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竟然还没有,为何中国的具装骑兵比西亚晚了几个世纪?

汉朝对于河西走廊的掌握,以及对丝绸之路的开拓对东西方都是获益匪浅的,然而这对待中原地区来说更为重要。丝绸之路也是远东面对军事技术相对发达的东南欧、西亚、中亚地区的重要窗口。自西汉之后,中国的军事技术与装备之所以一直保持着世界先进水平,充分而富有远见的交流可谓功不可没。

另外,虽然一部分学者认为,至东汉时代中国也如中亚地区一样也开始出现了半具装骑兵。但其实,根据《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来看,中国的半具装重骑兵很可能出现在西汉时代的后期。当时记载武库中的马用甲数量达到了5330套。其中包括以皮质来制作的马用甲——“当胸”,和当时被称作“鞮瞀”(士兵的头盔也称鞮瞀)的皮质马面甲。

根据笔者分析,马用甲在中国出现得很早,在中国历史早期的战车冲击时代就被应用在拉拽战车的马匹身上。如前面所说,到了西汉后期,冲击型战车已经处于基本淘汰的阶段,武库中要么是指挥车、仪仗车等特种车辆,要么就是用于骚扰的“轻车”。另外,还包括数量比较大用于“移动工事”防御的强弩车及一些武刚车,这些都用不上马用甲。而如果作为“礼仪”使用,如此巨大数量的生产对当时社会来说是巨大的浪费。因此,这些马铠只能是应用于汉朝的半具装重骑兵。而皮质的“当胸”加上“鞮瞀”,则构成了汉帝国半具装骑兵的马用甲。

至于,东汉则已经有明确记载,军队里拥有了半具装骑兵。只可惜,因为资料有限,公元1世纪里,窦固与窦宪率领的驱逐北匈奴的东汉劲旅,我们并不知道是否有半具装骑兵的存在。
当然,中国这个时代的“半具装骑兵”还是以保护马匹头部的“鞮瞀”和保护前胸的“当胸”组成,并未有完整的全身或半身马用甲,也没有金属质地的马铠。也就是说,汉军重骑兵在具装骑兵道路上走得还不够远。

▲3为贵霜(月氏)贵族正在遭到1匈奴骑兵2塔施提克佣兵的攻击
不过这种情况也是作战环境或资源所导致的。无论是西汉帝国或东汉帝国,都将匈奴作为主要的外敌之一。与纯游牧民族作战,较为灵活的只披挂马面甲与当胸的重骑兵,或者没有马铠的重骑兵,更适合长途奔袭与追击。包括匈奴人在内,汉军的对手中也没有使用大量坚实步兵方阵的民族或派系,也就让以“人马披挂重甲冲坚阵”的全具装骑兵出现变得缓慢了许多。而且,从马匹资源来看,虽然汉朝获得了诸如“大宛汗血马”、“乌孙天马”等绝佳马匹,但并未有将这些“胡马”杂交培育“本国化”的历史记录,而其余大量强壮欠佳的本土马匹,即使有较好的耐久力,也不适合披挂过重的具装马甲来作战。

本文经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主编原廓,作者龙语者。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