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五谷杂粮,难免要生病。可对于某些心理、行为、精神上的疾病,有些老百姓就不知道怎么办了,有的甚至认为不是病,而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甚至导致了家庭的破裂。
妹妹偶遇流浪哥哥
不久前,患者张远(化名)今年47岁了,父母在数年前均因癌症亡故。在今年春节期间,妹妹小张到朋友家串门时无意中发现一个在马路上流浪人,走路一瘸一拐的,酷似哥哥。但小张也不能确定是否是自己的哥哥,因为自己已经很久没有与哥哥联系过了(主要源于是几年前自己的父母生病期间的事,其哥哥整天跑这跑那的,根本不尽孝道,照顾父母,小张一气之下在父母去世后不再与哥哥来往)。小张带着心理疑问,联系到嫂子,原来哥嫂早已经离婚,哥哥又于1年前突发中风生病。起初离婚时,其哥哥手头还有几万元钱,但很快就挥霍完了,身体又有疾病,便在马路上流浪了。
?(图片与事件无关)
小张心痛其哥哥的遭遇,便给其哥哥租了一间房子居住,但她发现哥哥即使一身疾病,但几乎整天不在家,到处流浪,经常饮酒且吸烟无数,说话吹嘘,花钱大手大脚,又到处借钱和骗钱花,脾气暴躁,做事不考虑后果。小张找到其嫂子,详细了解其哥哥以前情况后,小张怀疑哥哥的精神状况似乎不正常。小张带着其哥哥来到医院就诊,经医生了解病情及相关检查后,原来在其哥哥的病情已经十多年了,其哥哥曾经有过事业的巅峰与低潮,家人亲情的割舍,婚姻关系的破裂,其哥哥身上所发生的一切都与其所患精神疾病有关。
经过住院治疗,张远的精神状况慢慢地恢复,张远更是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自己在情绪影响下而引发的,自己愿意继续接受治疗,积极治疗后,张远与妹妹及其的妻女的关系变得融洽起来。医院心理专家高喜翠教授认为,患者张远的情况属于一类常见的严重的情绪问题,专业上说法为“双相障碍”,顾名思义,双相兼有心境变高和变低两极性特点,是心境在正常,高涨(躁狂),低落(抑郁)之间往返摆动。
双相障碍又以临床症状的多样性(躁狂症状,抑郁症状及精神病性症状)和病程的复杂多变性著称,极易和精神分裂症,重性抑郁混淆,造成漏诊和误诊,治疗难度也极大。患者张远患病期间的言语吹嘘、夸大,行为冲动,情绪不稳定等表现符合这个疾病的特点,随病情的加重,出现精神病性症状等。由于人们对精神卫生知识的缺乏,以致患者贻误治疗,甚至造成精神残疾,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幸福和谐的家庭关系是建立在家庭中每位成员的健康心理之上的。只有婚姻中的双方心理相对健康,这个家庭才会稳定、发展和持续下去。当发现我们的家庭成员出现心理问题,请及时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去看心理医生,不要等到家庭出现严重后果才就医。”高喜翠教授建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