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3月6日至7日,第7侦察大队第1中队那殿地区袭击战斗
1986年3月6日至7日,第7侦察大队第1中队129人,在那殿地区实施了一次袭击战斗,我发射炮弹450发,歼敌20余人,摧毁屯兵房6栋。我触雷负伤1人(张社国)。
那殿位于中越边境2段7号界南1.5公里,是漫美、马店守敌之间隙地段。北侧有一水渠经1086高地南端流向漫美,是漫美之敌水源,时有越军清理水渠。南侧是漫美通往满邦的大路,每星期五、六日有2—4名越军护送骡马运送物资来往于该路之间。1086、1224高地上时有越军巡逻。
该地区地形复杂,沟谷山背交错(高差670米)。植被多为茅草,便于我隐蔽进出和设伏。为主动打击敌人,确保老山主战场右翼安全,我侦察队决心在那殿地区设伏捕捉俘虏。
根据敌情、地形和任务,确定了战斗编成:捕俘组由25人组成,副中队长周继光任队长,下分2个捕俘组,第1捕俘组由侦察连长丁家学带10人组成,在1086高地西侧设伏,捕捉沿水渠运动之敌。第2捕俘组由侦察连指导员熊艳庭带8人组成,在那殿东南侧大路转弯处设伏,监视马店、漫美敌行动,捕捉沿大路运动之敌。火力组由53人组成,携带100迫击炮5门、高机2挺,分别在花山南侧、娃娃洞西北侧和1024.5高地西侧、1059.8高地占领阵地。预备队由排长采根柱带8人组成,在961高地隐蔽。接应组由副指导员张克勇带14人组成,在1251高地东侧山谷隐蔽待命。大队救护组配置在牛厂东侧谷地。
方案上报批准后,侦察队3次组织沙盘推演,2次召开军事民主会,群策群力研究打法。在相似地形上反复进行了模拟训练。重点演练了走、藏、抓、打、撤等问题。军工作组、大队领导4次到侦察队检查各项准备工作,集中全力组织各项战斗保障。大队在娃娃洞开设了基本指挥所,由副参谋长白绍珍及大队主要领导组成,并派出了前进指挥组,由副大队长高满船、指挥组长郭原先、中队长曹茂学负责指挥各组的行动。
4日、5日,搜排组由7号界开辟通路400米,未发现异常,原地继续监视。
6日8时50分,指挥组、观察所分别在7号界、1024.5高地开设。
11时50分,炮兵、高机分队占领了阵地并完成了射击准备。
12时,前出分队到达7号界。
13时,按接应组、捕俘1、2组的顺序越境。渗透途中,漫美、那殿方向多次传来枪声,经观察分析,判断为越军盲目射击。
15时10分,第1捕俘组和各组主要骨干到达预定设伏区,副队长周继光带各组长勘察地形后,令1组占领位置并部分截断水流,2组向1086高地前出搜索警戒。
16时20分,在1086高地西侧100米处发现绊雷,组长令工兵张社国进行排除。张社国在接近绊发雷时,左脚触压发雷受伤,周继光即组织捕俘1组原地监视漫美、马店之敌,令2组抢救后送伤员。
18时40分,捕俘1组和1024.5高地观察所发现漫美之敌约30余人向1074高地方向运动,炮兵1组即行拦阻射击。同时,那殿之敌也占领了阵地。两名越军从1086高地向下运动,捕俘1组即前出将其击毙。指挥组即令炮兵2组对敌进行压制射击,掩护前出分队及伤员回撤。
20时53分,前出分队撤回境内。
7日3时20分,返回驻地,观察所继续对那殿地区之敌观察。
1985年7月3日至5日,第7侦察大队1中队南幸农地区伏击捕俘战斗
1985年7月3日至5日,第7侦察大队第1中队125人在守备3团6连炮排的配合下,对驻守在南幸农地区的越112边防公安屯组织了一次伏击捕俘战斗。俘敌2名(回撤时因我出现伤亡无法带回,将其击毙),毙敌30余人,缴获冲锋枪2支,摧毁屯兵房2栋、火力点3个。我牺牲4人(副连长余恒辉、班长郭跃华、副班长潘庆生、战士谢贺)、负伤2人(吴玉建、彭少秋)。
南幸农距中越边境2段6号界碑3.5公里,位于1502高地北侧,与我隔河相望,高差950米。河西靠我方一侧植被茂密,山高坡陡。河东植被逐渐稀少,多为梯田农地。南幸农西南800米处有一村寨沙赛,两寨之间有小路相连。
经观察调查,越112边防公安屯一个排的兵力和50余名脱产民兵分别驻守两寨,其中南幸农有公安屯两个班、民兵30余名;沙赛一个班,民兵20余名。经常于每日9时至10时、14时至17时沿小路来往于南幸农和沙赛之间,多则5人,少则2人。为了进一步查明该地区纵深及两翼敌兵力部署,进一步把紧张空气引向越方,我部决心在两寨之间小路附近组织设伏,捕捉俘虏。
根据该地区地形、敌情,我侦察队制定了伏击捕俘方案:由副中队长崔胜军带13人组成捕俘组,在南幸农至沙赛之间小路设伏;分队长夏华其带12人组成掩护组,配置在792水准点西北200米处,掩护捕俘组行动;副分队长丁家学带7人(含医生、卫生员各1人)组成接应组,配置在792水准点西南100米处,随时准备接应支援捕俘组。副教导员王保才带29人组成警戒组,负责警戒通路。大队火力分队长徐建华带51人组成火力队,携带100、60迫击炮和12.7高机,分别配置在6号界碑南400米处,792水准点西北100米处,牛厂东南300米处,随时以火力掩护捕俘组行动。中队长曹茂学带7人组成指挥组,配置在1638高地。
指挥组与各组、守备3团6连、13连分别建立无线电专向线路。
方案报67军和军区前指批准后,侦察队4次组织骨干进行沙盘推演。根据方案中设想的各种情况,选择相似地形组织了7次模拟演练。军副参谋长白绍珍和大队领导对准备工作逐项进行了检查、并进行了战斗动员。
7月2日15时,部分参战人员秘密输送至13连驻地,18时完成了一切战斗准备。
3日5时,侦察队指挥组在1638高地开设。
5时30分,按警戒组、60迫击炮小队、接应组的顺序从6号界越境,经1266高地、1237高地之间,于11时39分到达预定位置。60迫击炮占领了发射阵地。
13时20分,捕俘组、掩护组越境,于20时40分进至792水准点西北500米处山背。崔胜军组织掩护、接应组长进行观察和潜听,未发现异常情况。
22时30分,掩护组、接应组分别到达预定位置。
23时,100迫击炮占领发射阵地。
23时10分,捕俘组越河继续搜索前进。
4日2时40分,捕俘组到达预定位置。随即组织骨干勘察地形,明确任务、进行伪装,5时潜伏完毕。
4日6时10分,捕俘组观察发现南幸农、沙赛屯兵房均有越军出入,越民也陆续下地劳动。
6时30分至8时40分,有7批越民15人次通过潜击区,距我捕俘人员最近的只有1米,我均未暴露。
9时浓雾升起,能见度仅30米、并降大雨。指挥组、捕俘组观察受限。
10时26分,两名越军肩枪沿小路由南幸农向沙赛运动,距我潜伏区40余米,捕俘组观察员发现后立即并报告组长崔胜军。崔胜军即用暗语令全组作好战斗准备。29分,第一名越军在距我潜伏人员仅1米的草丛坐下休息,另一名越军紧跟其后。崔胜军即下达捕俘命令,副班长潘庆生、战士谢贺一跃而上将坐在草丛中的越军当即捕捉。同时、班长郭跃华一个点射击中另一名越军腿部,敌喊叫几声顺山坡滚下,副连长余恒辉、班长郭跃华等人追赶10余米将其捕捉。
10时34分,捕俘组交替掩护回撤,由于枪声和喊叫声惊动了南幸农、沙赛的越军和民兵,敌立即占领有利地形向我射击,同时组织约两个班兵力由南幸农、沙赛两个方向向我捕俘组两侧运动,企图截断我退路。由于捕俘组带有伤俘,加之敌火力封锁,追兵距我越来越近。危急时刻,副连长余恒辉带郭跃华、潘庆生、谢贺主动担任掩护,以火力反击敌人,掩护其他同志押俘后撤。在激烈的战斗中余恒辉、郭跃华、潘庆生、谢贺4人先后壮烈牺牲,战士吴玉建、彭少秋也相继负伤。崔胜军见此情景急令将俘虏击毙,返回抢救伤员。由于敌火力密集且地形对我不利,捕俘组无法接近。
10时37分,能见度好转,指挥组令100迫击炮、高机向南幸农、沙赛进行压制、拦阻射击。
10时40分,掩护组、接应组在炮火掩护下前出接应。
13时10分,掩护组、接应组包围并搜控了沙赛。摧毁了敌火力点。尔后部分兵力掩护、部分兵力向潜伏区运动,肃清残敌。
14时20分,掩护组、接应组与捕俘组会合。
14时26分,在火力掩护下,搬运烈士遗体,交替掩护回撤。
5日10时,我侦察队全部撤回境内。
注: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作者:枪管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