过一个美女,那是区队长的新婚妻子。这下子气得班长大发雷霆,他铁板个脸惩罚每个人做500个俯卧撑。

但班长铁板的脸,也没有铁的纪律可怕。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开班务会迟到了一分钟,被罚站一个小时,还是在班务会结束后熄灯之前。

那时我们最大的奢求是盼星期天,因为只有这一天我们是自由的。可是大深山沟里,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夜里梦亲人。所以每个难得的星期天,也总是在无聊中一个个被打发掉了。

这样的生活,更多的就想家,想得心无宁日。

班长很有经验,见哪个学员情绪低落,便猜想他准是想家了,或是想对象了。于是,他就理直气壮地拿起思想教育的武器,找各种理由学条令条例,讲革命道理。

后来我们都可以背诵那些老话了。“当兵不习武、不是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等等,至今还记忆犹新。?

正是这样艰苦的生活,教会了我们各种军事本领,更懂得了很多很多“革命道理”。

当兵的乐趣和荣耀,就体现在忘我拼搏的练兵场上,体现在令行禁止的军规军纪中,体现在无私无畏的自我牺牲和奉献里。人在军营,就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磨练,受得了艰苦。?所以在自己年轻的血脉里,就不声不响地注入了军人的养分。这就是勇敢、坚强、奉献和忠诚。

可以说,正是那段艰苦的窑洞生活,成为我人生和事业的起点。

那时我们似乎没有太多的理想。除了一门心思扑到训练场,就是天天盼着有来信。

给我写信最多的,是我哥哥。每次他都叮嘱我,要好好学习,要天天向上,像指导小学生似的。他连续给我寄了几大包书籍,全是我读高中时留下的“数理化”课本,夹在其中的有几本关于写作的资料。

闲暇时,战友们总是结伴外出玩耍,而我就坐在窑洞门口,一边晒着太阳,一边读这些书,偶尔写一点心得笔记。读完了,又读一遍。然后写信让哥哥再买,邮寄给我。?

                                                              ◤那时读书真叫苦中作乐

自己每个月7元钱的津贴费,除了买点牙膏和洗衣粉,剩下的都买了书。书是请上士或司务长从县城带回的,经常混在他们买菜的驮篓里。我们司务长是个六十年代“老排级”,上海人,他在很多场合都夸过我:“全队几百号兵,我看就你小子往后一定有出息。”?

那一年,我不知不觉看了几十本书,也涂划着写了10多本笔记。

后来班长发现了,从我的床头柜里翻出来,说要拿去“示众”,被我一把抢回。我警告说:日记是我的私人秘密,请你尊重本人的隐私。不然,我告你侵权。班长哈哈大笑,拍着我的脑袋说:哦嚯,瞧你这样子,树你当个典型还不乐意啊。


相信能在知识中预见未来的自己

终于有一天,我的这些笔记本,被他们摆在了窑洞里一个挨一个的床铺上。

班长拖着武汉腔说,同志们,你们没事了多写点日记,多读点书,不要一闲下来就没事可做,这就是咱们身边的学习榜样!他把我大夸了一番。?

没过几天,大队长知道了这事,通知我带几本笔记去大部队找教导员。教导员是辽宁人,姓常,高大而威严,但满脸挂着笑意。翻看了我的几篇日记,他连声说不错、不错,鼓励我向报社投稿,说没准就能打破教导队“光头”纪录哩。

他说,这儿条件艰苦,缺少“秀才”,每年上级下达的“见报任务”,没有完成过,总是当“副班长”。他说原来挑选了一个老兵,专门写稿子,积极性很高,可写了几百篇,就是泥牛入海没消息。老兵没了积极性,闹着复员了。

常教导员的“教导”,让我对自己充满了投稿的欲望、信心和责任。

我从笔记里面选了几篇,反复修改后,用稿纸誊正,请人寄给了报社。

                                                   ◤我新闻的“启梦地”《战斗报》

后来,就梦想自己的文章能变成铅字。当时武汉军区《战斗报》,一周两期,4开4版。一个班只有一份报纸,每次都是全班12个人抢着看。大约一个多月后一天中午,班长拿着一张报纸向全班宣传,我的稿子登报啦。我抓过来一看,差点吓了一跳,当天的报纸居然登了我的两篇稿子。

一篇是我写给编辑部的一封信,叫《写稿也要靠关系吗》,只有140多个字,但编辑用了600多字在报上回复。还有一篇是我写的读书笔记,叫《与书为伴乐融融》,900多字,在当时的版面上算是很长的一篇了。?

这下我成了教导队里的“名人”——报上“有名的人”。战友们对我刮目相看。

冬天时节,我们全班12个人住在一个上下铺的大房子里。房里有一个火炉,用于驱寒取暖。我发现火炉经常熄灭,毎次生炉起火特别麻烦。于是写了一篇小稿叫《烤火别忘添煤》,没几天报纸加花边刊登出来。班长在班务会上,让全班每个人把这篇文章朗读了一篇。班长说,这文章写得好,说得对,大家要长点记性。我记得稿子中有这样几句话:“烤火不忘添煤,给人方便,自己也方便。给人温暖,自己也温暖。”后来,班里的火炉再也没有熄灭过了。

                                                               ◤ 30多年前的“得意之作”

教导队集训结束时,已是深冬时节。我以36个科目全优的成绩,获得了“优秀学员”。而且在报纸上发表了16篇稿件,还在《解放军报》上了一条简讯。教导队给我记嘉奖一次。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嘉奖。?

教导队的窑洞,是我军旅生活的起点,也是我生长新闻梦想的地方。

从那时起,我迷上了新闻报道,爱上了“爬格子”。当年底回到连队后,我被抽调到团部新闻报道培训班学习。在这期间发表了不少文章,又被师后勤部龙太国政委看中,把我调到师司训队学习,毕业后留在师后勤机关从事新闻宣传。

君既爱之更纵情。在部队期间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工作多么繁重,我都从不放弃学习和写作。为了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先后参加了西北新闻刊授学院、解放军报新闻培训班、前卫报特约通讯员培训班、郑州大学新闻专业的培训和学习,发表了500多篇新闻和文学作品,因此4次荣立三等功。?转业后,我便从一名爱好者和业余通讯员,成为一名职业新闻工作者。

离开豫北窑洞的日子已经30多年了,但那些关于窑洞的记忆,仿佛还在眼前。那些烙在心里的磨练,让我终身受益。

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和环境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我依然怀念那些大山里的窑洞,怀念那些住窑洞练兵的苦日子。

我经常告诫自己,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辜负这个崇高的荣誉,不能辜负这个光荣的称谓,不能辜负这个培育自己成长的军营。

因为,我曾是一名军人,军人的本色永远镌刻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