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擒贼先擒王”,王世充擒了个“假王”,仍击退敌军大获全胜

隋炀帝是一个有所作为的帝王,但是在他当政后期时,天下已呈败迹。及至炀帝被杀之后,天下是一片乱象:,各地的豪杰之士与盗贼流寇并出,自踞一地,自封为王,互相攻伐,都想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巩固自己的权力。

这些起兵反隋的队伍中,就有李密的“瓦岗军”。

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南),隋唐时期的群雄之一。隋末天下大乱时,李密成为瓦岗军首领,称魏公。

李密本来是跟随着楚公杨玄感举兵反叛隋朝的,后来杨玄感因没有采纳李密的意见,终于失败被杀,李密幸得逃匿。李密逃至山东,又聚集了些人起兵,自号为魏王。当他击破了隋军宇文化及之后,大家都来投靠他,军势渐盛。没多久,因为人员一增多,粮食不够用了,军队有人逃走,将士们怨天尤人。李密心想:现在军队士气低落,如果我急攻洛阳成功,不但粮食问题能解决,也可振奋士气,重振声威。

隋朝仆射王世充当时正好驻守洛阳,知道李密正缺粮,军势锐减,想乘机迎击,但是多数的官吏都被李密一向壮大的声势镇住了,深怕大家不能同心协力。他思索许久,终于想出一计。他暗中唆使左军卫士张永能到处散播谣言,假装说周公托了三次梦,要他向大众传达意旨令王世充出兵击贼。大家皆信以为真,立即为周公立庙,王世充便率军出兵征讨李密。

每次出兵之前,都先至庙中祈祷,军民士气逐渐加强。王世充更进一步与巫者暗中说好,说是周公之意,要王世充立即率军出兵攻打李密,且必定能立大功;否则将会有一场瘟疫来临,士兵人民谁也逃不了。大家对巫者之言深信不疑,无不奋臂请战,军势壮盛。

到了第二天,王世充引兵攻讨李密,李密出来应战。李密的军队尚未散开,王世充的兵将已冲杀过来,双方的人马一下子混战在一起。

影视剧中的王世充

王世充(?-621年),字行满,隋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人,中国隋朝末年起兵群雄之一。

王世充事先已找到了一个相貌长得与李密非常相似的人,把他绑起来暗藏军中。当两军交战正烈之际,就将此人缚在马背上绕阵示众,大喊:“李密捉到了!”李密的军队见首领被擒获了,群龙无首之下惊恐不安,而隋军则士气大振,节节败退的李密最后只能落荒而逃。

王世充以自己的智谋大获全胜。王世充称得上是老谋深算的人,将起事的理由归于“周公托梦”来鼓舞士气。他步步设营,每一步都按照既定目标进行,李密难挡其气势,溃败也在所难免。

图片来自网络

古人在谋划事情时一般讲究“名正言顺”,尤其是涉及到重大的利益时,一定要有一个行事的理由,这个理由一定是合乎道义的,为世人所认可的。王世充就利用了这种心理,通过演戏作足了文章,提升了部队的士气,赢得了战场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