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独立就种下的印度外交祸根:国内矛盾重重,要向外转移

近日来,中印关系持续恶化,印度军方与舆论边咄咄逼人的态度,让人倍感气愤之余,也很奇怪印度为何如此不顾安全稳定的大局,如此激进与盲动?

这一切,还要从印度的独立说起。与中国不同,印度实际上在很长的时间被都只是一个地区的名称,而在莫卧儿帝国以及英国殖民时期,才逐渐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国家。

▲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战争

在英国的一系列战争,甚至是对阿富汗和中国的殖民战争中,印度人都极大的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而在这同时,英国也会组织作为廉价劳动力的印度人,前往包括缅甸、澳大利亚甚至加拿大这些地广人稀的地方去为自己工作。而到了一战时,为了弥补的军力的不足,印度人甚至因此踏上了欧洲的土地,与英国士兵一起为大英帝国而战。

▲一战时的印度军团

一战无论是对于英国亦或是印度都是一个极大的转折点。在此之前,虽然印度也有过许多反抗英国殖民的反抗,然而这些反抗却始终都无法真正动摇英国人的统治。究其原因,实际上英国的整个社会,都是由英国人一手制造的,印度地方上的大小王公,更是被英国人无论是在精神或是肉体都牢牢把握。而经历了一战惨烈的洗礼,虽然战火并没有烧到英国的本土,但是在战争中巨大的损失,以及爱尔兰的独立,使得英国开始不计后果的通过剥削印度来填充战争损失。

▲身陷1929年经济危机的英国

英国粗暴的行为,对于整个印度社会都带了极为不良的影响。原本对于英国人保佑支持或者中立态度的印度高层和知识分子,在英国的经济压迫,以及一战后的民族主义浪潮中,不由得开始对英国的殖民统治产生了厌恶。不过即使如此,大多数印度的高层和知识分子仍然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必须像土耳其那样,通过战争来获得独立,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是,由印度教徒组成的国大党和穆斯林组成的穆斯林联盟之间有着深刻的矛盾,这种矛盾在英国人的利用下,使得整个印度难以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集体,来对抗英国政府的统治。这时候,为中国人所熟知的“圣雄”甘地站了出来。

▲“圣雄”甘地

与人们的印象不同的是,甘地实际上并没有急于追求印度的独立,他认为,印度在独立之前,必须要先解决自身的内部问题。甘地的这一主张实际上极为的有先见之明,因为甘地在那时所担心的穆斯林与印度教徒不和、种姓制度等问题,至今仍然困扰着印度。

▲即使在印巴分治的今天,仍然有着相当数量的印度穆斯林

在甘地的努力下,国大党以及穆斯林们的领袖参与进了“不合作”运动之中。不过在“不合作”运动开始之后,甘地所追求的非暴力性就变得难以确保。因此,暴力的冲突迅速在印度蔓延开来,1921年甚至爆发了毛普拉起义,由于国大党遵从甘地的指示没有参与其中,这场起义被英国政府迅速镇压。然而即使如此,冲突依然在升级,尤其是当国大党以及穆斯林领导人纷纷被英国人入狱之后,甘地来到孟买,主持了“不合作”运动的巅峰——抗税运动。然而就在“不合作”运动发展到一触即发时,1922年2月甘地却突然宣布结束“不合作”运动。这让尚在牢中的国大党和穆斯林领导人大吃一惊,甘地的解释是自己不愿意看到这场活动变成全面的暴力冲突,不过甘地仍然在3月入狱,获刑六年。第一次不合作运动的草草结束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穆斯林的领导人们对此感到怒不可遏。甘地的单方面行为可以说是对于整个印度的穆斯林团体进行的赤裸裸背叛,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联合,因为甘地的行为也变得不再可能。不过甘地这么做实际上也有着他的苦衷,他的“不合作”运动本意就是避免与英国的战争乃至内战,然而这场“不合作”运动,由于也涉及到国内的亲印度派,所以内战实际上也已经是一触即发。

▲甘地的不合作运动

在甘地出狱之后,甘地与其追随者,又开始进行了“不服从”运动。这时甘地还得到了一个值得一提的支持者——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正是他在二战后带领印度人取得了印度的独立,并成为了印度的“国父”。这次“不服从”运动规模比之前的“不合作”运动规模更大,并且通过甘地和国大党的有效阻止,暴力行径得到了极大的遏制。尤其是在甘地被捕之后发动的进占达拉沙拉盐场的行动,印度人视死如归,不顾军警的伤害,冲入盐场的景象震惊了世界。在“不服从”运动的冲击之下,英国政府不得不同意印度的“自治”。不过英国并没有打算就此对印度放手,所谓的自治只是一种孤立国大党与甘地的手段,而这一手段果断奏效,除国大党以外,大部分的党派,尤其是穆斯林联盟赞成了自治。但是这只是开始,英国为穆斯林建立单独的选举制,并为了进一步分化传统印度的社会,英国表示要为贱民建立单独的选举区。时至今日印度的贱民问题仍然的极为敏感。

▲印度贱民

英国的分化措施,迫使甘地出狱之后宣布停止了“不服从”运动。这之后,印度的独立再次陷入了低谷,尤其是穆斯林联盟与国大党的矛盾不断加深,穆斯林也开始寻求独立建国,而非与国大党共同尽力一个独立的印度。

之后,二战的剧烈消耗让英国对于印度的经济控制彻底毁灭。战后,印度已经成为了英国的债权国。而英国不仅在经济上陷入了虚弱,英国因为美国的“租借法案”,丧失了大量的军事基地,并且在东方的军事系统,也由于与日军的战争而陷入了毁灭。

▲二战新加坡的英军向日军投降,英国在东方的霸权也就此终结

最终,1946年,在印度的政局已经发展到了英国政府所不能掌控之后,英国工党政府最终只能宣布离开印度。不过为了进行最后的挣扎,英国表示印度的命运,将交予由英国人所组织的立宪会议。在立宪会议中,穆斯林联盟与国大党再次爆发了激烈的冲突,这场冲突很快就演变成了两方惨烈的仇杀,担心卷入印度局势中的英国政府急忙加快退出印度的步伐,实行了“印巴分治”一个“大印度”正式被分解为了巴基斯坦两国和印度两国。这一极不负责的行为直接导致了日后的惨烈的印巴战争。

▲今天的印度

印度的独立实际上让无数的社会问题立刻涌现了出来,而这也是甘地曾经不愿意看到的,尤其是安抚土邦,以及种姓制度等等问题。由于未能进行缺乏彻底的社会改革,这一问题至今仍然困扰着印度这片古老的土地。可以说,正式印度这种很奇葩的独立,让印度政府一方面以“大英帝国”继承者自居,盲目自信;另一方面又被国内种种问题所困扰,希望通过对外强硬来转移国内矛盾。这也就导致了其在外交政策上激进而盲动的基本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