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补钙的误区,你中了几个?

钙在人体内主要存在于骨骼、牙齿。钙对人们的健康非常重要:

婴儿缺钙容易导致不易入睡、入睡后爱啼哭、易惊醒,入睡后多汗、厌食、偏食……

青少年缺钙会感到明显的生长疼,腿软、抽筋、乏力、烦躁、精力不集中,容易疲倦…

孕妇缺钙容易引起抽筋,增加妊娠期高血压风险,影响宝宝生长发育等,老年人缺钙容易导致骨折…

尽管钙对我们如此重要,但是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不会补钙。今天,我来说说常见的补钙误区,大家看看,你都中了几个?

▍多吃骨头汤就不会缺钙

小时候,如果谁家有人骨折了,都会去买大骨头回来熬汤,取吃啥补啥之意,认为这样可以快速补钙,促进骨头愈合,但是实际上,这种做法的作用微乎其微。

因为,骨头里面的钙决不会轻易溶出来。有实验证明,在高压锅蒸煮两小时之后,骨髓里面的脂肪纷纷浮出水面,但汤里面的钙仍是微乎其微。大量的脂肪摄入也会影响钙的吸收。

要想用骨头汤补钙,最好的方法是:加上半碗醋,再慢慢地炖上一两小时。醋可以有效地帮助骨钙溶出。需要注意的是:这时一定不要用高压锅,最好用砂锅来炖,避免在骨头汤中溶出过多的铝。但是,即便是这样,骨头汤里的钙含量也是很少的。

▍补钙喝牛奶就可以了

“牛奶营养丰富,钙质含量高”,“喝牛奶能强健骨骼”,在人们的思维定式中,牛奶与补钙形影不离。可是,2012年美国医师医药责任协会发布的一份向美国农业部建议从“学校午餐计划”中剔除牛奶的请愿书,给“牛奶=补钙”这条公式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他们的依据主要是两项研究成果,一个是刊登在美国《儿童与青少年医学档案》杂志上的最新研究。这个研究历时7年跟踪了6712名女孩,记录她们的饮食,评估她们的应力性骨折的可能性。

另一个是哈佛医学院历时18年的“护士健康研究”,主要针对7.2万绝经妇女。结果发现,长期喝牛奶的人罹患骨折的几率,与不喝牛奶的人群不相上下,喝牛奶并不能防止骨质疏松。因此,如果有缺钙的症状,仅仅喝牛奶是不够的。

▍没有抽筋不需要补钙

很多人认为,没有抽筋等症状就不需要补钙。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缺钙可能会引起人体抵抗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隐性症状。如果有了抽筋这些明显症状,说明身体已经非常缺钙了。

那么,究竟哪些人需要补钙:

发育中的青少年(生长发育需要较多的钙);

素食者(饮食中过多的膳食纤维阻碍钙的吸收);

老年人(吸收不好,钙流失增加);

孕期、哺乳期、更年期及绝经期后的妇女(特殊生理需要)

▍孕妇补钙容易导致胎盘钙化

孕中晚期常规补钙已经是很多专家的共识,有很多研究表明,补钙可以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而且可以增加宝宝钙的储备。但是,有不好孕妇误信孕妇补钙容易导致胎盘钙化的谬论。胎盘钙化是胎盘功能减退的表现,和补钙没有关系。

▍补钙容易引起结石

有人说,补钙容易引起结石,或者说我有肾结石、胆结石,是不是不能补钙?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调查就曾否定了这一说法。研究人员对将近4.6万名40-75岁的男性医务人员进行了历时4年的专题研究。结果发现,钙摄入含量最高者与最低者相比,前者患肾结石的几率反而比后者少34%。

研究人员认为,蔬菜中含有的草酸是产生尿路结石的主要原因之一,和补钙量多少、时间无关。草酸的浓度高和生活习惯、饮食等有关。草酸钙在结石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普通钙的6-15倍。要预防尿路结石,应该是减少草酸食物的摄取,而不是限制钙的摄入。

▍多吃肉就可以补钙

不少人是肉食主义者,却很少注意补充蔬菜。他们以为蔬菜里面只有些膳食纤维和维生素,与骨骼健康无关。实际上,蔬菜不仅含有大量的钾、镁元素,可帮助维持酸碱平衡,减少钙的流失,本身还含有不少钙。

绿叶蔬菜大多是钙的中等来源,如小油菜、小白菜、芥兰、芹菜等,都是不可忽视的补钙蔬菜。但是,素食主义者也容易引起缺钙,因为适当的脂质有利于钙的吸收。因此,应该荤素搭配,合理饮食。

▍补钙越多越好

既然补钙有这么多好处,那么是不是越多越好呢?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中提出:成人的钙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是每天2000mg,这个摄入量不是建议的标准摄入量。

一般而言,成人的推荐摄入量为每天800mg,一般从膳食中摄入钙至少500mg。摄入的钙越接近可耐受最高摄入量,危害健康的风险就越大。摄入钙过多,可能干扰其他微量元素对于人体的吸收利用。

也就是说,营养素摄入不是越多越好,缺乏对健康不利,而过量也可能对健康有害。一般而言,通过日常的均衡膳食,可以基本满足人体对于钙的需求。所以,补钙并非越多越好。

▍那么,到底怎么样正确补钙?

建议去医院营养科根据医生指导选择专门补钙的药物进行周期性、疗程性的适量补钙。

(作者:王妮,上海市东方医院妇产科医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