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最神秘的“孝”!

“孝”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几乎成为整个历史都有孝的影子。

论语描写“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

解释如下: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如果用现在的观点看,孔子先生的理论过时了,或者说不合时宜。

可是人家孔老夫子,半步论语治天下!如果他的话是肤浅的,或者说人家的理论这么没有历史的时效性,或者说才过了千年,老人家的话就过时了,那么这么肤浅的东西,就不会成就一个圣人的功业了!

翻开历史,文化传承的孝,已经到了极致!

元,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书成《二十四孝》,成为宣扬孝道,其中"卧冰求鲤"故事中的主人王祥被列为24孝子之一。

《搜神记》卷十一: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这个故事可能是一个玄幻故事,描写的是神魔世界的事情。要不然一个傻到用胸口去温暖结了冰的大河的人,估计不是脑子出了问题,就是故事是假的。

这事跟孔子没有关系,是后人硬栽到先生身上的!

其实,这是一个坑!

这个故事挂羊头卖狗肉,表面上讲的是孝!其实他们的目的是在心里暗示!让人愚忠!

完全背离了孔先生的本意!甚至可以说,他们在恶意的破坏文明和文化的传承,也是儒家传承思想的一个劫难!让孝变得残酷,让忠诚变得不可理喻!总之,让正常的生活被解读成两个字”恶心“!

一群满口仁义道德的人,干着众所周知的事情!

书归正传,孔子的本意非常的简单,就是家族文化传承的事情,每个家族如果想在丛林中生存,必须保持家族的凝聚力!

如何保持家族的凝聚力?

就是在思想和文化上的传承,家族成员对家族的归属感!无论家族的文化如何,只要被认可,就会成为家族成员团结的纽带,孔子并非说家族的陋规不能改变,而是给出了一个时间的跨越期限,三年!当然是一个虚数,可是却给出了一个非常具有可行性的方案。

以下的话,全当段子,不当真。

如果翻开历史,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的思想体系在完善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个非常扯的事情,思想体系的认同者 会编造一些故事来证明这个信仰!思想体系外的人对这些故事,绝对是感到不可思议,或者说”扯犊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