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花费了很多的精力、财力教孩子学这学那,可是最容易、最应该学的却都忽视了,那就是最基本的规则都没学会:
小时候他爱抢玩具,不懂礼貌,知错不改……你觉得他还小,可以原谅。如果6岁之后还是为所欲为,不懂得判断自己言行的好坏,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将会变成一个不遵守规则的人,对于孩子的人际关系和成长也将有非常大的影响。
不伤害自己是最基本的规则
想想看,什么样的人在社会中最令人头疼、最容易出问题?一定是不讲“规则”的人。不遵守规则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麻烦呢?先来看今年发生的几个悲剧:
不遵守规则酿悲剧
△2017年1月29日下午,宁波雅戈尔动物园发生老虎伤人事件,致一人(张某)死亡。经调查,原因竟是张某未买票,翻越3米高的动物园外围墙,又无视警示标识钻过铁丝网,再爬上老虎散放区3米高的围墙进入老虎散放区,而遭遇老虎攻击。(凤凰网)
△2017年3月27日,京沪高铁南京南站发生一男子被高铁列车夹死的事故。原来,该男子非本站上车乘客,在途经南京南站下车后,试图通过跳轨的方式换站台,穿越轨道后,还没来得及爬上对面站台,就被一列进站列车夹住。(网易)
不难看出,这些悲剧的发生是不守规则所导致。对孩子来说,规则就是界限,就是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的。
不伤害自己是最基本的规则
对于0~6岁的孩子,国际儿童教育界的通行规则是以下3点:
☆不伤害自己
☆不打扰他人
☆不破坏环境
其中,不伤害自己是最基本的。先明确不可以伤害自己,孩子就能学会守住自己的界限,保护自己。只有有了不伤害自己的体验,才知道如何尊重别人,这是遵守社会道德的基础。
6岁前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
给孩子培养规则意识并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家长要有一个心理准备。太小的孩子,理解能力和行为控制力都还不够,你讲的规矩,他不一定懂,也做不到;大一点的孩子,坏习惯已经养成了,纠正的难度更大。
因此,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发展特点,为孩子“量身定做”合适的规则:
好动的1岁
1岁宝宝十分好动,周围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充满了新奇和挑战。他们并不知道皮肤会被刀子割伤,花瓶掉到地上会碎,拿热的东西会把手烫伤……
此时,家长要为孩子做好预防工作,保证家里的危险物品都妥善摆放或收纳,同时,要示范给孩子,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
麻烦的2岁
2岁宝宝已经开始有自己的思想,容易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他们会不断地做出一些尝试,来试探大人的反应。当外界的反应不能满足他们时,就会大发脾气。
父母应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清楚地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不要与孩子正面抗争,尽可能地让孩子与自己合作。如果孩子正在气头上,家长也可以适当冷处理,等孩子情绪平静下来再跟他讲道理。
叛逆的3岁
3岁的孩子已经有了独立的意识,大人越是禁止的事情,他们就越想弄个明白。此时,父母要有意识地开始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让孩子懂得遵守规则,形成规则意识。
在给孩子立规矩时,要明确告诉他:他可以去哪里,可以做什么,哪些事情不能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做某件事情是被允许的。孩子明白了具体的行为标准,就会慢慢学会遵守规则。记得要及时表扬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哦!
任性的4岁
4岁孩子好动、爱玩,经常会出现任性不听话的表现。他们的主观意识更强烈,更加了解自己缺什么和想要什么。
此时的孩子已经可以为自己做过的事情承担责任了,可以通过适当的惩罚让他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通过惩罚消除孩子内心不合理的期待,开始建立起规则感。
“懂规则”的5岁
5岁孩子开始懂得分享自己的情绪,倾听他人的解释。所以5岁的孩子是有一定的“懂规矩”基础的,能听懂大部分道理,但仍然对规则和道德意识很模糊,所以父母还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
当孩子做出不合规矩的事情时,家长可以平静地跟孩子沟通,告诉他这样做会给别人带去什么后果,问他喜欢别人这样对待自己吗?
立规矩,这些错误你别犯!
现在,也有不少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制定各种各样的规则,但在要求孩子遵守规则的时候,却往往一不小心就陷入了误区:
误区1
规则是订给孩子的
有些家长认为:规则是由我订的,只要孩子遵守就可以了。比如,一直叮嘱孩子不要乱穿马路,自己等红灯时看到没有来往车辆,却不停下脚步;要求孩子不能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自己却抱着手机边看边吃饭……这样做,不但会对孩子的认知和行为造成混乱,使规则失去了意义,也很容易让孩子模仿。
实际上,父母作为家庭规则的制定者,一言一行极大地影响着孩子。在给孩子设定规则的时候一定要先反省一下自己,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优秀的榜样。
误区2
一方制订一方破坏
这一点,在父母堂前几天的一篇文章《孙俪吐槽邓超是教育绊脚石!爹妈红白脸孩子该听谁?》里有专门讲过。
夫妻之间,隔代之间,经常会有教育理念不一致的情况,这让孩子处于一个矛盾的状态:为什么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说法不一样呢?也很容易给孩子留下缓冲和回避的空间,让孩子钻了规则的空子。
因此,即使家庭对象对某些问题看法不一致,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执,可以一方先妥协,事后再沟通。
误区3
规则太多,无所适从
有些父母控制欲很强,为了让孩子按照自己预设的方式来成长,往往给孩子制定不计其数的规则,不断地约束孩子,虽然孩子遵守了规则,最后却很容易无所适从,这样严重影响到孩子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养成,让孩子变得毫无主见。一旦家长有所放松,规则也就很难继续执行了。
误区4
朝令夕改,随意变更
有人说,规则和自由好比一个是棍棒,一个是糖果,对孩子来说,自然是糖果比较有吸引力。
有些家长在给孩子制定规则时比较随性,心情好时,让孩子睡前看会儿动画片;心情坏时,不但不许看动画片,连睡前故事也取消了;本来说好每人每天只能吃一个冰淇淋,但是家长自己没忍住,多吃了一个,还给了孩子一个。规则常常变,而孩子也自然会更倾向于选择糖果,这样做不仅不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规则意识,反而更容易失去做父母的威信。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从小慢慢学会遵守规则,当自己的需求与社会规则产生冲突的时候,能意识到应该对自己的行为作适当的控制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