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特种部队长啥样?穿得超浮夸,选拔标准看颜值!

特种兵”三个字,一直是军事爱好者非常喜欢讨论的话题。特种兵作为一个兵种而言,指的是在战争中担负破袭敌方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目标和执行其他特殊任务的特殊兵种。特种兵同时也指该兵种的指战员,他们往往具有非常高的单兵战斗能力,能够在恶劣的条件下完成作战任务。

网上有很多关于中国古代特种部队的说法,甚至还总结了中国古代六大特种部队,十二大特种部队等等排名。但是和网络盛传的“十大名刀”一样,大多不靠谱。比如所谓的秦国铁鹰卫士,唐代陌刀营,燕云十八骑,臆造成分太大,与历史记载相去甚远。还有北府兵、魏武卒等等,虽然的确是精锐,但都执行常规军事任务,不能算特种部队。

上图:唐军的阴阳队阵图,唐军根本没有营这个编制,陌刀营的说法也过于捕风捉影

中国古代也的确有一些人数不多,专门从事特殊作战任务的军队。虽然古代没有“特种兵”三个字,但是这些军队已经可以算得上是现代特种兵的前身。

比如说历朝皇帝的卫队和将领的亲军,汉代的羽林孤儿,高顺的陷阵营,岳家军的背嵬军,明代的三大营,这些部队在参战时都有可能执行深入敌后、搜捕逃脱的敌军重要人物、斩杀敌军将领等等特殊任务。

上图:宋代御林军

另外中国古代军队一直重视侦察兵,这些士兵在唐代之前称之为斥候,唐宋称之为候骑、探马、探子,明代往往称夜不收。这些士兵深入敌后进行侦察,而且古代的侦察兵经常需要与敌方的前哨部队、侦察兵进行作战,也可以算作是特种兵的一种。

上图:跟在将领身后的侦察兵(背蓝旗者)

咱们今天的特种部队虽然大部分武器和其他作战部队相同,但是会装备一些其他部队所没有的特殊装备。其实在古代也是这样,不过和咱们今天还是有差别的。现代的战争武器火力猛,精度高,还有雷达、热成像等等一系列观瞄设备,所以越是牛逼部队越是要隐藏好自己。

而在古代,越是牛逼的部队越是要张扬,要高调。

尤其是古代的禁卫军,他们的铠甲非常鲜亮,装饰也很华丽,力求在气势上压住敌人。唐代普通士兵铠甲非常朴实,唯独的装饰就是胸前的两个只有鸡蛋大小的护心镜,除了装饰还有增加防护力的作用。而唐代武士俑和画作中的卫士铠甲,则异常花哨。

上图:唐代普通士兵铠甲

上图:花哨的唐代武士铠甲

宋代明代也是如此。从传世画作来看,明代皇帝卫队普通士兵的铠甲规格已经和边军中级军官的铠甲规格相差无几,甚至比一般内地卫所的将领铠甲规格还高。皇家卫队身着的都是被称之为“明盔明甲”的纯金属铠甲,非常鲜亮。相比之下,明军普通士兵大多身穿布面甲、棉甲,虽然防御力上没有太多差距,但是在美观上差了太远。

上图:明代皇家卫队

上图:边军士兵都身穿布面甲和棉甲,只有中级军官才会身着“明盔明甲”

上图:明代内地卫所的中高层军官铠甲规格都比不上御林军的普通卫士

除了铠甲之外,御林军在武器配置上也和普通军队不同,常常将一些特殊兵种集中在一起组队。以明代为例,明初普通军队的火器手大约只占军队的20%,而永乐年间,禁卫军就设置了神机营,为全火器部队。汉武帝曾经改革首都的御林军设置八校尉,其中的射声校尉为纯弩手部队,虎贲校尉为纯战车部队。

上图:神机营早期的主力火器三眼铳

在武器装备上,御林军更是会优先装备更加精良的兵器。比如说汉武帝的八校尉中的越骑校尉、胡骑校尉、长水校尉,便优先装备了西域进攻的乌孙马,是当时汉朝最精锐的骑兵部队之一。

上图:汉代骑兵俑,全部为西域良马

明代抗倭时,很多将领都对当时日本装备的野太刀非常好奇,后来明军开始仿制野太刀,制成明式单刀。实际上,明代御林军早在明初就已经装备了日本进贡的各式日本刀剑,其中类似野太刀的双手长刀,便被称为“御林军刀”。

上图:传世明代“御林军刀”

现代的特种兵选拔要求非常严格,古代御林军也如此。不过,古代御林军不仅仅是作战部队,同时也是国家的仪仗队。所以在选拔时,不仅对家世、体能、军事素养等方面有要求,对长相要求也非常高。

上图:古代御林军大多身材高大,皮肤白净。明代御林军还有专职负责仪仗的部队,称之为“大汉将军”。

此外,为了彰显万国来朝的大国气象,汉人王朝的御林军中往往会有一支少数民族组成的军队。比如汉代的长水校尉执掌的宣曲胡骑,士兵大多为内附的乌桓人、匈奴人。明代京师禁卫军三大营中的三千营,士兵大多是蒙古人。

上图:明朝甚至在明末招募过一批黑人军队

虽然说历史上不乏皇帝禁卫军参战的例子,但相比之下禁卫军参战都是一些比较受关注的战事,真正承担作战任务的次数不是很多。反而一些将领的亲军,在战场上露面的机会比较多。这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岳飞的背嵬军。

上图:岳飞和他的侍卫

网上有说法认为背嵬军有数万之多,其实背嵬军的规模非常小,只有八千骑兵和数千步兵,总兵力一万上下。而且真正能和今天特种兵概念对应的,只有这八千骑兵。

按照相关记载,这八千骑兵都是多功能骑兵,既可以作为重骑兵冲锋近战,又可以作为轻骑兵与敌人骑射周旋。这些骑兵装备长刀、短刀各一把,弓一张,箭二十枝。另外还装备有一张弩,箭十支。作为骑兵来说,在马上张弩是非常困难的,也只有背嵬军这样骑术高超的部队才可以装备骑兵弩。

上图:宋军的弓和短刀

上图:北宋的禁卫军也装备了骑兵弩

不过,像背嵬军这种军队并非只执行特殊任务,大部分时候还是参加正规作战,与敌人面对面硬磕。

相比之下,侦察兵则是专职深入敌后的兵种,虽然说侦察兵和特种兵有区别,但很多特种部队都是以侦察兵部队为基础组建的,两者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古代的斥候、探马、夜不收,经常会和敌人的先头部队接触,发生交战,和今天的侦察兵还有所不同。

上图:在重要地形进行侦察的明代骑兵

古代的斥候、夜不收往往追求机动灵活,在装扮上也比较低调。但是他们会有一些标识,以方便回程时自己的部队能够识别。汉代的侦察骑兵(候骑)背后会佩戴像翅膀一样的东西,称之为负羽,而明代则更喜欢用旗帜。

上图:明代回去报信的斥候(骑白马者)

上图:汉代的负羽

另外,古代的侦察兵在装备上也力求轻便,一般不会携带太多装备,一把腰刀防身,最多再带一幅弓箭。而像明朝的夜不收,有时候需要长期在敌后进行侦查和潜伏,往往只携带最基本的刀剑,不携带其他装备。

上图:只携带少量装备的明代侦察兵

除了武器之外,斥候往往还需要携带一包白色的石粉,随时准备洒在地上为后续部队做出指示标记,或者提醒友军自己已经被俘。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现代,至今很多国家的侦察兵依然保持着此类做法。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代已经有了绘制地图的概念,斥候和夜不收都需要掌握基本的绘图技巧。一些斥候所使用的刀甚至是特制的,刀柄中空,当中有煤炭制成的原始铅笔和纸张等等绘图设备,用于绘制简单的地图。

上图:刀柄中的绘图设备

当然,如果咱们较真的话,古人并没有“特种兵”这个概念,只能说有类似特种兵的部队,而不能说中国古代有“特种兵”或特种部队,这一点,咱们还是要理性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