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风险一直是国际国内最受关注的中国金融风险之一。前几年,一些国际机构曾经把中国银行不良贷款,房地产金融,企业高负债率以及地方债或称地方融资平台规模作为中国几大经济金融风险引爆点。
一个时期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凸显出来,审计署审计结果显示,2010年年底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直接贷款,地方政府直接负债、或有负债将近20万亿元。审计结果出来后,政府采取了严控地方债发展,或者叫做控制增量,化解存量的做法,一时效果非常之好。但是2013年后,国家财政部采取了所谓的堵后门、开前门的地方债政策,即严控地方通过贷款等负债性扩张债务,采取地方直接发债政策,一方面置换贷款债务,另一方面筹集地方发展资金。这个政策的直接结果是,后门没有堵住,前门开始疯狂举债。这几年地方打着合规合法的直接发债旗号,举债几乎达到了疯狂之地步,再一次放大了地方债务风险。
一次笔者到一个贫困县调查,一个部门领导拍着胸脯说,我们政府现在有的是钱,就是没有好的项目啊。我问哪来这么多钱?发债啊;那是要归还的啊,归还是多少年以后的事情了。这几年所谓的开前门发债,使得地方政府确实不缺钱,这也就决定了这一轮大投资仍是政府、国有企业主导的。最可怕的是政府在这一轮大投资中唱独角戏,民资并没有跟进。其后果相当严重。没有民间资本跟进的投资最终是不可持续的,最终可能导致新一轮的产能过剩。那么投资风险将会很快暴露出来。
重新抬头的地方债风险绝不能小视。万幸的是中国决策层敏锐地发现了地方债风险卷土重来的苗头,并加快出台政策,悬崖勒马,遏制住地方债重新疯狂增长的态势。
最高层不到一个月时间内两次严肃提出地方债风险防范要求。7月15日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在谈及防控金融风险时,最高层指出“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倒查责任。”这是高层首次提出对地方债实行终身问责并倒查责任。
7月2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稳妥化解累积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效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
各级政府应该迅速贯彻落实。以笔者看,应该采取果断措施先将地方发债一刀切停下来,接着,由审计部门牵头再次对全国地方债存量进行审计调查统计,澄清底数后,有针对性的化解存量,控制增量,杜绝隐形债务增加。“存量、增量、隐性”这六个字必须准确理解,贯彻落实,并落到实处,见到效果。
对控制地方债风险要有急迫感、危机感。目前国际机构与专家们都在纷纷预测全球金融危机是否卷土重来。一个十年周期论格外引人注目,即、1987年10月美国股市黑色星期一、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18年....。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一定要未雨绸缪,把危机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决策层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去杠杆、去产能等都是预防金融风险的先手棋。特别是整顿金融乱象,整顿金融秩序,瞄准同业、杠杆、表外业务三大重点,不受任何干扰的整顿下去,相信金融风险将会提前予以化解,也许2018年后将会证明今天决策的无比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