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看到这个关于书包的故事,就会忍不住发笑。
女人一包一世界,而男人一包走天下,这就是常态下男人与女人的一种差异。对于女人来说,包包是救星,是安全感,更是生活品质的象征,其多样化的需求远远超过男人。
那么,你有没有思考过,在非常态下,男人与女人的差异是否还如此一目了然,不言而喻?我们不妨来思考下面这些问题。
为什么在自然灾害的死亡人数中,男女比例竟然是1:4?
为什么专家越来越呼吁要将社会性别纳入社区减灾行动中?
……
一个人对性别的认定自2岁开始形成,到3-5岁时已经基本完成。人们对性别的认知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加深、加固。
澳大利亚研究身体语言和行为学的专家皮斯夫妇,通过大量的研究和调查后认为,男女头脑的差异决定了男女之间的心理发展、行为能力、生活方式和两性交往等方面的差异。
尤其在常规事件中,男人与女人的先天性差别是导致后天差异的重要因素。约翰·格雷的《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一书就把男女之间的差异描述的淋漓尽致。
然而,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由于女性天生体力较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救效率。尽管如此,它仍远远不能解释诸如上述那样复杂的问题。
原因究竟为何?我们试着窥探普通女性的成长,追根溯源。
受教育程度与应急知识的欠缺
自古以来,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于男性。“女子无才便是德”就是明末后期非常流行的一句谚语,它反映了整个社会对妇女道德的期望和要求。班昭在《女诫》中说:妇德,不必明才绝异也。也是对妇女才华与能力的否定。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我国已经在逐步褪去“文盲人口国”的称号。中国统计年鉴表明,2013年我国文盲率为4.60%,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6.72%下降2.12个百分点。其中,男性与女性文盲人口分别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为2.53%和6.73%,女性文盲比例高于男性的事实始终未有改变。
受家庭条件与父母观念的影响,女孩被随时终止教育的可能性大于男孩。较低的文化程度使得女性普遍缺乏避险防灾的知识,当灾害来临时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自救行为。
家庭责任感的感情羁绊
母爱是人性中最光辉灿烂的一笔,几乎没有什么能够克制一个母亲对于孩子的爱。在很多国家,女性被认为应该照顾和保护儿童与老人,并主动承担家务劳动。
一旦有灾害发生,感情羁绊也促使她们首先想到的是保护老人和孩子,因而母爱往往能够超越父爱,在灾害发生时可以不顾生死,一心救子,感性大于理性使得她们极易错过最佳的逃生时机。
而在当今的多种社会形态下,紧急救援任务更能激发男性的社会责任感,这也是为什么消防官兵都是男性,并且他们在遭受丧亲之痛的同时还能义无反顾地加入救灾队伍。
“社会礼数”对女性的约束
我国自古就有女子三从四德之礼,虽说现代社会中这种礼数越发不明显,但是固有的思想意识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女性。
灾害来临时,妇女最先想到的并非是逃生,而是需要先穿上合适蔽体的衣服才能出门,浪费了宝贵的逃生时间。
当然,国外也存在对于女性在着装、出行等方面特殊要求的礼数,比如我国女性普遍认同的旗袍与高跟鞋,还有孟加拉农村的妇女们都要穿的服装“莎丽”,这些装束都会妨碍她们快速跑动或者游泳,面对灾害时就大大降低了逃生效率,而对于男性就没有这样的约束。
性别歧视对女性的伤害
殷商卜辞中即有“贞,有子”、“不嘉,有女”的字样,前者的意思是“太好了,是个儿子”,后者的意思是“大事不好,是个女婴!”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以致当代社会,仍然有很多家长抱着这种旧有的思想。
联合国妇女发展署在研究死亡数字的巨大差别时,也将性别歧视纳入其中。灾害发生后,对女性的歧视也是导致男女不同死亡率的原因之一。
比如,在电影《唐山大地震》中一位母亲在只能选择救姐弟之一的时候,为了传宗接代最终毅然选择了弟弟,虽然这位母亲也是百般痛苦,但冥冥之中还是有了答案。无独有偶,在1991年孟加拉国发生风暴时,一位父亲也是做了同样的选择。由此可见,性别歧视在灾害应对中对女性的伤害显而易见。
心理、生理双重压力
“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可见心理的伤痛不亚于甚至超过身体的病痛。自然灾害对心理的损伤是无形的,最常见的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国外研究表明,每当遇到重大灾难后,20.4%的女性会明显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对而言,男性出现该症状的比例仅有8.1%。
因为男性抗压能力较强,走出悲痛、阴影的时间短一些,并且这种悲伤的情感可以被任何突如其来的事情所代替。但是女性一旦陷入深度痛苦之中,将会难以自拔。
另外,由于女性会经历月经期、孕产期、更年期等不同阶段的生理状态,本身就会产生的焦虑、抑郁等各种不良情绪在灾害发生时表现的更为明显,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共同决定女性面对灾害时抵御能力比男性低。
女性在应急救援中的独特优势
女性在减灾防灾救援中能发挥不同于男性的独特优势。通常在应急救援中,男性善于归纳事件整体,目的性极强,而女性则侧重分析细节,稳中求进。
一次社区防灾演练,青壮年只顾着自己逃生,忘记按照设计好的预案背老人撤离,反而是救灾小组中的妇女及时挨家挨户地查看,救了老人。减灾小组中的男委员也比不上女委员对救灾物资的有序管理与公正发放。
在一些减灾项目中,明确要求女性在减灾小组中要占到至少40%。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女性在防灾救援和重建工作中的能动性和行动力,提高整体效率。
自然灾害是没有性别区分的,可是灾害对不同性别所带来的影响却大相径庭。
女权运动创始人波伏娃曾说,男女除了天生的生理性别外,男性所有的“男性”特征与女性所有的“女性”特征都是社会造成的。这也让他们在面对灾害的时候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然而,救灾是不分国籍,不分民族,也不分性别的,任何灾难都需要两性取长补短,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将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进行到底。
(本文由中国科普博览出品,作者:陈安,转载请联系editor@cni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