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施尔(shamshir)起源于波斯,流行于奥斯曼帝国,曾一度发展到印度甚至菲律宾。
刀片弧度很大,但不存在易断裂风险,且处理切削任务易如反掌.通常情况下,赛施尔横截面较窄,顶部尖锐如钩;剑柄简单,只是采用木头或动物角部分加以黄铜或钢进行简单装饰;柄尾则是稍偏离的类球形鼻首,一定程度上帮助对抗离心力。
赛施尔弯曲的弧度从底端到顶端有5到15度,其名字来源于波斯语?????shamshīr,就代表着“剑”的意思。其实典型的用于战争的伊朗刀都是直的(例如Acinaces),但后来由于狩猎的盛行,弯曲的刀刃应时而生,但也有资料描写了关于波斯士兵使用赛施尔的记录,不过让其彻底声名鹊起的还是在蒙古入侵之后。
▲伊朗刀Acinaces
现在的赛施尔是16世纪早期在波斯流行起来的,不过土耳其的kilij、印度莫卧儿王朝的talwar和阿拉伯的saif都可以算是其“亲戚”。
▲Kilij
▲Talwar
▲Saif
追根溯源的话,这些剑种的本源都是突厥蒙古军刀(Turko-Mongol saber),赛施尔是变种后的单刃弯剑,对于非防护敌人来说,赛施尔是致命的。虽然刀锋的弯曲会使最终精准度有所下降,但一旦尖端刺入目标,就难以逃脱。
另外,同日本刀锋一样,剑柄尾部并非圆头状,护手也是简单的十字状,柄脚是由骨头、象牙、木头等材料用别针或铆钉固定制成。在设计上,shamshir与同时代的印度Talwar和Saif类似。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翻译顾之,顾问西门吹牛,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