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调查显示,大约五分之一的人深受便秘的困扰。谈便秘如何正确调理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关于便秘的几个常识。
首先,什么是便秘?便秘只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单纯的疾病,换言之,多种疾病都可以导致便秘。正常情况下,食物通过胃肠道,经过消化、吸收后剩余的残渣,须经数小时后排出体外。如果排便时间间隔过长,粪便在大肠内滞留过久,粪团内的水分就会被过分吸收,以致粪便干燥坚硬,粪团体积也变小,难以顺利排出,这一症状称为便秘。
正常的排便是因人而异的,一般健康人多为每天1~2次或1~2天排一次,且粪便多为软便且成形。少数成年人可每天3次或每3天排一次,但大便成形,不干燥坚硬,排便时不费力,也属于正常状态。
因此,便秘主要应该根据排便困难和症状严重程度来判定。一般认为,便秘是指大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三次,伴排便困难、粪便干结。调理便秘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必要时还要服用药物来治疗。
下面来谈谈如何从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来调理便秘。为方便记忆,把调理方法简单概括为“三多一规律”。
三多是指多膳食纤维、多喝水、多运动,一规律是指排便要规律。
一、多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来自于植物性食物,在小肠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就进入大肠开始扮演“清道夫”角色,一路上把坏死的细胞、过多的肠道菌群和毒素“打包”进粪便,并吸水膨胀,增加粪便体积(1g膳食纤维约可增加20g粪便体积),且由于吸收了大量得水分,使粪便变软而更易排出。
此外,可溶性膳食纤维还可以通过被肠道益生菌分解利用,来改善肠道菌群微生态环境。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机械性的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粗杂粮、豆类、薯类、菌菇海藻和坚果中。通常来说,这些食物不仅富含膳食纤维,且营养价值比较高,热量密度又比较低,适量多摄入一些,不仅能预防和缓解便秘,对整个身体健康也都有好处。
二、多喝水
在大便中潜伏的“残渣”膳食纤维,要想发挥软化粪便,增加粪便体积的作用,就必须大量吸收水分。所以,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也是缓解便秘的关键。
按照中国营养学会2014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除正常饮食摄入水分之外,普通成年女性每天最少单独饮水1500ml(约7~8杯),普通成年男性每天最少单独饮水1700ml(约8~9杯),这还是在温和气候条件下,轻体力劳动的推荐量。
如果你吃饭不爱喝汤、天比较热或者运动出汗比较多,就需要单独喝更多的水。出现便秘症状,至少每天要喝到2000ml以上,在现在出汗多的夏季,建议每天2500ml以上。
同时要注意,水要少量多次地喝,不要等到口渴再喝。口渴的时候,身体往往已经严重缺水了,口渴是渴觉中枢发出的“求救”信号。此外,要注意喝好晨起空腹一杯水,由于夜间长时间不补水,加之显性或非显性排汗及尿液形成等生理性失水,晨起身体缺水,这时喝一杯水,对于缓解便秘和降低血液粘稠度都有好处。如有便秘,这杯水最好喝凉白开,当然,如果喝了不舒服,就换杯温水吧。
但蜂蜜水和淡盐水并不推荐。
蜂蜜中除了20%左右的水,其余部分中99%都是糖。WHO指出,已经有充足的证据表明,游离糖(包括蜂蜜中的糖)的摄入会增加肥胖、龋齿和很多慢性病风险,要严格限制。且目前也没有证据表明蜂蜜水可以改善便秘,如果有,主要也是因为喝蜂蜜变相增加了水分摄入而已,不如直接喝白开水。
晨起一杯淡盐水更是荒唐,我国居民人均盐摄入量每天近15g,而膳食指南推荐每人每天不超过6g(包括酱油、咸菜、咸酱和其他加工食品中的隐形盐),本来限盐就很困难了,再喝淡盐水简直是雪上加霜!而且多吃盐对便秘也有害无益。
三、多运动
健康的排便依赖于肠道的正常蠕动,肠道的蠕动受自主神经调控。自主神经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紧张焦虑的时候交感神经兴奋,身心放松的时候副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肠道蠕动,副交感神经兴奋会刺激肠道蠕动。
适量的运动(如快走、慢跑和仰卧起坐)本身可以使膈肌、腹肌和肠道肌肉得到锻炼,有利于肠道蠕动。而且还可以放松身心,使副交感神经兴奋,间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症状。
四、规律排便
排便反应受自主神经调控,自主神经有一定的自律性,排便也是这样。如果你能养成习惯,到了固定时间就会有便意,从而有效地防止便秘。
一般来讲,晨起和三餐后排便较为畅快,个人经验是,早餐后半小时最畅快,当然具体也因人而异,但摸好自己的规律,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当然,定时排便的自律性习惯养成需要坚持训练,不是三天两天可成的事。
此外,通过喝益生菌酸奶(益生菌需达到10的8次方数量级)或益生菌制剂,改善肠道微生态健康;大便时一心一意,不看报纸玩手机;排便时尽量放松;少吃零食、油炸食品和刺激性食物;不要大量喝咖啡和茶;避免滥用抗生素;均对便秘调理有益。
偶发的、短期的,几天就缓解的便秘,基本是无害的,不必过度担心。但长期便秘则要重视,因为便秘只是一种症状,病因是多样的,以胃肠道疾病最为常见,需到医院查明病因,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