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火器能取代弓箭?看看清军的弓箭报销价格条例就懂了

摘自《钦定嘉庆大清会典事例·卷五百七十四·弓箭之例》
各省守禦行軍弓

箭准銷價値☉?隸☉弓每張價銀一兩五錢☉大箭每枝價銀四分о戰箭每枝價銀三分☉江南江西☉弓每張價銀九錢五分☉撒袋箭每副十九枝☉價銀五錢四分о哨船餘箭每枝價銀二分五釐☉戰箭每枝價銀二分☉河南山東☉弓每張價銀一兩五分о戰箭每枝價銀三分☉山西☉弓每張價銀一兩五分о戰箭每枝價銀二分二釐五毫☉靶箭每枝價銀三分о大箭每枝價銀八分五釐☉浙江☉弓每張價銀一兩五分о箭每枝價銀三分о乍浦滿營☉弓每張價銀一兩二錢七分о箭每枝價銀三分四釐☉福建☉弓每張價銀一兩九釐☉小弰弓每張價銀七錢五分六釐☉戰箭每枝價銀二分三釐八毫☉陝西甘肅☉弓每張價銀一兩一錢三分о長鈚箭每枝價銀六分о鴨嘴箭每枝價銀三分五釐☉戰箭每枝價銀三分四釐☉四川☉弓每張價銀一兩二鎭六分三釐七毫☉戰箭每枝價銀三分五釐☉廣東☉弓每張價銀一兩五分о戰箭每枝價銀二分二釐☉大鈚箭每枝價銀三分☉撒袋箭每副十三枝☉價銀二錢一分о廣西☉弓每張價銀八錢☉戰箭每枝價銀一分二釐☉湖南☉弓每張價銀一兩五分о戰箭每枝價銀二分☉湖北☉弓每張價銀一兩五分о戰箭每枝價銀二分六釐九絲六忽八微七塵☉撒袋箭每副十八枝☉價銀三錢五分☉雲南弓每張價銀一兩五分о戰箭每枝價銀三分о弩弓每張價銀一錢四分五釐八毫四絲☉鐵弩箭每枝價銀六釐☉竹弩箭每枝價銀二釐☉弩弓?每條價銀四分三釐☉弩箭筒每箇價銀二錢四分五釐一毫八絲☉弩箭匣每箇價銀二錢一分五釐七毫八絲☉貴州☉弓每張價銀一兩五分☉戰箭每枝價銀三分☉○又定☉伊犂駐防☉戰箭每枝價銀五分☉

差点把正事儿给忘了,查这个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搞清楚清代的火器到底有没有定时检修、报废、更新的制度,查到的结果是有,军中的武器一开始是一年一检查,后来清廷嫌太麻烦,改成三年一检查,再后来是五年一检查,而具体到火器这儿....自己看下文吧:
山西甘肅等省兵丁☉前往西北兩路新疆換防☉攜帶盔甲о三十年製☉十五年修☉號帽☉號袍☉褂☉鐵鐝☉兩鎗套☉雨箭☉雨旗套☉雨袍☉雨刀☉毛單☉水火套☉二十年製☉十年修☉腰刀☉鐵斧☉鳥鎗о四十年製☉二十年修☉旗幟☉九龍袋☉火藥葫蘆☉二十五年製☉十三年修☉夾帳房☉夾帘子☉綳子☉十六年製☉八年修☉單帳房☉單帘子☉單綳子☉八年製☉四年修☉木橛☉梅花樁☉十年製☉五年修☉隊鼔☉十年後如有破損☉准其更換☉鑼鍋☉銅鑼長號☉十年後如有破損☉准其貼換☉行營礮☉三十年後實有炸裂о准其鑄造☉十五年後口門寛大☉准其修理☉鈴鐺о十五年更換☉風繩☉三年更換銅罐鐵火筒☉斧頭☉鐮刀☉鉞鍁☉鐵鍬☉钁頭☉鐵杓☉鍋樁☉令各該省確切查明如實有損壤准其隨時修製☉靑鶴翎☉一等每箭五枝☉價銀一兩八錢☉二等一兩六錢☉三等一兩四錢☉蟬鵞翎☉一等每箭五枝☉價一兩七錢二等一兩五錢☉三等一兩三錢☉鸕鶿翎☉一等每箭五枝☉價一兩四錢☉二等一兩三錢☉三等一兩☉鸛翎☉一等每箭五枝☉價一兩☉二等八錢☉鴇翎☉一等每箭五枝о價七錢☉二等六錢☉芝蔴鵰戰箭☉每百枝價八兩☉鴈翎☉每百枝價五兩☉定價之後☉鋪戸有任意高擡時價者☉照把持行巿律治罪☉○乾隆三十七年奏准☉張家口賽勒烏蘇軍臺弓箭☉每屆三年報部修理一次☉每弓一張准銷銀二錢☉每箭一枝准銷銀一分☉○又奏准☉採取弓胎☉如所用有餘☉隔年採取☉○又奏准☉吉林將軍о隔一年派撥官兵採取樺皮三萬張送部☉內五千張進上☉一萬張交武備院☉一萬五千張交下五旗☉每旗三千張備用☉○嘉慶八年奏准☉各省守禦行軍弓箭准銷價値

“jkkkjkski1”回复:箭真贵啊,洋枪队火帽最多卖到一两都算良心了。

“vorlon”回复:这些鸟毛是等级区分还是指真的用那种鸟的毛来制作?

“折剑头”回复:我自己的看法是:应该真的单纯是指箭羽是那种鸟毛做的,因为清会典后面还有一个根据做工和用料的不同来区分不同箭枝的具体说明,但那里面没有提这些鸟毛.......

“萌古大酋长”回复:难怪英王北征苏格兰之际,有箭矢贵,人命贱之言。

“杰肯斯凯”回复:“不用射了,先上爱尔兰人,弓箭要花钱,爱尔兰人不用”
Not the archers.Arrows cost money. Use up the lrish. The dead cost nothing.

勇敢的心的台词句句挑拨到位。

“典狱长”回复:这就是火枪淘汰弓箭的主要原因,铅子可以让士兵自制,不仅杀伤力远胜箭矢,价格还便宜的不像话。

“深潜者”回复:古代火枪自报废前能打大约多少发子弹?

“折剑头”回复:看情况吧,清军这个可以推测一下:按规定,绿营兵每个月要进行两次射击训练,共射击六次,这样算下来就是一年就是60次(绿营一年训练十个月),十五年大修一次,这样经过一次大修的火枪大概能发射九百发子弹。

“枪战南京孔二姐”回复:3分银子一支箭,可以买多少东西?

“折剑头”回复:参考一下绿营的俸饷:绿营兵一个月的饷银是一两半,他要靠这个饷银养活一家人。

各种兵器的大致价格,可惜没有查到火枪的弹丸一个多少钱,否则就能和弓箭比较了,还有,一副铠甲才三两?这么便宜?
摘自《钦定大清会典(乾隆朝)·卷八百九十三·直省兵丁军器》
直省兵丁軍器○順治四年議准о鐵盔☉每頂工料銀一兩五錢о鐵甲☉每副工料銀三兩三錢о○七年議准о棉甲☉每副工料銀二兩о弓☉每張銀一兩о箭☉每枝銀四分о腰刀☉每把銀九錢二分о鳥槍☉每杆銀一兩三錢о長槍☉每杆銀一錢о○十年議准о各省軍器о或遇缺額о或新增о該督撫照兵部經制額數具題о由部覈准成造о仍將動支錢糧奏請開銷о○康熙十七年題准о

不过死后后来价格涨了不少,可能是通货膨胀造成的,比方说鸟枪从一两三钱涨到了二两九钱。

黒龍江練軍о添製腰刀五千把о用牛皮油鞘矛頭五千件о並吉林採辦樞梨矛杆五千根о矛纓五千分о腰刀每把作價銀一兩五錢五分о矛頭每件價銀二錢三分о矛纓每分價銀五分о樞梨矛杆每根價銀五分五釐о○又奏准о添造梅鍼箭十八萬枝о每枝價銀七分五釐о腰刀三千把о每把價銀一兩二錢五分о鳥槍九百杆о每杆價銀二兩九錢四分о○又奏准о

大清会典里火炮记载了不少,可惜不提造价。
火药倒是挺多的...,反正火药便宜很多。不过跟弓箭一样,不同地方造价有高有低,可能正如文中所说,是交通运输的问题。

特命大臣管理火藥事務о覈定價值о軍需火藥о每斤工料銀二分六釐о演放火藥о每斤銀一分八釐о烘藥о均每斤銀一錢五分о○十年奏准о直隸山東山西河南☉每省每次取硝各十有五萬斤☉解部應用о直隸山東河南☉題銷工運價值о每斤銀二分五釐至二分八九釐不等о山西一省о每斤題銷銀五分六釐о較之三省價值懸殊о緣山路崎嶇о雇驘馱運о不能照直隸等省覈給о且所解之硝о成色亦不及三省о應將山西例解之硝о停其辦運о令直隸山東河南☉各增辦五萬斤解部應用о○十二年奉

“精忠刚直赵贞吉”回复:梅针箭是钢箭头,绝大多数都是熟铁箭头,所以梅针箭贵,箭贵是应为钢铁的成本比竹木鱼胶筋腱成本大,弓贵在人工和周期。

注: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作者:折剑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