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从一开始的新鲜好奇试骑、发朋友圈,到现在一出门自然而然地扫码上车,共享单车正从试用品上位为日常用品。
共享单车的繁荣发展也为不少“共享单车利益团体”(创业者、投资人、维修工等生态链其他人员)圆了自己梦,但它也把一部分人逼上死路。
共享单车行业内的确发生过“清洗”,但只是小事
了解共享单车战斗史的朋友,一听到共享单车和死这两个词,很容易想到悟空单车和3Vbike。
确实,这两家共享单车公司,发布过退出市场的声明。
但不论这两家企业退出市场的理由是大量单车被盗,还是经营不善、资金不足、时机不对,市场不会给退出者太多的解释时间,一句“愿赌服输”就能一笔带过。
而今天要讲的并不是这两家倒在大路上的公司,而是发生在小路上一个比较隐蔽的故事。
共享单车正在“杀死”自己的“近亲”
关于共享单车,不管是合并论,还是清洗论,当我们把注意力都聚焦在共享单车最后的霸主是ofo还是摩拜、最后胜利者是腾讯还是阿里这一系列问题时,很容易就忽略了竞争里面除了面对面的拼杀,还有偷袭。
其实,共享单车在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已经完成了一场光荣地胜利——“杀害”了自己的近亲——黑摩的(包括两轮和三轮)七成的兵马。
当然这不是凭空捏造的,日前,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摩拜单车共同发布《2017年共享单车与城市发展白皮书》宣称,共享单车兴起之后小汽车短途出行减少了55%,而“黑摩的”更是大幅减少,70%摩的司机选择转行。
采访中,跑黑摩的的师傅向记者透露:共享单车出现以前,原来一天拉活300多块,现在能拉100就不错了,身边的很多朋友都转行了。
至于转行的出路,有人放弃黑摩的回家做生意,有人却“投靠”了共享单车。
5月31日,成都市交管局就曾与OFO小黄车单车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交管局为解决黑摩的的社会治理,共享单车为获得线下运营人员,而“下岗的黑摩的”师傅找到了新工作,可谓是三赢。
“黑摩的洗白”之后,就像摩的师傅所说:虽然挣得少了,有时候一天200多,有时候只有100多,但是在大公司里打工,收入有保障,也不用东躲西藏了。
我们暂且不关注共享单车胜利的光环,也不去急着庆祝“三赢”的大团圆结局。而是思考摩的们败在哪?
是消费者不需要他们,是高层腐败,还是没抢到地盘,或者是因为没有做烧钱补贴?
答案很残酷,摩的的失败,不是自己方面能力不够,而是敌人太强大。
共享单车的强大也是有数据的,据企鹅智酷的数据显示,48.7%的消费者在使用共享单车之后,短途出行频率增加。
这也可以说,坐摩的就像瓜子,消费者有嗑的需求时才去嗑,而共享单车却像是毒品,不嗑的时候心里也想:反正门口有单车,要不出去玩玩?
因此,作为一个摩的选手,就算你打败了眼前的所有“三蹦子、二蹦子”,又如何?
摩的虽然是出行界的元老,跟黄包车也攀得上师兄弟,但是新的需求环境中,他还是败了,如果你觉得摩的“死”得冤,“死”得意外,不妨看看下面的传奇故事。
你要是觉得冤,就看看比你还冤的那个他
距2007年第一部苹果手机问世,至今已经10年了,如果要问到苹果手机对市场产生了什么影响?
IT君记得最深刻、最特殊、最有意味的就是:2007年至今,美国超市的口香糖销量下降了15%。
这倒也能想得通,毕竟一只手拿着手机,一只手拿着商品,柜台边这边摸摸那边看看的机会就少了很多。
当年,第一代iPhone在打出一个口号——“重新定义手机”,IT君并不是要去捧iPhone的臭脚,但不得不承认,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机做到了,并且它还顺便重新定义了生活。
比如,下面这位男子坠楼摔伤腿,无法移动,一边哀嚎的同时一边焦急嘶喊:我手机呢???
新的生活习惯形成之后,智能机就不再只是“打电话的工具”,而是成为“长”在人身上的一个重要器官。
口香糖却并没有直接得罪智能机,它甚至站得很远,只是静静地待在收银台旁边,话都不敢说。但是人手一部智能机追剧、看段子的时候,谁还去关注口香糖有多努力、演技有多高、有没有犯错?
回想摩的毕竟还是出行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二者有业务交叉,但当共享单车进攻时,因为规模实在太大,在共享单车看来是“擦伤”,到了摩的就成了“致命伤”是可以理解的。
蒙冤的不会只有口香糖
再问一个问题,你觉得,一家电台收听率减少三分之一,需要多长时间?
北京日报曾报道,一家专门针对出租车司机做的电台的广告部负责人表示,该电台收听率从2.5%(这个数据并不低)下降到1.7%,也就是收听率减少三分之一,只用了半年时间。
这种程度的降幅,在之前很难想象的。然而,更为不幸的是,这家电台的竞争对手竟然不是同行业的友军,而是打车软件。
2012年国内打车软件兴起,2013年迅猛发展,而到了2014年,打车软件的发展带来一个副作用,就是不少电台收听率急速下降。当时不少广告主们已经纷纷要求电台降低广告费,电台广告收入大大缩水。
电台和传统收音机听众相似:一是大龄化人群,就是老年听众;第二就是车载人群,包括私家车、出租车等司机和乘客,而后者是电台主要服务和变现人群。
而车载人群中,出租车司机无疑是留在车上时间最长、最固定的听众,也是将广告信息散发给更多人(乘客)的最佳传递者。
然而,但是当一个司机用两部手机抢单的情况下,的哥的姐还有多少时间去听电台广播。
就像口香糖一样,电台也没有挑衅打车软件,然而打车软件兴起之后,电台就跟口香糖一样成为天涯沦落人。
现在想想摩的的战败,不算丢人,虽然是被“偷袭”,总归还是在战场上看见了敌人。口香糖、电台更像是被跨界打劫了。
新时代战争法则
不管是共享单车和摩的这样业务有交叉的对手,一方壮大后将另一方挤出市场;还是智能机和口香糖、打车软件和电台这种业务上“八竿子打不着”,但实际结果却产生冲击的组合,都预示着当一个新生的产品形成了规模之后,那么原来市场上所有的商业逻辑,都需要重新修改。
阿里还是干了超市和银行的事,腾讯干了通信的事,智能机干了大哥大、MP3、遥控器、照相机、电脑等等的事……
一件新的事物一旦形成规模,原来那一套“商战三十六计”都需要被改写了。新时代的战争法则,很简短,就像《三体》中的一句话:毁灭你,与你何干!
而新生事物一旦形成规模,也就成为了旧东西,势必就会有更新的事物就会把它取代。
就像有人指责马云的电子商务颠覆了传统行业时,马云却提出:“电子商务”已经成了传统行业,并且这个词很快会被淘汰,而“五新”概念(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资源)将影响到各行各业。(马云有今天的成就还是有原因的)
因此就算共享单车将摩的全部“杀死”,将所有的对手全部合并,并不代表它就可以一劳永逸了,因为有可能明天,就有一样更新的事物冒出来就把它全歼灭了。
?每一个新商机的形成,都会经历“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这几个阶段,共享单车杀了谁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接下来谁会杀了共享单车?
对于这些观点,你怎么看?
留言说说~
喜欢我就关注我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