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至爱梵高/致梵高的爱 / 探索梵高的生与死
导演:多洛塔?科别拉 / 休?韦尔什曼
类型:剧情/动画/传记
片长:95分钟
上映时间:2017-06-18(上海电影节)
剧情简介:2015年是梵高的125年诞辰,为了纪念梵高,英国著名的电影工作室BreakThru Films和Trademark Films从2012年开始筹拍一部动画电影,通过动画师手绘的120幅梵高画作,试图探索梵高的精神世界与死亡之谜,它是世界影史首部全手绘油画风格的动画长片。
花儿通过绽放来展现美丽,树木孕育饱含希望的果实,小蝌蚪畅游溪底庆贺新生……世间万物自我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语言并非唯一。梵高在他最后一封信中告诉弟弟西奥,有些话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事实上,除了绘画,我再无其他表达的方法了。正是这句话牵动了多洛塔?科别拉,她希望用梵高的艺术形式讲述他的内心世界。这部电影是由优秀的动画人献给梵高的一封情书。
图片来源:散文网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整部电影的预算只有550万美元,这个数字相当于整体欧洲特色动画长片的平均水平。东拼西凑的资金由40%的预售,40%的私募股权,15%的政府资金(波兰电影学院、英国税务信贷、媒体,弗罗茨瓦夫市政府)组成,还有5%来自Break Thru工作室。在这样的预算情况下,投入使用的技术却非常惊人,那就是油画动画(PAWS),这样“复古”又耗时耗力的大工程在商业投资人的眼中,绝对是笔赔钱的买卖。
在制作时间上,影视圈从来没有硬性的规定。撇开纪录片不谈,2014年的那部文艺片《少年时代》就足足拍了12年,但梵高老人家的125周年诞辰俨然已经过了,为了使电影如期发行,电影制片人最终别无选择,只能在短时间内雇用更多的人。幸运的是,招聘宣传片播放量超过2亿次,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画家和动画师。
图片来源:Break Thru官网
虽然并不能为大家报销差旅费,但仍然有很多人从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等地飞来,试图成为这部独特制作中的一分子。这些动画师虽然都是有经验的油画家,但他们却没有设计动画的相关工作经历。因此,一方面,他们要学习怎样让静态的油画更加具有动态感,另一方面,他们要舍弃掉自身的个性化绘画风格,而是不断向梵高的作画风格靠拢。为此,大部分的画家都要在格但斯克进行为期三天的测试,随后接受长约三周的训练课程。
临摹一副作品也许并不难,但要模仿作者的风格进行再创作,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作为一名影响后人巨大的艺术家,我们也许早就从小学课本中知道了梵高的《星空》和《吃土豆的人》,唏嘘于他悲惨的身世,但对于内行来讲,他的艺术感官和绘画手法才是真正令人惊叹不已之处。动画师团队需要习其精髓,方能大展拳脚。
图片来源:搜狐文化
不同人生阶段的遭遇,影响了梵高对世界的看法,并间接影响到其作品的风格。梵高的绘画流派可以总结为:现实主义—印象派—后印象派。
梵高的创作初期大多包括纽恩南时期,海牙时期和德伦特时期。受到学院派的影响,梵高早期注重还原熟悉的乡村景色和劳动生活,色彩表现为灰暗色调。1886年,他与弟弟一起来到巴黎。受到当时法国当代艺术运动与浮世绘风格的影响,梵高被印象派画中那种奇妙热烈的光色效果所吸引,开始改变原有的画法,以极大的狂热投身于印象派绘画色彩的表现和其他形式方面的实验中去。
十九世纪中后期,正是思潮更迭动荡的时代,许多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艺术家开始寻求变革,他们不满足于刻板片面、追求光色,更多强调通过作品抒发自我感受和主观情感。于是开始尝试对色彩及形体表现性因素的自觉运用,后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应运而生。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
梵高也在创新的路上越走越远,个人风格越发鲜明:在选色方面多用明亮的原色和撞色;线条上则以点代线、以线代面,用具有运动感的、连续不断的、波浪般急速流动的笔触,拉起画面动态感。
在艺术表现上,后印象派更加强调构成关系,认为艺术形象要异于生活的物象,用作者的主观感情去改造客观物象,要表现出“主观化了的客观”。他们在尊重印象派光色成就的同时,不是片面追求外光,而是侧重于表现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而梵高把所描绘的对象,则当作表现自己热烈激动的主观感情的媒介、当作表现自己独特艺术手法的媒介,以表达他的主观感受和激情。他把印象派的艺术方法,尤其是在色彩和对事物的形体塑造上的方法,发展到更加独立于传统之外的地步。
图片来源:新浪博客
梵高是位才思泉涌而多产的画家,他的一生有864张油画,1037张素描,150张水彩画。其中有35幅自画像和11幅向日葵。相近的创作主体也反映了他的人生主线。导演科别拉解释,梵高向观众分享的更多是身边熟悉的东西,从花草(《向日葵》)到鞋子(《一双旧鞋子》),屋子(《阿尔勒卧室》)到咖啡馆(《夜间咖啡馆》)……人和物组合在一起,自然而然创造出故事板。
当然,这其中的难题也不少。考虑到电影情节,原画的一些内容需要改变,或从白天到晚上,或从春天到秋天。韦尔什曼强调说,虽然这部电影的画面与原始画面保持接近,但它们并不是忠实的副本。“它们也不可能是,”他说。“随着时间的推移,静态单一图像和动态艺术形式之间存在差异。我们花了一年的时间,重新设计了他的画作以适应电影作品,尽可能的忠实于它们,但我需要努力让这些画作适应电影的这种形式。”除此之外,梵高的画布比例是1.33:1,不适合电影放映屏幕,这就需要重新调整设计画面。《钢琴旁的玛格丽特》则需要添加左右部分到原画中去。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
早期电影胶片上的每一格镜头,就是一副静止的画面。它是电影中最小单位的单幅影像画面。快速连续地显示帧便形成了运动的假象。高的帧率可以得到更流畅、更逼真的动画。每秒钟帧数 (fps)愈多,所显示的动作就会愈流畅。为了丰富和校正情节,主创搜集资料、阅读书籍,在不断了解梵高后,又一次次重新定义对其的认知,最终绘制出65000多帧、898个镜头的画作,这当中不含被废弃的3000多帧情节。想想都是一项巨大的工作量!
遗憾的是,这些画最后只剩下1000幅。在完成每一帧的绘画后,动画师不得不用铲子移除完整的绘画。因此,只有一小部分手绘绘画架幸存下来。目前,随着电影的发行,将会有200幅画被展览,其他800幅画则在线销售。
图片来源:《至爱梵高》官网
许多人质疑这种创作手法是一种奢侈的浪费。但换个角度思考:也许是有着相同命运,梵高的艺术在其生前的时代同样不被理解,但透过画布,后人感受到了这个男人对真善美和自由的极度渴望。因此谁又能说《至爱梵高》不是和他本人一样,具有超前当下的艺术价值呢?油画是一门传统艺术,在当今快节奏发展社会,如何让这一门古老学科重新焕发生命力,是一门值得探讨的课题。在这一方面,《至爱梵高》也许找到了一条出路。
如果你喜欢这种风格的电影,文章最后再为你推荐一部油画动画短片。那就是俄罗斯动画大师亚历山大?彼德洛夫在1999年执导的《老人与海》。这部玻璃画动画在2000年获得第72届奥斯卡奖最佳动画短片奖,第53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动画短片奖。在创作中,他用指尖沾着油彩在玻璃板表面进行动画制作的。利用玻璃的不同层面进行制作,拍摄同一个镜头时,他往往在一层画面上制作人物,同时在另外一层画面上制作背景,灯光逐层透过玻璃拍摄完第一祯画面后,再通过对玻璃上的湿油彩进行调整来拍摄下一祯画面。历时3年,近30000次操作无一失误,堪称奇迹。
图片来源:新浪博客
如果你能通过电影也爱上油画艺术,那么这些艺术工作者的努力就没有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