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迎来了转折点。纳粹德国在当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惨败,日本也在当年1月就被迫撤离瓜岛,放弃了攻占澳大利亚的计划。法西斯阵营的颓势已经显现出来了。
▲1943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之年
但是困兽犹斗,日本帝国主义仍然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必败结局,于是在中国战场上发动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势。在华中地区,日军不断发动扫荡、清乡以及攻占富庶城镇的军事行动,以求能挽回局势,而活跃在华中的由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新四军也明显感受到了日军的动向,集中力量与日军展开了一轮轮的较量。
▲在上海横行的日军
1943年3月29日,日军在占领了东坎(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后,迅速派出了一个由一个日军中队和一个伪军中队组成的200多人的部队,进占了东坎东北地区的八滩,并在八滩镇东南一公里处的王家桥安置了一个据点,企图控制这一地区并压制当地的新四军活动。
▲城市里的日军
这支部队配备迫击炮2门、重机枪2挺、轻机枪6挺、掷弹筒5具,甚至还携带了电台和防备电台失灵的信鸽,装备可谓精良。这么一支精锐部队派驻八滩的原因则在于此地的战略地位。八滩盛产鱼虾,又是海盐集散地,是一个富庶的小镇,其政治、经济、军事地位对于在当地活动的新四军来说十分重要。
▲正在扫荡的日军
当时的新四军高层有人建议从佃湖将新四军22团调至八滩,与当地驻扎的24团一起歼灭这股日军,但是时任新四军第3师师长的黄克诚考虑到援军到达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日军极有可能对据点进行加固甚至增兵,那么届时即使22团赶到,也不能保证战斗的胜利了。于是黄克诚当机立断,决定由24团独自发动进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消灭这股日军。
▲新四军第3师照片
经过研究,24团对作战计划作出如下决定:由二营担任主攻,部署在王家桥北侧,其中6连担任突击连;一营负责消灭八滩街内的伪军,然后沿着八滩镇南门外河行进担任助攻;以师特务营从宋尖子向东南实施进攻;三营与民兵一起在阔港、张桃园一带警戒,做打援准备;三营9连担任预备队,应对突发情况。
▲与新四军并肩作战的民兵
30日夜,严阵以待的新四军部队朝八滩方向行进。九点半时,在团长谢振华的命令下,三颗红色信号弹划破天际,八滩攻坚战正式打响。战斗一打响,担任主攻的二营就在副营长王光汉的带领下冲入了日军的中队指挥部,砸毁了日军的电台设备。但是日军因为也预估到了电台被毁的情况,于是迅速将携带的信鸽放出,以求援兵的到来。
▲移动中的新四军
同时,一营也不甘示弱,朝镇里的伪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很快伪军大部被消灭,剩下的部分伪军则直接溃逃了。最后,只剩下了由日军驻守的三个大院还在顽抗。日军不断用照明弹照亮战场,用火力优势压制新四军的进攻,造成很大伤亡。在这种火力压制中,有十几个新四军战士冲上一间大院房子的房顶,想掀开盖瓦朝里面投掷手榴弹杀伤敌人时,日军马上朝屋顶开枪,十几名战士壮烈牺牲。
▲正在进行攀登训练的新四军
气焰嚣张的日军趁势突围,有二十多名日军冲了出来,冲击的方向恰巧是指挥这次战斗的新四军指挥部。当时指挥部离战场只有200米左右的距离,一时之间形势非常危急。这时,之前被安排做预备队的3连派上了用场,随着指挥部下达支援的命令,3连在连长米富珍的率领下迅速支援,全歼了这20多名日军,指挥部转危为安。
激战到半夜1点钟时,三座大院已经被攻下了两个,只剩一座大院还没攻克,日军虽然损失不小,但强烈的求生欲逼迫他们坚持作战。因为这座大院院墙坚固,还被日军紧急进行了工事化作业,在墙壁上掏出了射击孔,不断向外射击。新四军则因为距离太近,难以使用迫击炮等武器,一时之间大院很难攻克。少数冲进大院的新四军战士,也因为寡不敌众而牺牲或者被逼了出来。
▲日军“歪把子”机枪
半夜2点时,新四军已经发动了六七次冲锋,但是伤亡越来越大,日军占据的大院却没有一点要被攻克的迹象。于是团指挥部急中生智,想出了火攻的办法。战士们将蘸了煤油的棉花绑在手榴弹上扔进大院里,或者把蘸了煤油的棉花绑在长竹竿上送入大院里,试图点燃大院内部。
▲进行战前动员的新四军
虽然最终没能将大院完全点燃,但是大院内的日军仍旧被火焰吓得急忙向外逃窜,最终有几十名日军突围而出。此时日军援兵也已经到达了三营的阻击地域,与三营发生了交战。24团指挥部看此时继续恋战已经没有必要,于是在收敛尸体和缴获物资后,带着俘虏趁着茫茫夜色撤退了。
▲作战中的新四军
天亮后,赶来支援的日军和在八滩被新四军痛击的残兵败将合流,重新到达了八滩,在勘察战场后,作出了撤退的决定,也就是说最初摧毁日军在八滩设置的据点的目标,已经达到。此役根据黄克诚、洪学智发给新四军军长陈毅的电报反映,战果如下:杀伤敌人70余人,缴获三八式步枪40余支,俘虏日军一名,伪军数名。而我军的伤亡也不小:伤亡包括干部共150余人,可见日军的装备优势,仍然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新四军缴获的日军装备
八滩攻坚战规模不大,战果也不算很多,但是以八滩攻坚战为典型的一连串战斗也最终粉碎了日军于1943年对华中新四军根据地所进行的残酷扫荡,也彻底断绝了日军“东边亏了西边补(至少在中共军队控制区)”和分割新四军根据地,分而歼之的的妄想。新四军“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努力,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新四军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