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前的今天,获斯大林文学奖,暴风骤雨下自由的周立波出生

(万象特约作者:一一)

109年前的今天,1908年8月9日,获斯大林文学奖,暴风骤雨下自由的周立波出生

周立波(1908~1979),湖南益阳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立波”是笔名,取自“自由”的英文“liberty”。因参加工人罢工被捕入狱,后成为左联的一员。抗战期间,作为战地记者走遍华北前线。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深受影响。

作为编剧,参与苏联和中国联合摄制的大型彩色纪录片《解放了的中国》,并因此获得斯大林文学奖。第二年,以描写土地改革的代表作《暴风骤雨》再获斯大林文学奖。用10年时间,写成描写农村走向集体化的续作《山乡巨变》。

他的小说清新秀丽,别具一格,擅长描写农村中的生活,乡土气息浓厚,为读者所喜爱,与同时期的著名乡土作家赵树理享有“南周北赵”之美誉。

用自由命名的立波

1908年8月9日,周立波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县(今益阳市高新区)邓石桥清溪村的一个私塾教师家庭,他原名周绍仪,“立波”是笔名,取自“自由”的英文“liberty”。

1924年秋(16岁),考入长沙省立第一中学。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结束,局势混乱,因而辍学回县,在高小任教。1928年春(20岁),随同乡周扬到上海,后考入江湾劳动大学经济系学习。1930年春,因散发传单,被校方开除。不久返乡,开始从事文学写作和翻译。

被捕入狱的左翼作家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周立波到上海神州国光社当校对员。1932年,因参加工人罢工被捕入狱。1934年7月(26岁),被保释出狱,后在上海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周扬为左联实际领导人)。

193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编辑左联秘密会刊,任中共左联党团成员,并任《时事新报》副刊《每周文学》编辑。他积极从事左翼文艺运动,翻译了《被开垦的处女地》《秘密的中国》,译著近百万字。

抗日前线的战地记者

1937年(29岁),抗日战争爆发后,赴华北抗日前线,任战地记者,写了不少报告文学与散文集。1938年冬,到湖南沅陵参与地下党领导工作,并参加编辑《抗战日报》。1939年5月,被周恩来调到桂林,任《救亡日报》编辑。12月,到达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任教。

1942年(34岁),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周立波影响巨大。1944年,任《解放日报》社副刊部副部长,同年冬任八路军南下第一支队司令部秘书,随军南征。1945年,日本侵略军投降后,任中原军区《七七日报》《中原日报》社副社长。

土地改革的《暴风骤雨》

1946年(38岁),被调往东北,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并编辑《松江农民报》。1947年,开始创作其最重要的作品《暴风骤雨》。1948年,调任东北文协《文学战线》主编。1949年7月,被选为全国文联和全国文协委员。

1950年(42岁),作为编剧,参与苏联和中国联合摄制的大型彩色纪录片《解放了的中国》,并因此获得斯大林文学奖。

1951年(43岁),他以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再获斯大林文学奖。

《暴风骤雨》是周立波的代表作,以东北松花江畔一个村子为背景,描绘出土地改革这场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的画卷,刻画了一系列生动的农民形象,成为中国最早出现的以土改为题材的优秀作品之一,曾风靡全国。

集体化道路的《山乡巨变》

1955年至1965年,他回家乡创作了长篇小说《山乡巨变》和20多篇乡土短篇小说。他开创了乡土文学的新主题、新风格,与同时期的著名乡土作家赵树理享有“南周北赵”之美誉。

《山乡巨变》是《暴风骤雨》的续篇。描写了湖南省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从初级社到高级社的发展过程,艺术地展现了中国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时的精神风貌,剖析了农民在历史巨变中的思想感情、心理状态和理想追求。

1979年9月25日,周立波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