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名刀”中最靠谱的大夏龙雀刀,究竟长什么样

网络上一直流传有中国古代“十大名刀”的说法,这十大名刀是:

但是,这种帖子着实有些胡扯的成分,比如唐刀是唐朝所有战刀的统称而非一把刀,其他的刀大部分都捕风捉影,几乎不见正史记载。但是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大夏龙雀刀。

上图:网上对大夏龙雀刀的配图,过于臆造

大夏龙雀刀,在很多正式文献中都有记载,而且这些文献大多距离大夏龙雀刀锻造的时间不远,当为可信资料。

大夏龙雀刀的主人是五胡乱华时期的匈奴族首领赫连勃勃,此人和同时代其他游牧民族首领一样,为人残暴,简直毫无人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赫连勃勃对武器的质量尤为关注,采取了很多极端的措施。

史书记载,每当验收一批武器的时候,赫连勃勃一定会斩杀一批的工匠。比如验收弓箭和铠甲的时候,如果弓箭射不穿铠甲,则杀弓匠,如果射穿了,则杀甲匠。在他统治时期,总共斩杀了数千名工匠。

上图:深绿色的“夏”为赫连勃勃统治区域

但也正因为如此的高压, 赫连勃勃统治下所生产的武器,都是世上珍奇的珍宝。这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大夏龙雀刀。

虽然这把当时闻名的宝刀没能流传下来,但是我们通过一些记载和同时代的其他文物,依然可以探究它的样貌,并推测它的工艺和性能。

《晋书》记载:

(赫连勃勃)造百练刚刀,为龙雀大环,号曰“大夏龙雀”,铭其背曰:“古之利器,吴、楚湛卢。大夏龙雀,名冠神都。可以怀远,可以柔逋。如风靡草,威服九区。”世甚珍之。

成书于南北朝后期的《古今刀剑录》(可能为伪作,或后人添油加醋)记载:

赫连勃勃,以龙升二年,造五口刀,背刃有龙雀环,兼金镂作一龙形,长三尺九寸,铭曰:“古之利器,吴楚湛卢。大夏龙雀,名冠神都。可以怀远,可以柔迩。如风靡草,威服九区。”宋王刘裕破长安,得此刀,后入于梁。

另外,南北朝成书的《水经注》等书也对大夏龙雀刀有记载,与《晋书》所记相同,这里就不加赘述了。

从记载上看,大夏龙雀刀的得名都和“龙雀大环”离不开关系,但是关于环的记载,《晋书》和《古今刀剑录》又有一个不同。

按照《晋书》的说法,大夏龙雀环应当为环首刀,龙雀环在首部,刀背刻有铭文;而《古今刀剑录》记载,大夏龙雀环类似后世的大环刀,背部有一个大环,大环和“金缕”构成一个龙形,没有提到铭文究竟铭在何处。

上图:大环刀

但是就可信度而言,《晋书》要高于《古今刀剑录》,从目前考古已经发现的魏晋南北朝包括隋代刀具来看,环首刀依然是这一时期的主流刀型,尚未发现大环刀形制的刀具。

上图:魏晋到隋的各种环首刀

不过魏晋时期的环首刀在装具上相比汉代环首刀有很大的不同,尤其以北方的入鞘式环首刀最具代表性,与汉代的环首刀有显著不同。

上图:北朝入鞘式环首刀

入鞘式环首刀,也称埋鞘环首刀。这种环首刀没有刀镡,刀鞘长且开口大,刀入鞘之后,几乎只露出一个环首,刀柄大部分都连同刀刃一起插入刀鞘之中,故而得名。当时的环首刀在环上都会系一个手绳缠在腕部,埋鞘刀在拔刀时应当是利用手绳和环首来拔刀。

上图:埋鞘细节图

上图:魏晋壁画中环首刀的手绳

这种环首刀最大的进步,体现在刀的悬挂方式上。传统的环首刀和汉剑是一样的佩戴方式,即腰带穿过刀剑的璏,然后别在腰间。这种佩戴方式只适合步行,在骑马的时候尤为不便。

而入鞘式环首刀则有了两个挂耳,挂耳链接皮带或者绳索,让刀剑悬挂在腰间,而且是两点悬挂,非常适合骑兵,故而在北方先流行开来,并逐渐成为主流。直到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款骑兵战刀65式军刀,依然是这种两点悬挂的方式。

上图:日本圣德太子像,刀为两点悬挂

大夏龙雀刀作为当时北方刀的代表,极有可能也采取了这种埋鞘和悬挂的设计。而大夏龙雀刀得名的装饰“龙雀大环”,应当说的是其独特的环首。

在当时,环首的装饰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在刀环内部加一个装饰,一般是刀柄在刀环内有一个延伸,这个延伸有特定的造型,比如花草或者禽兽;一种是刀环本身具有特殊的造型,雕成草木藤蔓或者蛟龙虬蟒;还有一种就是两者兼得。

上图:刀环的装饰

笔者个人猜测,这里的龙雀应当不是简单的一只鸟,而是龙和雀。大夏龙雀刀的刀环,应当是刀环为龙形,环内有一只龙雀。并且为了让刀环内的装饰不影响缠手绳和拔刀,赫连勃勃的工匠可能刻意将刀环进行放大,以方便实用,故而史书称之为“大环”。

上图:想象中的一种龙雀环,但是这样的刀环有些影响拔刀

类似的刀环装饰在稍晚些的中国和朝鲜半岛甚至日本都有出土。可见大夏龙雀刀的设计应当极富美观,并且成为当时东亚各国名贵刀剑的模仿样本。

上图: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隋代环首刀,刀环为龙形,环内有火焰纹饰

上图:稍晚的朝鲜半岛环首刀装饰,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而作为刀剑最重要的数据,尺寸,《晋书》却没有给出任何记载,《古今刀剑录》记载为三尺九寸,然而当时有南朝尺、北朝尺两种,书中并没有明确记载。

中国从汉代开始,就有在刀剑背部刻铭文的习惯。而刀背的尺寸有限,铭文只能竖着写一行,故而我们可以通过铭文长度,再结合实际可能的使用情况,推测刀身的长度。

上图:刀背铭文

文献记载中,大夏龙雀刀的刀背铭文正文共有三十二字,注意这只是正文。环首刀的铭文,往往还有个“前言”,表明这把刀的“出厂日期”和材质。比如日本发现的一把东汉环首钢刀上的铭文:

中平△年,五月丙午,制造文刀百炼清刚,上应星宿,下辟不祥。

这其中共有二十四字,只有后面八个“上应星宿,下辟不祥”是正文。

还有一把东汉永初六年的钢刀,刀背有铭文: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卅湅大刀,吉羊宜子孙。

上图:铭文,“永初六年”

这其中,只有“吉羊宜子孙”是正文。

如此算的话,大夏龙雀刀的铭文数量应当接近五十字,前面还有“龙升二年,某月某日,百炼精钢”等等。国家博物馆馆藏有一把东汉永寿二年的环首刀,刀背铭文字数也有五十多字,该刀铭文非常紧凑,全长约80厘米,大夏龙雀刀应当不短于这个数值。

上图:东汉永寿二年环首刀的超长铭文

《古今刀剑录》记载大夏龙雀刀长度为三尺九寸,如果按南朝尺,则刀长有九十公分;如果按照北朝尺,则刀长接近1.2米。两者都有可能。

赫连勃勃作为一个游牧民族首领,佩刀应当考虑马上的便携性,不会太长。而且《古今刀剑录》为南朝的书,此刀后来又被南朝宋武帝刘裕所得,并且一直在南朝流传,故而用南朝尺计算应更为合理。目前出土发现的北朝环首刀,长度也都在90公分上下,可以作为旁证。

作为当时的第一名刀,大夏龙雀刀所采用的工艺也必然与众不同。当时炼钢法有两种,一是炒钢,二是灌钢。炒钢应用最为普遍,出来的钢材多为低碳钢或者熟铁,虽然经过折叠锻打(百炼钢)之后可以减少杂质含量,但是低碳钢硬度较低,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谈不上先进。

上图:炒钢技术想象图

而灌钢则是将生熟铁交替夹杂,以泥封闭放入炉中加热,利用生铁熔点较低的特性,将生铁液熔渗到熟铁中,然后再加以锻打,即可得到品质精纯的钢材。灌钢也称“宿铁”,之前学术界一度认为灌钢技术的发明人是北齐时代(晚于赫连勃勃约一百年)的道士綦母怀文,但是近期的考古显示早在东汉就已经开始尝试使用灌钢工艺。

上图:东汉的一把错金银刀,可能采取了早期的灌钢工艺

应当认为,綦母怀文是改进灌钢技术的人而非发明人。赫连勃勃的大夏龙雀刀,极有可能是采用了灌钢技术,并且将灌钢法生产出来的含碳量不同的钢材(高碳钢为主)经过多次的折叠锻打(百炼)成形的钢刀。

上图:传世明代宝剑细节图,运用了灌钢加折叠锻打技术

如果当真如此的话,大夏龙雀刀在技术上是非常先进的,韧性和硬度都会非常出色。不仅领先于世界其他文明,就是和两百年后的隋唐刀剑甚至明代刀剑比起来,在性能上也毫不落下风。

上图:出土唐代环首刀的刀尖(研磨后)

当然,大夏龙雀刀毕竟没能传世,以上这些都是笔者根据典籍记载和其他文物做出的个人猜测。如果您有更好的想法,也可以通过留言跟我们一起讨论。

注:本文作者毛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