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豕草为何成为“大毒草”?

最近,一则消息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说的是日前英国一名女孩在同家人野外度假的时候,由于顺手拔除了几株被称作“大豕草”的植物,接触到了植物流出的汁液,由此引起手部、脸部皮肤起水泡和破损。网上消息还称,如果这种汁液溅入或摩擦到眼里,更可能导致暂时或永久性失明。因此网文中警告道“大家不要以为这种事情发在国外,因为大豕草最初是从亚洲引入欧洲的。留意您身边,告诫孩子远离这种草!”


那么,这个“大豕草”到底是什么植物,它真的具有这么强的毒性么?日常生活中会有碰到它的风险吗?

  • 大豕草是什么?

相信大豕草这个名字恐怕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到。事实上,这种植物目前还没有十分规范的中文名出现,“大豕草”这个名字,是由它的英文名“Giant Hogweed”直接翻译而成的,因而国内还有“大猪草”、“巨型猪草”之类的称呼。

而从植物学角度来说,大豕草是有着明确的学名的,即Heracleum mantegazzianumHeracleum的中文称呼,就是国人所熟悉的“独活(属)”。在我国,独活属植物的根被用来入药,称为“牛防风”,因此也有人将大豕草翻译为“大叶牛防风”。不过依照命名规则,中文名拟为“巨独活”或“大叶独活”更为准确。

和我们常见的药材独活、牛防风乃至防风等一样,大豕草也是伞形科大家族的一员,因此它的花看上去分外熟悉:都是由许多白色的小花排列成的伞形花序。而大豕草之所以以“大”为名,是因为其植株十分高大,其高度可达近3米高,叶片长度则可达到70厘米以上。此外大豕草的茎叶上还具有相当多的刺状毛。


作为伞形科的一员,大豕草和很多伞形科植物一样,在植株体内具有发达的油脂道,因此在茎叶受到损伤之后,油脂道内的分泌物可被外泄,而这些分泌物内所含的物质,则正是大豕草毒性的来源。

  • 大豕草为何会让人起水泡?

事实上,将大豕草称为“大毒草”并不是一个准确的称呼。因为大豕草所含成分并非是直接作用于人体的毒性。然而,这些物质能够增加人体皮肤对光线尤其是紫外线的敏感性,当接受阳光照射后会引发皮炎、水泡等反应。

大豕草油脂道液体内主要成分为佛手柑内酯、花椒毒素、欧芹属素乙、补骨脂素等。这些物质均属于呋喃香豆素类大家族。呋喃香豆素类物质多为脂溶性,易于进入细胞内部,而其分子本身的多环结构可以吸收紫外线,在吸收紫外线后可与细胞核内DNA相互交联,从而造成细胞损伤乃至死亡。此外也有研究显示呋喃香豆素类物质吸收紫外线后可与人体某些蛋白质相互交联,从而形成抗原性物质,从而引发机体免疫应答反应,使得免疫系统攻击人体自身细胞,形成光诱导的变态反应。这一反应同样会造成细胞和组织损伤。这些细胞和组织损伤的表现就是皮肤红肿、出疹,乃至形成水泡或发展为光敏性皮炎。而若不慎进入眼睛,对眼组织的损伤也的确可能造成暂时失明,严重的还可造成永久性失明。


接触大豕草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和其体内光敏性化合物成分复杂,含量高有密切的关系。在不慎接触大豕草汁液后,需要迅速使用冷水对皮肤进行充分的清洗,并且避免接受阳光照射。如果仍需在野外活动可在接触汁液的部位涂抹较高标号的防晒霜以避免损伤加剧。必要时还可以用乙酸铝制剂进行处理以减缓皮肤损伤。

大豕草要产生这些光敏性物质,更多的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因为有研究表明,这些光敏性物质对昆虫的代谢会起到抑制作用。换句话说,这些物质是大豕草“自我保护”的化学武器。事实上,光敏性物质同样广泛存在于其他各类植物中。大豕草所属的伞形科中,就有相当多的植物含有类似的光敏性化合物,如上面提到的中药当归、独活、防风等,其主要活性物质就是呋喃香豆素类物质,而我们吃的伞形科蔬菜芹菜也含有不少此类光敏性物质。芸香科植物如柑橘、柚、葡萄柚等,也多含有类似物质。因此如果过度食用这些食物,在阳光暴晒时,更容易造成皮肤的损伤,同时也更容易在皮肤内累积黑色素。而对于易于过敏的人群来说,也更容易发生光敏性皮炎。因此在摄入这些药物和食物时,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晒措施。


当然,这些光敏性化合物也并非一无是处。很多治疗白癜风的药物就是利用这些物质容易造成黑色素沉淀的特性,来使得病变部位皮肤颜色加深,以达到遮掩皮肤瑕疵的目的。

  • 那些躺枪的植物们

关于大豕草的报道在网络上一出现,就引起了不小的恐慌,使得很多人看到伞状的小白花就退避三舍。其实,大豕草的原产地在西亚至东欧的高加索地区一带,经由人类活动向西传入欧洲西部,被作为观赏植物而广泛种植并逸生。在19世纪后传入美洲,目前在美国东西海岸的几个州,以及加拿大东南部少数地区出现,而在我国尚未有发现大豕草的报道,因此大家不必为此而恐慌。


有很多朋友在网上贴出了“疑似”大豕草的照片,其实那些基本都是一些常见的本土伞形科植物,如野胡萝卜、蛇床等。究其原因,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伞形科植物“白色伞形花序”的典型特征而已。其实要分辨它们十分简单,野胡萝卜、蛇床等植物其高度通常只有几十厘米,且叶片纤细、羽状多裂,而大豕草的高度则要高大的多。


此外另一种“躺枪”的植物是豚草。或许人们将它和大豕草弄混的主要原因,是它的名字中带有“豕”的同义词“豚”,以及其也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能力。其实,豚草是一种菊科植物,与大豕草的关系相当远,它的花序呈由小型头状花序构成的穗状花序,与大豕草的伞形花序截然不同。豚草的主要危害在于其开花时释放的花粉会引起人体呼吸道的过敏性变态反应,引发咳嗽、哮喘甚至肺气肿等症状。此外,豚草还会与本土植物抢占土地,导致植被多样性下降、作物减产等现象。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豚草于大豕草一样,都属于应及时铲除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