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去医院,让不少家长很头疼。因为孩子到了医院后不是大声哭闹,就是抱着爸妈大腿不放,或者扭头往诊室外跑……为什么?
我们都喜欢用“医生”恐吓孩子
因为每当孩子生病不乖乖吃药或是不听话时,家长都喜欢这样恐吓孩子:你不听话我就让医生给你扎一针!
确实,打针对孩子来说不是件好事情,可为什么我们做家长的不但不去减轻孩子对打针的恐惧感,反而还要用这样的方式去加深呢?这样做的后果是,以后孩子每一次生病打针或者是去打疫苗,都会成为他噩梦般的经历,明明蚊子叮一下而已的疼痛感却被孩子无限放大。
看过医院里孩子们打疫苗时候的场景吗?你无法想象一个弱小的孩子在那一刻竟会因为恐惧而迸发出无比强大的能量,撕心裂肺、呼天喊地……
在那一刻所有的医生护士并不是天使,而是恶魔!
赢得孩子心的最牛诊所
有一家这样的诊所,“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并且一年只营业三天。
每到诊所开放的日子,挤满了小孩子,他们兴高采烈,完全不像是来看病的,好奇吗?
原来,患有这些疑难杂症的是孩子们的毛绒玩具。这所诊所看得不是孩子的疾病,是父母最为头大的,缠绕孩子的心病:害怕看医生。
看看这个诊所为"恐医症"的学龄前儿童开出什么妙方:
妙方1:制造亲切感
年轻的医学院学生带来亲和力,让小朋友放松心态,如同在和大姐姐大哥哥一样聊天和互动。
妙方2:设置闯关活动
小朋友穿上白大褂,自己当起了医生,需要为毛绒玩具诊断病因、定性、治疗。虽然被称为闯关活动,但孩子完整地经历了一套医生的就医流程,看诊-确诊-治疗,让孩子知道看病时会经历什么,能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妙方3:真实触摸医疗器械
孩子对医生的听诊器、手术台、手术工具等觉得冷冰冰很恐怖,但又充满着好奇之心。体验活动让孩子亲手用到这些工具,消除了孩子恐惧,满足小朋友的好奇心。
妙方4:亲手治好心爱的玩具宝宝
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到了医生的职责:拯救了自己心爱的毛绒玩具!当抱着健康的玩具回家时,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明白,医生并不会带给我们痛苦,而是帮助我们消除痛苦。
好棒的体验,羡慕这些孩子!
6要点克服对医生的恐惧
其实,我们成人去医院看病都会有恐惧感,更不要说孩子了,作为家长,我们帮助孩子克服恐惧,乖乖就医,还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借助绘本
绘本以非常可爱和亲切的形象来模拟一些场景,对孩子来说,绘本的方式比较容易接受。
例如一下这个绘本的故事中讲述了,在幼儿园里,主人公伊丽莎白突然肚子疼了,回家休息躺在床上还是不见好,越发疼痛,妈妈带着她去看医生,医生说伊丽莎白得了阑尾炎,需要开刀住院。伊丽莎白非常害怕,但手术后,伊丽莎白一切都变好了,最后她还舍不得离开医院的小朋友和护士阿姨。
这个故事轻柔缓慢,会让孩子全身心放松,画面中从头到尾,都可以看到大人对伊丽莎白的关心与爱护。它让孩子轻松了解医院和住院,消除孩子对医院的恐惧。
借助玩具
我们身边没有泰迪熊诊所,不过我们总会给孩子买玩具,那也顺便买一套医生工具玩具,指导自己做一名医生,给他的玩具看病。亲子之间或小伙伴之间经常玩一些医生看病的游戏。个游戏可以让孩子了解并熟悉看病过程。
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不要小看孩子不懂事,其实经常沟通,你会发觉,孩子理解能力非常强。在需要看医生前,父母完全可以和孩子说明情况,“我们自己不能随便乱吃药,你需要去寻求医生的帮助,可能在看的过程中会暂时有些难受甚至疼痛,但我们忍一下,等病好了,你就会向从前一样健康开心啦。”
转移注意力
就医过程中,可以给孩子带他喜欢的玩具,给他心里安抚也可以适当转移他的注意力。
家长要镇定
家长在孩子的就医过程中也要保持冷静,要从容自信地安排好一切,过度焦虑紧张的情绪会不知不觉地传染给孩子,让孩子也很紧张。
以身作则
爸爸妈妈也要以身作则,遇到生病,不能惧怕看医生,也要勇敢面对。并告诉孩子,医生是来帮助爸爸妈妈的,咱们很快就能恢复健康。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快来关注父母堂(askjane)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