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座旧古城退掉洪水,治洪官员废物利用,赢得民众赞扬

近日,南方多地遭受水灾,牵动着国人的心。广大军民齐心协力,共同抗击洪水。洪水就像一头猛兽,无情的冲毁它的所到之处,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抗洪的方法多种多样,古往今来的记载有不少,如“大禹治水”就是最著名的故事了。而北宋的这场抗洪,方法非常独特,快速经济省时,在科学不发达机械很落后的古代,可谓是脑洞大开。

侯叔献

侯叔献(公元1023~1076年)字景仁;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新丰乡侯坊人。著名宋朝大臣、水利专家。

在北宋神宗的熙宁年间,侯叔献担任权都水监丞(掌管水利方面的官),他征发民工,把睢阳(今河南商丘)县境内汴河河堤给掘开了,想把河中的大量泥沙引出来淤灌田地,增加土地肥力。

意料不到的是,在这一年,下的雨水非常多,河水突然暴涨,大量的洪水从掘开的汴河河堤缺口汹涌而出,堤防瞬时间就崩溃了。那狂吼汹涌的大水,咆哮奔涌着,如巨雷一般四处奔走。

前来抢险的民众,打着无数的火把,照得汴河边一片通红。急得发狂的人们团团围住侯叔献,看他有什么办法。侯叔献望着这些脸色严峻的民工们,大声说:"现在硬堵已是没用了,只有把缺口开得更大一些才行。"民工们顿时火了,怼道:"你这个昏官,这样子搞,是不是想要我们大家的命?""不!"侯叔献声音洪亮,盖住了洪流的怒吼:"只有想法子来泄洪,减缓凶猛湍急的水势,才有可能修复堤防,堵住决口!"

图片来自网络

接着侯叔献向大伙解释道:在离睢阳几十里的上游地区的汴河河边,就有一座废弃了的古城。城里面早已没有人居住,房屋倶已毁坏,但那好几尺厚、几丈高的城墙还是基本完好的,用它来临时泄洪储水那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当下,侯叔献一声令下,带领民工们火速奔向上游那座古城边,连夜又掘开了汴河河堤,把水引到古城里。到了第二天,从古城到达下游的水量大大减少了。侯叔献马上带领民工堵塞住了汴河河堤上的缺口。当古城里的水储满,又往汴河里流的时候,原来下游塌陷的河堤已经修复好了。

百姓的生命财产保住了,农田也不被淹没了。侯叔献在洪水汹涌的紧急关头,能果断地随机应变的智慧,令民众们都为之折服。

在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东西,大家都认为没有用了,但是,如果能好好的回收改造,那么废物也会变成宝物。侯叔献在大水面前不屈服,不认输,急中生智,利用废物挽救了很多的人民,真是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