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大明的经济实力到底有多强,按照英国学者Angus Maddison的估计,其gdp占当时世界的29%,是当时的第一经济强国。可是与巨大的经济体量不符的是,明朝政府的财政收入却低的可怜。
?根据明史专家黄仁宇的统计,1600年明朝的财政收入只有区区3000万两,3000万两什么概念?给大家举个例子,1700年还未进行工业革命的英国,gdp只有当时大明的1/9,人口仅有1630万,但是这么一个小小的英国,每年的财政收入居然有1亿两白银之巨(经过核算),足足是大明的3倍之多。就连1900年被内外折腾的死去活来,快要断气的清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也达1亿两白银之巨。大明如此巨大的体量,税收为何却如此微薄?以至于崇祯会发不起军饷,连家产都当了出去。在这诡异的表象背后,实际上隐藏着帝国数百年以来的积弊和腐败。
一、“士绅不纳税”加上土地兼并,帝国失去了最大税源
按照如今政府的惯例,收税一定的收有钱人的,穷人不仅榨不出什么油水,而且稍微加点税就会民怨沸腾,揭竿而起。反观富人,不仅钱多,而且多收点也不会有什么过激行为,毕竟钱多吗,人家不在乎。如今的一些发达国家,几乎全是靠着向富人收税来支撑自己庞大的福利开支。但是大明邪乎的地方就在于,最有钱的人偏偏不用交税,倒是身无分文的穷光蛋要负担绝大多数的税赋劳役。
大明最有钱的是哪些人,当然是官僚地主了,在万恶的封建社会,官僚和地主往往是合二为一的。很多人做了官,就开始利用自己的职权发家致富,兼并土地。一个官员,往往在任不过数年,就能拥有万亩良田,一越成为地方的大豪强。其中的佼佼者,比如内阁首辅徐阶,就拥有多达24万亩良田,以至于海瑞不得不替民做主,没收其田产。但是可笑的是,这些最有钱的人,却拥有免除税赋和劳役的特权,即所谓的“士绅不纳税”,也就是说这帮人就算钱再多,政府也从他们这拿不到一分钱。而在中国古代,朝廷的大部分税收几乎都来源于农业,大明也不例外,在1600年大明3000万白银的收入中就有2700万来源于农业税,如果收不到地主的农业税,就只能收取自耕农的。但是随着土地兼并的愈演愈烈,朝廷仅有的这点税源也陷入了枯竭。
为什么会发生土地兼并?这还的归功于这些官僚地主,中国古代大部分的生产者,都是拥有小块土地的自耕农。他们财产微薄,遇上灾荒之年很容易遭致破产。这个时候,官僚们和他们的亲属就会乘虚而入,假意向破产农民们提供贷款来赚取利息。而地主们的贷款往往是高利贷,据明人倪元璐记载,当时民间贷款的利率大概为每月5%,乍看一下不多,但是别忘了农民赚钱的周期是很长的,往往要半年或者一年才能迎来丰收,而到了那时,他要偿还的数额已经相当于原来的160%。很多农民都因为偿还不起高利贷而被迫贱卖自己的土地,从而成为地主的雇农。士绅的税不能收,自耕农的数量还不可抑制的减少,大明的收入,能不越来越少吗!你或许会问,为啥不收士绅的?这个惯例不能改吗?对,就是不能改,改的人下场往往会很惨。雍正帝之所以留下千古骂名,不是因为什么文字狱,而是因为实行官绅纳粮的制度,从而遭到了天下所有读书人的唾弃。至于为什么,那些所谓的清流给出的理由竟然是:“我就是要替天下读书人争口气,我们就是比不识字的屁民高一等,屁民有这个义务,我们就不能有”。一个国家的精英都是这个样子,这个国家还能有救吗?既然士绅不纳税,国家就只能裁剪公务员,并把税赋弹到贫苦农民身上,而这两者就造就了李自成的起义军。李自成恰好是因为政府财政原因而下岗的公务员,而他的主力,恰恰是那些遭遇天灾又面临政府税赋的贫苦农民。
二、实行海禁,商人的税收不来
熟知明史的朋友也许会问,既然士绅的税收不来,那能不能收商人的税,商人也有钱啊?但是遗憾的是,大明朝廷根本就没把商人当回事,向商人收税,从来就没进入大明朝廷的考虑范围。
要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极为厌恶商人,他要建立的,是一个淳朴的农村社会,商人在这个社会中连穿绸缎的权利都没有,自然也就不会进入朝廷的考量。明朝中后期,欧洲进入大航海时代,全球化的贸易开始兴起,大明的对外贸易也逐渐兴旺发达。但是,大明朝廷却没有意识到世界潮流,依然奉行明初的海禁政策,以至于大明的商人不得不偷偷摸摸的和洋人做生意,很多和洋人生意做得好的商人,比如王直和林凤,都被大明砍了头。大明长期的海禁政策与对海商的背信弃义,使得大明的商人们十分不信任政府,对政府的责任感也就越来越低,由此带来的就是偷税漏税成风。本来大明的制度就跟不上时代,收不到太多商税,再加上商人的有意作对,这仅有的税就更收不上来了。
后来大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福建月港开放口岸进行通商,始称“隆庆开关”。开关的效果十分好,短短一月,大明就获得了29000两白银的关税。但是如此巨大的利润却并没有获得大明臣子的青睐,他们不仅不加紧开关,收取更多的关税来缓解财政压力,反而痛斥开放海禁是破坏祖宗之法,动摇国本,百害而无一利。大明,又丧失了一个税收来源。
三、低下的行政效率和难以置信的腐败
前面的两项都是从税收来源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但是如果大明能让该交的税赋流入国库,并让这些钱发挥作用,大明也不至于亡的那么快,但只可惜,大明连这个都做不到。先说行政效率的问题,大明的官吏总数,按照记载来看,是十分的少的,在明朝初年,仅仅有5000名大小官员,到了明朝末年,也只有15000人。这么少的官员却要统治人口多达一亿的大帝国,势必会力不从心。要知道今日中国的公务员总数多达716万,辅助政府管理的事业单位人员,更是多达3000多万,就这样,还显得力不从心,人手不够。大明这样少的官员,则更是没法管理了,人手不足,势必就没法监督地方缴税的执行,而只能依赖于当地的乡绅。当地的乡绅则往往利用自己在当地的权威,跟政府打马虎眼,不断的拖欠税赋,而大明官方也不敢撕破脸皮,毕竟大明是个实行村庄自治的国家,即所谓的行政不下乡。朝廷的统治有赖于地方的乡绅,也就由此听之任之。但这种听之任之给国家的财政却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根据户部和太仓留存的文本,史学家发现从1586到1592年,大明的税赋居然被拖欠了746万两,而在1616年和1617年,则分别拖欠了236万和286万两白银。就算是改征的税,大明也征不来。
除了行政效率的低下,大明还有一个致命的痼疾在消磨着朝廷的财政,那就是无孔不入的腐败。其中,最大的腐败就在于军队,根据1620年的数据,大明在军队薪资方面花费了2000万两白银,几乎占据当年收入的2/3,这个数字在名义上是发给123万名士兵的,但是实际上,此时真正的士兵总数还不到50万人,这其中的73万人全都是官员虚报的名额,官员们通过这些空额蒙蔽朝廷,从而贪墨空饷,占公家的便宜。就连京城的禁卫军也不能幸免,比如帝国的四卫军在弘治年间有1万骑兵和3万步兵,但是到了嘉靖年间,却只剩下了5000人,而马则是一匹都没有,以至于俺答可以在京城城郊烧杀抢掠、为所欲为。但是官员们明显还不知足,他们不但吃了这些空饷,连本该属于那50万人的也要趁机贪墨。这也就导致了明朝军队的很多装备老化严重、质量低劣,还会因为欠饷而哗变。就像明朝将领熊廷弼记得那样:“时至寒冬,见士卒裸体穿甲,身无存棉,乃心如刀割,恨不得以身受之。”明朝的很多士兵,到了冬天,连件棉衣都穿不上,再加上经常欠饷,人家凭什么给你卖命?可以说,大明的财政困难直接导致了大明军事上的失败,很多明朝士兵作战时不仅士气低落,甚至因为欠饷还主动投靠了清朝,他们带过去的火器让清朝如虎添翼,使得大明连火器这最后一点优势都丧失殆尽。
士绅不纳税、土地兼并、海禁政策以及长期的腐败终于拖垮了大明的财政,直接导致了大明的灭亡。面对捉襟见肘的国库,崇祯近乎哀求的请求大臣们解囊相助,帮助国家渡过难关。但是大臣们吞吞吐吐,只拿出了1万两白银,而等到李自成入北京后,他的手下刘宗敏挨个对大臣们进行轮番拷打,这一打,居然打出了7000万两白银之巨,足足相当于大明两年半的财政收入,北京一地的官员尚且如此,那更为富庶的江南又有多少隐藏的税源呢?当一个国家受益最多的阶层不愿为这个国家再付出分毫时,这个国家,也就离死不远了。
本文配图源于影视《大明劫》
历史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 :埃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