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语“呵呵”惊现明代书信,难道有人恶搞?

不要以为所有古人写信都是文绉绉的,有人在一封明代的信件中,发现了潮语“呵呵”二字。不禁令人怀疑,这封信是明代真迹?还是有人恶搞?

“遗我双鲤鱼——上海博物馆藏明代吴门书画家书札精品展”在上海博物馆展出49通明代著名书画家的珍贵书札。有眼利的参观者在一封大画家沈周,写给书法家祝允明的信中,称赞祝允明的诗句精妙,可以压倒白居易,从上图中可见,文辞结尾时,有“呵呵”二字。

信件的今译是:“捧读了您的大作,妙句令人惊叹,简直可以称得上超过了唐代的大诗人元稹和白居易啊,真是太羡慕了。谢谢您了,但是丰厚的酬劳恐怕是空话,见到的只有零星的犒劳而已,呵呵。草草回复,其余的等见面再说。”

当然,这封信并非遭人恶搞。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分析指,明人的信札比较随性,和当时文学上流行性灵小品有所呼应。相比下,清代的书信格式更加严谨,信的内容也相对正襟危坐。

事实上,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其留下来的大量书简中,至少有数十处使用了“呵呵”,可以说是他的口头襌。而其友人书画家米芾,亦有“呵呵”的作品传世。

米芾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图为其《德忱帖》局部,红框内即为呵呵。

要寻找“呵呵”的源头,可见于唐朝成书的《晋书·石季龙载记》,十六国时期,石宣因妒嫉弟弟石韬,暗中刺杀弟弟后,在其丧礼上也没有装模作样,还要“呵呵”而笑,毫不顾忌。据学者推断,“呵呵”是胡人之间流行的一种笑声。到了唐朝,皇族李氏有胡人血统,“呵呵”混入了中原的口语中,《全唐诗》中亦有作品有“呵呵”两字: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五十六>“含笑乐呵呵 啼哭受殃抉”。

不少网民都会用姚明的头像配上呵呵的笑声。

到了现在,“呵呵”的含意已扩大了很多,除了当作笑声外,亦有代表了敷衍、漠视、不想继续聊下去、婉拒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