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清军弹药消耗量远高于日军十几倍,为何杀敌却极少?

甲午中日战争是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因此国人对于这场战争失败原因的反思相当透彻,相关著作不胜枚举。

然而最近在阅读这段历史时看到的一个细节却引起了我极大的关注和不解,那就是根据双方的记载,在每场战斗中清国军的弹药消耗量都要远高于日军,而且高出十几倍之多。但是杀伤日军的数量却非常少。

这个细节就不太符合很多人的常识了,我们很惯常的一种认识就是甲午战争中清军的弹药是要比日军困难的,很多影视作品中反映的都是清军英勇抗敌,打着打着却发现没弹药了,因为买弹药的钱被太后拿去修园子了,被官员贪污了,所以清军经常是在缺少弹药的情况下败给日军的。

然而却有史料显示几乎在每场战役中清军消耗的弹药量都远高于日军的,这不就说明实际上清军的弹药比日军还要富裕?这哪像是缺少弹药的样子。像缺少弹药的八路,都是恨不能把敌人放到眼前再开枪。

▲甲午战争要图

那么这个不太符合常识的现象是如何造成的呢?

是不是清军平时的训练水平低,枪法太差,所以疯狂开枪也打不着几个日军呢?我曾经听过这么一个说法,说甲午战争期间,清军士兵朝天放枪。这并不是“鸣枪示警”,而是因为他们以前用弓箭用习惯了。射弓箭的时候不就是先瞄准目标,然后向上抬一定的角度再放箭嘛,因为弓箭的轨迹是一个抛物线。晚清的这些士兵虽然改用了洋枪,但没有接受过西式的军事训练,以为枪也是像弓箭那么用呢。

缺乏军事训练可能确实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甲午中日战争中,承担陆战任务的主要是李鸿章的淮军。淮军自诞生之初就是使用火器的,配备了先进的洋枪洋炮。而且根据以往的战绩来看,无论是镇压太平天国,围剿捻军,还是中法战争中和法军作战,淮军都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不至于枪法差到耗弹量超对方十几倍却打不着几个敌人的程度。

而且淮军玩枪可比日本人早多了。

▲甲午战争

淮军是1862年建军的,当时太平军围攻上海,而曾国藩的湘军又腾不出兵力来支援上海,因此当时还在曾国藩幕中的李鸿章请缨组建一直淮军支援上海。

由于李鸿章思想非常先进,对洋务也非常了解,所以淮军在建军之初就配备了先进的火器。而且由于上海是重要的通商口岸,淮军保卫上海也符合西方各国的利益,因此淮军的在建过程中得到了西方各国的大力支持。所以淮军是当时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一支军队。

而日本军队开始玩洋枪都是1877年以后的事儿了,在日本西南战争中,日本军队才逐渐大规模使用洋枪洋炮。所以说即使淮军枪法比日军差,那也差不了那么多。

▲西方关于甲午战争的漫画

真实的原因是什么呢?看破天机的还真是西方人。

甲午战争的每一场战役几乎都有一群“吃瓜洋人”在围观,他们并不是鲁迅笔下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那种看客,而是各国政府派来的观察员。

当时中日两国大打出手,这正是西方列强喜闻乐见的。战前这两个国家一个搞洋务运动,一个搞明治维新,都是因为受了洋人的气才想着要发奋图强的。大清要“师夷长技以制夷”,日本要“脱亚入欧”,西方各国本以为这两国要找自己报仇,没想到他们互相掐起来。正好顺便评估一下清日双方的战斗力,以帮助制定未来对日、对清的战略决策,看看这两国究竟进步到什么程度,因此很多西方国家的军官一直密切关注着这场战争。

关于每场战役中清军弹药消耗量远高于日军的现象也是他们最先提出来的,最终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清军消耗的弹药量远高于日军并不是因为清军战斗力差,训练水平低,而是故意为之。

▲日军在花园口登陆

说到这里插一段,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大清朝的军队有一种特别奇葩的现象,就是每打一场战争就要练一支新的军队。

和平时期军队的腐败似乎是大清朝解决不了的顽疾。当年横扫神州大地的八旗兵,入主中原以后迅速腐化,很快就上不得马拉不开弓了,以至于到三藩之乱的时候不得不依靠绿营兵。

好在康雍乾三朝还都有仗可打,所以绿营坚挺了一阵子。几十年无事,绿营也马上腐败不堪无法使用了,到镇压白莲教起义的时候就已经派不上什么用场了。

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八旗、绿营就全成摆设了,只好再兴办团练,组建湘军、淮军,最后才平定太平天国。

每打一场仗都要练一支新的军队,这就是大清军队的怪圈。而淮军也摆脱不了这个魔咒,仗一打完,很快就腐化不堪,战斗力低下。

当时很多淮军将领不愿意在战场上和日军拼命,又不敢直接抗命。他们完美诠释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善于搞变通的“优良品质”。军官告诉士兵们,战场上只要看见日军的影子,就枪炮齐鸣,玩命招呼。把子弹炮弹用最快速度打光,然后跟上级说自己弹药用尽,撤下去补充,这样既不违反军令又能尽快脱险。

一营官兵撤下来,就得有一营官兵填上去。填上去的官兵也不傻,这点小把戏谁不会玩呢?所以每支军队都这么干,一场仗下来必然是弹药消耗量远高于日军,但是根本打不死几个敌人。

▲北洋水师旗舰——定远号

这种军队就算武器先进了不还是一样打不赢敌人吗。甲午战争中清军的武器装备水平其实是略高于日本的,咱们说的是陆军啊,当时日本装备的还是青铜炮呢,清军已经大量的装备克虏伯钢炮了,这就已经构成代季差距了。

凡是要讲中日甲午战争,一般都要从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讲起,因为这两场改革几乎是同时进行的,而且都以富国强兵为主要目的。最后一场战争下来,日本赢了,清朝输了,逻辑上就很容易得出来一个结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要比清朝的洋务运动成功。甚至说清朝的洋务运动没有取得成功还不够,我们一定要说他“破产了”。洋务运动真的破产了吗?他建立起来工业结构并没有消失啊,后来的工业化进程也还是在它的基础上进行的啊。

实际上按照一些日本学者的研究,甲午战争之前日本的工业化水平并不如大清,至少没有绝对优势,日本的工业化水平突飞猛进恰恰是在甲午战争之后。所以说并不是因为日本近代化程度高于大清所以才打赢了甲午战争,反而是因为日本打赢了战争,赌赢了国运,才开始远远把大清甩在身后的,《马关条约》的赔款为日本节省了数十年的发展时间。

▲日本联合舰队旗舰——松岛

当然我们这里指的近代化程度是指工业上的近代化,并不是指文明的开化。日本的那些新式工厂跟清政府兴办的洋务企业的规模是没法比的,因为日本长期以来都很穷。农业社会的财政收入就是靠农业税嘛,而日本才有多少土地呢,本来国土面积就小,还多山。不是说你想文明开化就能做到的,要办工厂,要办学校,这都需要钱,钱从哪来呢?从天朝抢来的。

所以甲午战前日本“硬件”上的近代化程度是不如大清的。但从“软件”上看日本确实是把大清甩在身后了。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不仅在制度上比大清先进了,文明程度上更是远超大清。

【雪松说事 专栏】  历史堂团队作品文:林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