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抗倭名将戚继光,很多冷兵器爱好者可能立刻能想到鼎鼎大名的“戚家刀”。但其实,现代人对戚家刀多有误解,很多人将明末清初流行的一种仿倭式单手腰刀称作了戚家刀,实际这种观点大错特错。
明末清初东南沿海民间流行收藏上等的日本刀把玩,或作为馈赠之物。为了迎合这种喜好,中国的刀匠参考了日本刀的型制,用中国本土的工艺打造了一类腰刀,并配上中式刀装,改为一种单手腰刀。在现代收藏界这类刀被称作倭式腰刀或仿倭刀,也有人称这种刀是戚家刀。实际这类刀与戚继光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后人牵强附会之语。
▲倭式腰刀
戚继光留下了一本著作《纪效新书》,在此书中记载了他所仿制自日本倭寇的一种刀,被他称作长刀(见下图),配备给鸟铳手使用。长刀刃长五尺,全厂(长)约1.5米。这种长刀是戚继光著述所记载的唯一一把由他本人创制、仿自日本倭寇的刀具,因此可以被称作真正的“戚家刀”。其原型实为日本镰仓至南北朝时代,日本国内流行的一种适合精壮豪勇之士使用的大太刀、野太刀。因为刀身较长,只能双手挥舞,并不适合单手使用。
但是与日本的同行相比,鸟铳手的长刀,在刃部靠近护手部位,包裹有一尺长铜制护刃,这是因为过长的刀身不利久持。同时过长的刀刃也不适用于抽刀,在主武器为鸟铳的情况下,长刀的形制,方便明军士兵快速以左手抽出一部分,然后再用右手持护刃部再抽,可以较为快捷的将过长的刀刃抽出。
作为被参考的对象,日本也有将野太刀包裹一段刀刃的使用方法。下图是日本野太刀的握持刀刃技法:
当然,这种技巧并非东方独有,欧洲也有类似的技法,以下是欧洲的握刃格斗技巧:
当然,有这种用途,并不代表一定只能如此使用,持刃格斗只是使用方式的一种。对于鸟铳手本身而言,配属双手长刀并不是让鸟铳手用来让其白刃格斗的,从比试标准中可以看到,镗钯、长枪,均要求对练之时,一击一戳而入、分枪即进,才叫上等。而鸟铳手所持倭刀,要求“不使人乘隙而犯”为上等。也就是说,鸟铳手长刀在一开始,就仅仅作为自卫兵器而非追求白刃突阵。
也就是说,戚继光对鸟铳手持长刀的肉搏能力,只要求在长枪突击下做到自保。一个仅仅要求能自保不被杀就上等的标准,我们自然不能把这种兵器真当白刃输出主力。另外,保护鸟铳手的另有其人——随队长枪手,并且是以鸟铳手阵亡,以其配属长枪手偿命为基准的。
即便是火兵持大棒对打,对上等的要求也是压棍而入为上,戚继光连火兵都对练都要求可近身伤敌,而对使用长刀的鸟铳手仅为“不使人乘隙而犯”为上。由此可见,长刀在战阵中,只是火绳枪兵聊胜于无的临时自卫武器。这是在传统长短兼习的战术要求中,为远射的火绳枪兵配属白刃近战武器;而又在一寸强一寸长思路下,在火绳枪兵无法如同藤牌手一样,在配刀的同时携带盾牌的情况下,将配刀尽量做长以免被敌人轻易近身。
总之,从头到尾,给鸟铳手配备长刀并精心设计技法的戚继光本人,实际上并不要求火绳枪兵能以长刀杀敌,仅可持械自保便为合格。
也就是说,根据明军客观需求而改良的长刀,实战中的作用与大太刀或者野太刀不同,所处阵列位置也不同,所以外观上有相近之处,但是其本质上完全可以看做是两种不同的兵器。
因此,长刀并未完全照搬大太刀或者野太刀,如鸟铳手长刀仅重2.5斤(二斤八两),以600g明斤计,也不过仅有1.5kg。这个重量相对于野太刀或大太刀而言过轻,其为考虑鸟铳手负重,而考虑设计的重量,且鸟铳手并不需要如同武士一般持刃突击和破阵,因而就明军战术要求进行了改良。
唯鸟铳手贼远发铳,贼至近身再无他器可以攻刺,如兼杀器(长枪)则铳重药子又多,势所不能,唯此刀轻而且长,可以兼用,以备临身弃铳用此。况有杀手当锋,故用长刀备之耳。由长刀解可以看出,鸟铳手长刀要求“轻而且长”,与追求彰显武士腕力的大太刀和野太刀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要求。长而轻薄的刀身,在客观上也需要在根部加强,进而在使用长且轻薄的刀身配合铜护刃之时,握刃技法上就不再是其前身野太刀,用布料或者皮革临时包裹下,而是正经的作为格斗和出刀技巧,被正式绘入图本中。
上图为静冈县立博物馆藏,万历年翻刻的十四卷本纪效新书中长刀的技法图谱,从图中可以看出,鸟铳手以右手握持刀刃,左手持刀柄,以前后刀式来看,当是用右手持铜护刃后将刀拔出,再以左手持握刀柄;即抽刀之时先用左手抽出一段,再用右手握持铜护刃将刀完全抽出。以见贼出剑图的刀资可以看到,右手正直前伸,且刀刃向前,由此可见,鸟铳手日常以右手持火绳枪,用于短兵相接的长刀配于身体左侧,配刀状态下刀资刀刃向下。
另外,如同样因为野太刀和大太刀出现,而臆造的所谓李舜臣“三尺誓天 山河動色 一揮掃蕩 血染山河”铭长刀,该刀(单把)全长197.5cm,刃长137cm,重5.3kg,一手挥舞一把十斤重的双手长刀,实际上并不能在战场上使用,这已经不是正常的实战用刀。
由《经国雄略》所记,明制偃月刀重量也不过五斤,折今制不过3kg而已,大致是日本大太刀、野太刀的重量。日方以重型双手长刀彰显武士的豪勇,同样级别的偃月刀则在中国用于力士突阵,过于轻便的鸟铳手长刀并不能达到以兵器重量,打破敌方阵列的要求。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梁晓天,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