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民呼声强烈,部分专家苦口婆心摆事实讲道理情况下,在据传人大常委会领导调研资本市场IPO情况下,监管部门仍然我行我素继续按照计划经济思维以每周发行9家的速度IPO。当然,确实有部分专家针对放缓IPO的呼声提出反对观点认为,IPO必须常态化,再也不能作为调节市场的手段,应该继续加快发行节奏,否则就是自废武功。另一个说辞就是打着发展直接融资、支持实体经济的幌子要求IPO加速。
这些道理表面上确实挺能唬人,或能迷惑住决策层的双眼。但细细品味却漏洞百出、瑕疵满身。
什么叫做IPO常态化?就是根据市场规律和供求关系来决定IPO数量。真正的IPO常态化是按照市场机制由供求关系变化的无形之手指挥着。发行多少只、金额规模大小等完全由市场无形之手调节,不受非市场因素的干扰。在审批制情况下,IPO常态化同样应该按照市场需求与供给规律,确定发行数量,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闭着眼睛红口白牙大嘴一张:每周9家。无论是有形之手还是无形之手按照市场规律、供求关系进行IPO就是常态化。
常态化不是IPO大跃进的挡箭牌,也不是IPO大跃进的借口与理由。就目前A股市场状况看,发行常态化就要求放缓IPO,而不是对市场规律不理不睬周周9家、天天都发。
直接融资是支持实体经济的最佳途径,股市是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因此,发挥股市直接融资功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反对与异义的声音并不多。但是,目前在一个A股发行极坏的制度安排下,股市直接融资作用或许发挥的淋漓尽致,是否真正支持或者能够支持实体经济,我打十万个问号!
股市直接融资支持实体经济应该最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企业上市融得资本金后,壮大其生产经营的资本金需求,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二是投资者特别是股民在股市里获取资本所得后转化为消费动力,通过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这一点对于90%以上是散户投资者的中国A股更加重要。
但是,A股中几乎所有上市公司从申请包装财报IPO那天起就动机不纯,主要目的是借助IPO一夜暴富,甚至不惜违规违法包装空壳公司、财报严重造假。这就出现了IPO在一级市场潜入,在二级市场制造虚假信息噱头拉高后套现甩卖获取暴利。结果是造就了一批批富豪,对90%散户一茬茬割韭菜,散户的血汗钱造就了一批在资本市场强取豪夺的超级富豪。而这些超级富豪已经应有尽有,消费倾向非常低,在A股掠夺的财富几乎转化不成现实消费动力。同时消费倾向高、动力强的散户投资者几乎血本无归,不但无法促进消费,反而遏制了消费。而企业从IPO融到的资金资本用到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也寥寥无几,或继续在资本市场疯狂加杠杆炒作牟利,或购买金融理财产品,或进入到房地产投机,甚至转移海外进行所谓的走出去投资。请证监会调查统计一下这一年多疯狂审批上市企业融到的资本用途有几成投入到实体经济里。
根源还在于A股的制度法制建设存在严重问题。监管部门当务之急不是解决所谓的IPO堰塞湖问题,而是把重点放在中国A股的制度法制建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