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练MMA的“格斗狂人”挑战以太极拳为首的中国传统武术一事几乎惊动了大半个中国,这件事虽然表面上被平息,但口子一旦捅破,暗潮汹涌,谁又能阻挡得住呢?
这既是现代西方搏击术对中国传统武术的挑战,也是现代职业武术对民间武术的叫阵。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自从打开国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就一直存在,而职业武与民间武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一直可以上朔到武术产生之时。从古代到晚清职业武术就是军旅武术,直到甲午之战后新式枪炮全面进入军队,传统的军旅武术退出了军事技术范畴,中国的职业武术到此结束。
现代西方自由搏击倒是最大程度地继承了古代职业武术的衣钵,虽然它表面上变成了体育竞技运动。
中国民间武术的演化发展则复杂地多。虽然它脱胎于军旅武术,但它一开始就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与滋养,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它虽然在漫长的岁月里被职业武术长期打压,但还是顽强地生长和发展。在职业武术(军旅武术)寿终正寝后,它终于爆发了革命性的飞跃,大放异彩。
一部《水浒传》也生动地描述了宋元时期职业武术和民间武术的特色,它们之间的关系。它完全可以当作中国武术断代史、职业武术和民间武术关系史来读。如果你一边读小说,一边读诸家的武术史,你如果不对施大爷再一次跪拜,那才怪呢!
▲李逵
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还是在“评《水浒》批宋江”的时期。那天我正在给大伙讲《水浒》故事,一个伙计带着独立思考的神气冷冷地说:
“李逵是个乡里人,斧头还抡得那么欢?”
他的意思是李逵作为一个乡里人,怎么会学来武艺呢?武艺只有城里的将军府里才有的!
我愣住了,在我以及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武术就一直隐藏地深山古寺和乡野山村的最深处,这里才出最高的高手!这伙计想什么呢?
但渐渐地,随着我对《水浒传》的理解加深,我意识到这伙计说的这句话非同一般,它甚至像一把钥匙,通过它我们能得到《水浒传》对职业武术和民间武术的特点与关系详细而生动的解答,现在我们一起来读——
小说一开头讲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为了躲避高俅的迫害,逃亡江湖,准备投奔延安府的老种经略相公,仗胸中武艺在边庭安身立命。半路上因老母生病逗留史家庄,他看见九纹龙史进将一条棒使得风车一般,不觉失口道:这棒不行,赢不了真好汉。
年轻气盛的史进自然大怒,说:你是甚么人,敢来笑话我的本事!我经过了七八个有名的师父,不信倒不如你!你敢和我比一棒吗?
▲王进
由于感激史太公对他们母子的照顾,王进便一棒轻挑史进,然后对史进说:你学的都是花棒,只是好看,上阵无用。他收史进为徒,给史进重新传授了十八般武艺,使史进跃入了一流高手的行列。从此史大郎开始步入壮阔的人生道路。
这就是职业武术和民间武术的第一个区别:一个实用,能上阵杀敌。另一个漂亮好看,但花而不实,赢不得真好汉。
它们的目的不大一样。职业(军旅)武艺的目的是杀死敌人,民间(江湖)武术的目的是战胜对手,保护自己。除此之外它还有其他用途,比如表演功能。像史进的开手师父打虎将李忠在渭州卖药就以枪棒表演招揽顾客,如果他练的武术不花哨好看,他哪有机会兜售他的膏药呢?
爱美是人的天性,即便是男人,即便是武术男人。所以戚继光就要下令严禁“左右周旋,满遍花草”、“徒支虚架以图人前美观”、“只图取欢于人”的花式武艺在军中蔓延。
最主要的是由条件决定的。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
比如说以职业(军旅)武术的代表马上兵械格斗术为例,除了军队和累代将门,一般的人怎么会有这种条件呢?你必须要有战马,场地,铠甲,护具,长兵等等,这不是一般的庄稼人甚至所谓的江湖好汉能企及的。最要命的是你必须有这样一位师父,他不仅精通武艺,而且还必须要有丰富的临敌经验,他把用鲜血和生命总结出的经验教训、精细维妙之处手把手教给你,用最接近实战的方法陪你进行无数的练习,直至练成条件反射,在战场上能条件反射地使出来。
这样的武艺,是不是将门家传的最高呢?“李逵是个乡里人,斧头还抡得那么欢?”是不是很有道理?
即使这样,戚继光还认为你学的十分武艺在战场上能用三分就了不起了!甚至你第一次上战场能咽下唾沫就不错不错的了!
李仲轩口述的《逝去的武林》中讲:“上一次战场 ,抵十年功夫。”
真正上战场要在军旅里。江湖上虽然不乏格斗厮杀,但比起军旅要低得多。到了现在,最像职业武术的自由搏击,它的最高境界是一招制敌——KO,最不济也要靠点数取胜。而现代民间武术很少真正交手,交手也是“你给我一个手”,我演示一下如何破你。连数点数的比赛都没有。
▲呼延灼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宋朝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赞嫡派子孙
言归正传。《水浒》中军旅武术对民间(江湖乃至绿林)武艺的大力碾压在五十七回。开国名将之后呼延灼用连环马大破梁山泊,却又被王进林冲的同僚、金枪班教师徐宁的钩镰枪大破之,呼延灼逃到青州,为了将功折罪,要为慕容知府荡平桃花白虎二龙三山,他狂虐了李忠周通孔明孔亮——这个李忠正是史进的“七八个有名的师父”的开手师父,然后与鲁智深杨志各自大战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呼延灼十分惊奇:“怎地那里走出这两个来?好生了得!不是绿林中的手段!”以下是他与慕容知府的对话:
呼延灼道:“本待是‘瓮中捉鳖,手到拿来’,无端又被一伙强人前来救应,数内一个和尚,一个青脸大汉,二次交锋,各无胜败。这俩个武艺不比寻常,不是绿林手段,因此不曾拿得。”慕容知府道:“这个和尚,便是延安府老种经略帐前军官提鎋鲁达,今次落发为僧,唤做花和尚鲁智深。这一个青脸大汉,亦是东京殿帅府制使官,唤做青面兽杨志。再有一个行者,唤做武松,原是景阳冈打虎的武都头。这三个占住二龙山,打家劫舍,累次拒敌官军,杀了三五个捕盗官,直至今日,未曾捉得。”呼延灼道:“我见这厮们武艺精熟,原来却是杨制使和鲁提鎋,名不虚传!恩相放心,呼延灼已见他们本事了。只在早晚,一个个活捉了解官。”
这段对话饱含极其丰富的信息量,大家切不可等闲错过。我自己每次读到这里,都不知道对施大爷如何跪拜了!
▲武松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
首先职业军官、职业武术家只肯相互平等看待。这仨人同是职业军官,职业武术家,他们一般对所谓的江湖好流根本不屑一顾。呼延灼对名满天下的武松都不接话茬,不屑一提。这很好理解,你如果跑去告诉刘国梁说哪个小山村的水泥球台上出了一个绝顶乒乓高手,看他理你不?
其次,呼延灼是先与鲁达后与杨志交的手,慕容知府也是先说鲁达后说杨志,但呼延灼却回答说:“原来却是杨制使和鲁提鎋,名不虚传!”显然这是因为他跟杨志都是开国名将之后。一个人心里的小九九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次呼延灼说的“已见他们的本事了,只在早晚,一个个活捉了解官”,这不是夸口,这是必胜的信念。“夫战,勇气也”,充满必胜的勇气也未必能胜,稍一踌躇那就全完了。
在呼延灼身上最能体现职业(军旅)武术与民间(江湖)武艺的第二个区别,那就是拳术。
呼延灼在马上是一流高手,便离了马丢失了兵器又是怎样的呢?第七十九回“宋江两败高太尉”之战,呼延灼大战韩存保,两人打到这个程度:
两个在溪水中都滚没了军器,头上戴的盔没了,身上衣甲飘零,两个只把空拳来在水中厮打,一递一拳,正在水深里,又拖上浅水来。正解拆不开,岸上一彪军马赶到,为头的是没羽箭张清。众人下手,活捉了韩存保。
是不是有点像光棍打架?但仔细想来,对于两个身披重甲的人,你还能要求他俩怎么样?但话又说回来,如果换成武松,又会是怎么一个情形?
从呼延灼和韩存保身上充分说了军旅武术重兵械轻拳术的特点。军旅武术的目的是杀敌,杀敌要用兵器。戚继光在《纪效新书·拳经捷要》中明确说:“拳法似无预于大战之技,然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此为初学入艺之门也。”一个将军不会花时间也没时间去精研拳术,他还要学兵法,所谓“万人敌”,琢磨怎样带兵怎样打仗,钻研战略战术,到最高境界那则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而民间武术的技术以拳术为主体,兵械多取单刀、剑、棍、花枪等短小轻便者。武松,民间武术产生的一个武神,真是个异数,他的拳脚功夫可谓是泣风雨、惊鬼神。“武十回”是公认的《水浒传》中最精彩的部分。但武松上梁山后光芒大减,其光彩甚至不如病尉迟孙立,这是由军旅武术与民间武术的特点决定的。关于武松的武艺我将在下一篇专门来讲。
现在话题回到李逵身上,李逵的武艺真的不怎么样,焦挺将他一脚一个跟头,燕青对他一把一个跟头。但李逵是什么人?是天杀星!专门杀人的!你能打败他,但他能杀了你。施大爷在五十三回借罗真人之口说:“为的是下土作业太重,故罚他下来杀戳。”说明了施大爷对人类人性之恶的愤慨和悲哀。而李逵似乎最能体现军旅武术的本质。
正是李逵充分显示了职业(军旅)武术与民间(江湖)武术的第三个区别——军旅武术是“开大阵,对大敌”的格杀技术,强调“列队而前”、“一齐拥进”的配合,如梁山泊的九宫八卦阵,呼延灼的连环马,以及李逵的战斗小组——李逵抡两把大斧在前,鲍旭仗一口宝剑断后,项充李衮各舞蛮牌护住两边,冲锋陷阵,攻坚克难,将李逵杀人的强项发挥到极点。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想起戚继光的鸳鸯阵——长枪短兵狼筅藤牌长牌“长短兵迭用”,巧妙的战术配合,坚强的军中纪律,最后以集体的“齐勇”打败喜好单兵逞勇斗狠的倭寇。
现在,元芳,你怎么看“李逵是个乡里人,斧头还抡得那么欢?”
历史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苟天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