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民已经放下了手中的农事工具了,不再种水稻的现象,在农村也是越来越普遍了。
那么,农民们不种水稻田了,偌大面积的水稻田,他们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在农村,农民们普遍采取以下两种方式处理,第一种算是积极的了,同时也是国家鼓励、倡导这样去做的。可是第二种处理的方式,就未免有些让人觉得太过消极了。
然而,对于第二种处理的方式,其实对于农民来说,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那么农民处理闲置的农田,究竟是哪两种处理方式呢?
第一种处理方式:土地流转形式
农民不种田了,一般都会采取土地流转的形式,即:把自己不种的水稻田,以转让使用权的形式,转给同村人耕种,或者专门转让给那些种植粮食的大户农民、以及经济组织等等,自己则保留承包权,接收方,则只是使用权。
这样做的形式,双方都互利,对于不种田的农民来说,耕田转让出去了,至少可以保证自己的田,不会因为长年累月而长满杂草,而且还可以收获到接收方的一些金钱和粮食上的回馈。
比如,耕田转让给了同村的农民,那么接收方,因为种了转让方的农田,所以,或多或少都会给予一些回报,至于回报多少,这就需要双方去协商了。
第二种:直接荒废
不种田的农民,由于有些农民不想把耕田转给其他人耕种,所以任由其荒废、长满杂草。
这种现象在农村也是很常见的,反正他们就是不想转,又或者因为和接收者,就一些农田转让问题的细节,谈不拢,而就此作罢。
反正农民不转,谁也没辙。
虽然有些消极和不负责,但是也是没办法的事。
不过,话又说回来,假如国家加大力度实行对耕田的补助的话,由现在的几十块钱一亩的农田补助,上升到三、五百一亩,那么,或许根本就不需要土地流转的形式,来解决农村大把荒废的农田现象了。
可以说,若是提高了农田耕种的补贴,那么必然会拉动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到那时农民们可能都要挣着种田了。
可是,这只是一个梦而已罢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