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挂面与味噌
有些介绍日本特产和饮食的旅游杂志中,竟然讲面条是日本人的发明,有着1500年的历史,挂面、拉面等都是日本的特产。这显然是不诚实的广告,因为挂面、拉面还有味噌这几种日本人的日常食品,都是起源于中国,大约在12世纪传入日本。
挂面其实就是中国人常说的“龙须面”,虽然最早明确使用“挂面”一词的书面记载是在元代,但早在唐代的敦煌文书中不止一次出现“须面”,而且记载当时敦煌的一户人家将“须面”用作了婚俗中的聘礼。
味噌听起来是一个非常“日本”的名字,但它同样源自中国,在宋朝时传入日本。至于方式,据说是通过朝鲜半岛传到日本。最初传入日本的是豆味噌(现代还有米味噌和麦味噌),它是一种与大豆通过霉菌繁殖而制得的豆板酱、黄豆酱、豆豉很相似的调味品。
味噌用大豆、米、麦等粮食发酵而成,含有大量通过酶分解产生的氨基酸(鲜味)、糖类(甜味),再加上生产过程中所添加的盐(咸味),以及酵母、乳酸菌等发酵生成的香气,使得味噌不但香气浓郁,而从实用角度看更是独具魅力——它含有人体新陈代谢所需的盐分、脂类、醇类以及多种氨基酸,不但可以补充剧烈运动的消耗,还可以增进食欲,提高抵抗力。
这两种中华美味在12世纪相继传入日本,不仅让日本民众大饱口福,也鬼使神差地改变了他们的历史。
禁吃肉食的古代日本
在挂面和味噌传入日本100多年后,从12世纪开始,日本进入纷乱的武士社会,而它的开端则是同为天皇后裔的源、平两大武士集团的激烈战争——源平合战。源平合战的结果就是平家被消灭(当然平家还有旁系血统继续流传),取得胜利的源家首领源赖朝被天皇封为“征夷大将军”,开创了日本第一个幕府——镰仓幕府。幕府彻底架空了天皇的权力,天皇从此只成为一个象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700多年,一直到19世纪倒幕运动爆发,江户幕府末代将军向明治天皇交出政权为止。
那么平家为何会输给源家呢?这其实跟日本当时的饮食结构有很大的关系。日本古代朝廷早在8世纪就下达了“肉食禁令”,之后的天皇又持续发下数次诏书,日本的贵族经过几百年的时间,养成了完全不吃肉食的习惯(鱼除外)。他们认为,只有那些没有身份的农民猎人才会食用肉类。后来,随着佛教在日本的长期盛行,受僧侣教育影响的庶民阶级也逐渐远离了肉食,直到明治维新天皇解除禁令为止。这1200多年的时间里,除非是重病或者天生身体虚弱的人会被默许偶尔吃肉外,日本人特别是贵族武士没有吃肉食习惯的。
在当时的日本战争中,士兵所吃的主要是握寿司,就是外面包一层紫菜、海带一类东西的米饭团子。这样虽然能够填饱肚子,但却营养单一,而且非常容易使武士们口渴,战斗时间一长就会明显影响战斗力。
面食影响了战争胜负
那么,与此对比的源家武士们的饮食生活又如何呢?其实在吃肉方面,源家武士们同平家的情况是差不多的,但是他们在战场上却有平家所没有的两样法宝——挂面和味噌汤。由于味噌里除了能补充战斗丧失的盐分之外,还富含各种人体新陈代谢所需的酸、酯、醇,因此不仅能解渴开胃,还能增强士兵们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以及持续作战的耐力。而平家的武士平时吃的就很单一,战时又得不到必要的补充,打起仗来自然会力不从心。
更重要的是,源家武士们在战斗间隙经常吃的食物还有挂面——他们把挂面和蔬菜放到锅里一起煮,然后用味噌来调味,这对于要用体力决胜负的军队士兵们是极有营养的。在主食结构上,西方人以面食为主,日本人以大米为主;中国北方人以面食为主,南方人以大米为主,不同的主食使得东西方之间、中国南北之间处于不同地域的人群在体格上有很大的差别——以面食为主的确能让人们的体格更加健壮。
直到后来日本战国时期,挂面和味噌汤的魅力依然闪耀。被称为“甲斐之虎”的著名日本大名(“大名”是日本古时对封建领主的称呼)武田信玄之所以能在强敌环绕的情况下,挫败了众多强敌无数次的入侵,甚至还能一度打出根据地,抢占别人的大片地盘,这除了地形有利等因素之外,挂面加味噌的组合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为据记载,武田家的武士们酷爱把乌龙面一般的面条和蔬菜一起煮,因此在战场上战斗时可以更加持久。
由中国传入的挂面和味噌就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日本的历史,它们使得源家战胜了平家开始了日本的幕府政治,也使得缺兵少粮的武田家在战国群雄中长时间地屹立不倒,它们在日本群雄混战的年代里可谓至宝,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日本的历史走向。
【有奖调研】如果百度知道各领域专家为您提供个性化服务,你会来体验吗?——点我拿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