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印度均是亚洲地区历史悠久、国力较强的大国。近代的中、印两国因都是长期被列强侵略、压迫的国家,形成了共同反对殖民主义的友谊。但二战后,形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印两国相继独立后,两国在地缘格局、历史问题和欧美列强的挑唆下,很快就陷入了“一山不容二虎”的争端局面,最终甚至爆发了战争。
▲在边境对峙的中印军队
中、印两国的领土争议,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末时列强对中国边疆的蚕食与侵占,而独立后的印度认为自己有资格“继承宗主国的遗产”,于是就连这些蚕食与侵占的“成就”也想一并继承。例如中印西段边界的“争议地区”阿克塞钦,其起源就是英国测绘军官约翰逊将其视为无主之地并划归克什米尔。争议最大的中印东段边界争议,其起源也可以追溯到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但是英方的这些单方面的霸权主张,事实上一直没有得到中方的承认。
▲印度军队
美国与苏联先后为了争取印度,通过各种方式支持、怂恿印度继续挑衅中国。在两个超级大国的怂恿下,印度自1951年开始不断在中印边境的争议地区进行蚕食和入侵,甚至多次开枪击伤中国军人造成流血事件。至1962年9月,印方已经在中国境内建立了100多个军事据点。
▲印度军队
新中国面对印度的挑衅,也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一直在加强对西藏地区的有效控制。1952年,西藏军区成立,同年1月解放军一个营进驻了麦克马洪线附近的隆子宗。1954年,康藏、青藏公路通车拉萨。1959年3月,西藏的反动势力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悍然发动了武装叛乱,中央调集三个师进藏平叛,终于在1962年3月基本完成了平叛。此后,中央对西藏地区的控制明显的加强了。
▲解放军进入西藏
落实对西藏地区的控制后,解放军对印军蚕食入侵的反击也被迅速提上了日程。1962年6月20时,代号为“藏字419部队”的西藏军区前进指挥部成立,以柴洪泉为司令员、阴法唐为政委,下辖三个团,共7968人。部队成立后,马上投入了紧张的一印度军队为假想敌的有针对性的军事训练。
▲训练中的解放军
训练中,部队除了军事内容外,对于在高寒地区让战士适应缺氧环境、防止冻伤等方面也进行了训练,并裁汰了一部分不适合作战的人员,以精壮人员补齐员额。部队从武汉军区调遣了一批优秀的火箭筒手、从北京军区调遣了一批通信器材,还从内地派遣了100多名藏语、英语、印地语的翻译人员。至当年9月,藏字419部队麾下已有1万余人。
▲训练中的解放军
在中方紧锣密鼓的进行军事准备的同时,印度方面也在进行着自己的计划。1962年9月9日,印度国防部长门农在印度总理尼赫鲁本人和印度三军参谋总长考尔中将的支持下召开会议,宣布了一个进驻“麦线”以北,将塔格拉山脊变成实际国界的“里窝那”计划。
▲正在运输物资的印度军队
计划一经提出,驻扎中印边境的33军军长乌姆罗·辛格就认为这是“新德里的官僚们的空想”,结果辛格被调走,33军也被调往二线。印度高层临时组建了第4军执行里窝那计划,并派遣参与过二战的印军精锐第4师第7步兵旅前往克节朗地区驻防。10月6日,到达前线的第7旅开始沿着克节朗河布防。
▲行进中的印度军队
10月8日,印军一支50人左右的小部队开始向克节朗河以北的尺东进行渗透,并试图在此驻扎。发现敌情的我军以一个连左右的兵力在炮兵的掩护下对印军发动进攻,将这支小部队驱赶回了克节朗河南岸。这次战斗虽然规模不大,但是立刻就对印军的士气造成了极大的打击。第7旅旅长立刻建议停止里窝那计划,考尔中将也迅速飞回新德里请示尼赫鲁下一步如何动作。最终印方因为不知道驻扎在克节朗一代的解放军已达1万余人,作出了命第7旅固守待援的决定。
▲阵地上的印军
解放军方面,则经过反复侦查和研究,制订了一个十分大胆的计划:全歼第7旅!计划提出时,很多人都反对,但是最终得到了毛泽东的全力支持,最终得以执行。
▲毛泽东与尼赫鲁
解放军经过侦查发现:印军防线的布置背山面水、前重后轻,正面较宽而纵身很浅,呈“T”字形部署。印军以连为单位分散配置,连与连之间间隙大,缺乏联系和火力交叉,而在火力配置上过度重视正面而忽视了侧后,印军面前的克节朗河也仅仅是一条极浅的溪流,徒步就能涉水通过。于是解放军计划兵分三路,一路主攻,一路穿插迂回到印军的侧后,一路迂回到印军侧翼,同时对其发动进攻,最终全歼敌军。
▲阵地上的印军
10月20日凌晨,解放军157团在夜色的掩护下迂回到了印军侧后,到达了章多4300高地,占领了敌军的炮兵阵地、空投场,还消灭了敌人的一架直升机。清晨7时30分,战役正式打响,三路大军同时向印军发动猛攻。一个多小时后,我军就攻克了印军侧翼的卡龙碉堡;两个小时后,我军突破印军正面,全歼印军一个营。
▲进击的解放军
在猛攻下措手不及的印军迅速躲入阵地中的碉堡进行抵抗,例如卡龙据点就有64个碉堡。我军迅速开始了对碉堡的攻坚战,其中涌现了一大批“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最终也消灭了在碉堡中顽抗的敌人。但也就是在这些战斗中,我军为了攻克碉堡付出了不小的伤亡,印军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战斗意志。也是在卡龙据点,这个据点共有印军143人,其中92人是战死的,余下的俘虏也大多数是在受伤后才被俘虏。不过印军的战斗意志终究不能和解放军相比,最终整个第7旅被解放军歼灭。
▲中国军队缴获的印军武器
克节朗战役是中印战争中最艰苦的战役,此战解放军共歼灭印军1897人,其中毙832人,俘1065人。缴获火炮75门,机枪122挺,枪1104支,直升飞机2架。我军则伤亡388人,其中阵亡132人。在追击过程中,解放军还俘虏了第7旅旅长达尔维准将,创造了“在24小时内歼灭一个旅”的军事奇迹。
▲克节朗战役地图
印度不自量力的挑起中印战争的结果,是印度总理尼赫鲁亲自敲响了他开启的“尼赫鲁时代”的丧钟。尼赫鲁为了能压倒中国不断寻求美、苏的支持,亲手打破了自己曾经宣扬的“不结盟政策”,而中印战争的惨败,又让尼赫鲁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威望受到了极大的损失。
▲正在抽烟的尼赫鲁
在中印战争第二阶段战役的失败后,尼赫鲁甚至致电时任美国总统的肯尼迪,说边境形势已经“实在不可收拾”,希望美军能派兵支援。这位“世界上最大民主国家的受人尊敬的奠基人”的丑态从此世人皆知。有人谈到中印战争后的尼赫鲁说:“(尼赫鲁)一下子显得老态龙钟了。他垮了,沮丧不堪,因为他耗尽一生精力建立起来的一切,都完蛋了。”
▲晚年的尼赫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