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如何影响真实的人际关系?

社交网络是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人们对它的关注来源于社交网络对我们生活的改造,这是每一个人都难以抗拒的,试想如果把你手机上的微信、微博、QQ等软件卸载掉,你能坚持多久不把它们装回来?

但是,即便如此,把"社交网络"和"真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对立起来,也是不恰当的。须知,社交网络的本质,就是真实的人际关系。

一、一切从一封信开始

谈起社交网络,绕不开的一个人物是哈佛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他以善于进行精巧的实验设计来直接展示人性而闻名。

1967年的一天,一位女士正在波士顿市大学城的街道上漫步,碰见一位她认识的神学院教师,她正准备打招呼。只见这个人兴冲冲地跑过来,把手里攥着的一个棕色的信封塞到她手里,"这是交给你的,Alice"。Alice起初有些疑惑,但当她看到这封信的寄信人的时候,她顿时明白了什么。这封信是从堪萨斯州的一个靠种植小麦为生的农民手里寄出,他首先将信件交给了当地的一位牧师,这位牧师又将信寄到了他在波士顿市的同行——这位神学教师手中,而这位教师碰巧认识这名叫Alice的女士。Alice的丈夫在大学城里的哈佛大学读书,而他此时正在参与米尔格拉姆的神秘项目。Alice是这个项目的其中一位志愿者,另一位志愿者是波士顿市的一名股票经纪人,Jeffrey Travers。米尔格拉姆将信件交给在美国中部的堪萨斯州和内布拉斯加州的一些志愿者,要求他们通过认识的人把信件寄到波士顿的两个志愿者手中。当Alice收到信件时,这个实验刚开始第四天。

米尔格拉姆的实验发现,在1960年代的美国,平均通过5-6个人,就可以把信件在任意两个互不相识的人之间传递。这一现象,后来被称作"六度分隔理论"或者"小世界理论"。

2004年,还是在波士顿的大学城,走出了一家举世瞩目的互联网公司,Facebook。

二、社交网络,你还Hold不住?

其实,不管是通过熟人转寄一封信,还是在Facebook上分享一个视频,这种交流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那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信息的流通,并且不断的拓宽关系网络。而寄信和互联网的唯一差别就是,效率。如果那时有微信的话,可能不需要4天,4个小时之后,Alice就会收到这位来自中部的淳朴农民的问候。

这种便捷性极大的降低了沟通的成本,它所带来的进步是不言而喻的,打开你的手机,你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和通讯录里的任何人,甚至和陌生人社交。但是这种便捷性所带来的问题就是极大的认知负荷。

一个人在认知资源上终究是有局限性的,当你的手机同时弹出了三个十万火急的消息,你老板的,你老婆的,和你妈发来的,你先回哪一个?人们在交流中都期待尽快的获得响应,却忽视了人的局限性,所以可以理直气壮的发问:"你的手机就带在身边,为什么不回复我?"而社交网络的发展,正在逐渐的超出人类的认知极限。当你一个下午没有打开手机,发现一个群里有上万条未读消息时,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轻点屏蔽,然后假装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除了信息,人们对于朋友的数量也是有认知极限的。人类学家邓巴指出,人类能够维持的稳定社交联系平均在150个上下。相信在交友极其便利的条件下,这个数字显得实在是太小。这就像是一只掰玉米的老猴子,手上能拿到的只有那么多,掰掉一个新的,就要扔掉一个原来在手里的。唯一不同的是,猴子的玉米扔到地上就不管了,我们把人扔到通讯录里,还期待着以后有机会再联系。

当认知资源有限时,我们会有选择的分配我们的注意力,这也使得我们很容易忽视那些即使我们不看消息不回复也不用担心失去的关系,没错,这里面有你最亲的人。

三、距离产生什么?

社交网络只不过是建立和维持"真实人际关系"的途径之一,和传统的面对面交流相比,不同点就是中间多了一层互联网媒介。就像是在两个人中间拉上了一扇屏风,这层媒介使得人们可以更加游刃有余的选择性表达自己。

这种不那么针锋相对的社交方式,一方面可以缓解紧张和尴尬,在面对面的交往中,你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不经意间流露的表情,都会直接的对对方产生影响,而在网络交往中,沟通之前,你可以做足准备,沟通之后,还有足够的余地回旋。有些人在现实生活中,看起来不怎么爱说话,到了网上,却变成了一个话痨,大概就是这个原因。

当然,在相反的方向上,这种距离感也会让人们很难交心,毕竟我们看到的都只是表象,永远无法知晓屏幕另一端的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从这个角度看,互联网有助于拓宽我们交际的广度,维持现有的关系,但是对于交际的深度的作用却很有限。毕竟时空上的接近也会促进心理上的亲近感。

"解释水平理论"认为,当我们在时空上接近时,我们会更关注到具体的细节,而当时空上没有这种接近感时,我们会剥离的、抽象的去看待一件事物,要培养深厚的感情,更需在细微处下功夫。

(文:落雁戏飞鸿)

【有奖调研】如果百度知道各领域专家为您提供个性化服务,你会来体验吗?——点我拿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