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20日,美国著名摇滚乐队“林肯公园”主唱查斯特·贝宁顿(Chester Bennington)被发现在自家上吊身亡,年仅41岁。贝宁顿曾公开表示,自己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为抑郁症抗争了数年时间,他曾长期沉浸在酒精以及毒品中,不能自拔。他小时候曾遭受一位上了年纪的男性侵害,给他日后带来了极大的心理阴影。
事实上,抑郁症如同一种被遗忘的疾病,不仅被患者自身所遗忘,同时也会被研究者、公共卫生机构所忽略。因为它潜藏得太深,以及干预的手段非常有限,以至于我们难以觉察到他们的存在。
“林肯公园”主唱查斯特·贝宁顿(Chester Bennington),图片来自eonline.com
在影视界里,情况也不容乐观。很多人认为演员是一个高收入的群体,但它也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很多著名的演员饱受抑郁症带来的痛苦,有些也因患抑郁症自杀。长期对这个问题的忽视,让我们很容易在熟悉的演员中,拉出长长的一串被抑郁症所困绕的名单。如卓别林、金凯瑞、罗宾?威廉姆斯以及在《蝙蝠侠:黑暗骑士》中饰演小丑的澳大利亚天才演员希斯?莱杰等。在现实世界与虚构的世界中,很多演员拥有不同程度的职业病——角色错乱,本我、自我和超我搅合在一起,这些错位关系有时越理越乱,终导致演员抑郁或自杀。
目前,全球约有3.5亿的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其中约有2/3的抑郁症患者有自杀倾向。尽管抑郁症这么普遍,但是它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疾病。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光2013年就有530亿美元投入到癌症研究上,而抑郁症的研究投入仅有4.15亿美元,这种情况在欧洲也好不到哪儿去,癌症研究的经费通常是抑郁症研究的数十倍之多。科研经费的缺乏,从而使得我们对这种普遍性疾病有些力不从心。目前,我们只能治愈其中一半的人,而另一半人则无法治疗。
抑郁症患者离群索居,将自己与世界隔离起来,同时他们也变得自暴自弃,对自己丧失信心。他们不仅失去正常工作的能力,很多抑郁症患者在长时间的自责中,选择了自我毁灭。很多人都认为抑郁症可自我调节,自我激励痊愈,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心理以及生理上的疾病,根治它没那么简单。为此Nature杂志在2014年11月份还出了一期有关抑郁症的专刊。
抑郁症的药物以及CBT治疗,图片来自Psychiatry 62, 417–411 (2005)
抑郁症的现有治疗手段
50多年前,抗抑郁症药物丙咪唑(Propionylimidazole)和异烟酰异丙肼(Iproniazid)的出现,使得治疗抑郁症有了一线转机。尽管它们以见效快、价格低受到抑郁症患者的欢迎,但是这两种药物的使用率也仅仅只有20~40%左右。事实上,丙咪唑和异烟酰异丙肼都没有发挥原有的作用,丙咪唑原本是抗精神病药物,而异烟酰异丙肼也原本为抗结核药,现用作治疗精神抑郁症。现有20余种的抗抑郁症药物,也几乎都是通过提高大脑中的神经传递素(Neurotransmitters)、正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 )以及血清素(Serotonin)来治疗抑郁症的,尽管它们的毒性较丙咪唑和异烟酰异丙肼低,但是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并不明显,50多年过去了,我们对抑郁症的药物治疗手段并没有创新。
除药物治疗外,另一个被寄予厚望的是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简称CBT),CBT是一种心理治疗的取向、一种谈话治疗,以目标导向与系统化的程序,解决丧失功能的情绪、行为与认知问题,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精神病专家Aaron T. Beck上世纪60年代发明。目前,CBT是治疗抑郁症的最有效治疗手段之一,它能帮助抑郁症患者从消极、自我毁灭的状态下恢复到正常。尽管很多研究显示,这种方法并不是对每个抑郁症患者奏效,“但CBT的确是目前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美国波士顿大学神经病学家Stefan Hofmann如是说。相对抑郁症的药物治疗来说,CBT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通过CBT治疗的抑郁症患者,有42~66%的人能恢复正常,而且复发的概率也比药物治疗小很多。CBT是通过增强前额皮质(prefrontal Cortex)的兴奋度来治疗抑郁症患者,但目前我们仍不清楚CBT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抗抑郁症药物是通过减弱杏仁核的兴奋度来减轻抑郁症,通常抑郁患者的大脑中杏仁核(Amygdala)异常兴奋,杏仁核掌控着人类的情绪,而大脑皮层(Cortex)则处于低兴奋中,这与正常人相反,也就是说这两种方法都是在保持大脑正常的兴奋度。
很多时候,抑郁症患者需要心理援助,图片由Richard Wilkinson,来自Nature
未来抑郁症治疗的新突破
抗抑郁症药物大约有50年的历史了,但它并没有让很多人摆脱抑郁的状态,一项研究显示,抗抑郁药物的作用只有28%,同样医学治疗以及心理治疗同样只是对部分人有用。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反思一下,对这种普遍性的疾病束手无策的状态,或许我们忽视了对这种疾病分子机制的研究,我们知道,孤独症和精神分裂症都有遗传基础,目前已经鉴定出很多基因位点与孤独症和精神分裂症相关。
对抑郁症来说,遗传物质的突变或许是这种疾病的关键所在,但是目前研究者手头上缺乏大量的抑郁症患者DNA样本。2015年,英国著名精神病学家、牛津大学教授Jonathan Flint等人通过对中国重度抑郁症患者人群,进行为期10年的大样本对照研究发现了两个与抑郁症高度相关的基因,相关研究发表在Nature上。此前,尽管有研究显示,有多个基因与抑郁症相关,但研究者并没有发现哪些基因与抑郁症相关。Jonathan Flint的这一发现,算是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对于抑郁症的遗传机制,仍有许多工作需要进行。
编辑:姚迪
(作者:纪十,科普作者,生命健康领域观察者,科普中国微平台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