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影视剧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节设定,士兵虽身穿铠甲,但是遇到刀砍剑刺或者箭射,一攻即破;而将领则动不动来一身宝甲,不仅看起来比士兵的铠甲轻便,装饰华丽,更重要的是刀枪不入,甚是神奇。
甚至在一些影视剧中,士兵都没有铠甲可穿,只穿着军服拿着红缨枪大刀片就上战场了,似乎能穿铠甲的都是将军级别的人物。
那么,中国古代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中国古代的士兵果真如此寒酸吗?
首先我们要确定一点,铠甲很贵,是不容易获取的战备物资。在古代,私藏铠甲是重罪。古代铠甲的材料多种多样,制作方式也各有不同,但每一种都非常复杂。
以中国古代最常见铁扎甲为例,制作一套铁扎甲,首先要锻造出好几种规格的铁片,在在铁片上打出大小、位置相同的孔,随后要用丝线或者皮绳将铁片一片片按照特定的方式紧紧地穿扎起来,之后还要加上皮革或者毛毡、布料作为内衬。制作一套铁扎甲,少则数百片甲片,多则近两千片。
上图:传世的铁扎甲
上图:传世扎甲的细节图,可以看到皮绳的串联,其背后的编制方式是非常复杂并且耗费工时的
上图:扎甲背后的编织非常繁琐
到了明代,盛行布面甲和棉甲,这些铠甲的制作方式更为复杂。不过其基本组成和铁扎甲依然有类似之处,但是以铆钉代替了绳索,将内衬向外换成了布面或者压实的棉絮。铁片向里,而且铆钉连接甲片的同时也将布面和甲片压在一起。
上图:布面甲
上图:西方在同时期也产生了类似中国布面甲的铠甲,称之为镶甲或者板甲衣
听起来很复杂繁琐,让人觉得这么复杂的做工,应当不是士兵能用的起的。但是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中国古代士兵的铠甲装备率一直处在很高的水平。
西汉的墓葬中曾经出土过一份武库清单,详细记载了当时东海郡武库收录的兵器,这其中就包括了数量惊人的铠甲:皮甲十四万多套,铁甲六万多套,另有五十八万多片各式甲片,马匹头部铁甲九万套,马匹身甲五千套。
上图:汉代防护面积最大的铁甲“筒袖铠”复原
而整个武库记载的武器装备,大约可以武装六十万人的军队,也就是说汉代军队大约有三分之一是可以披甲作战的,而且还有五千匹全身披着铠甲的战马。
要知道,这仅仅是两千多年前的情况,而且还是东海郡,在今天的鲁南苏北一带,并没有太多军事压力。
通过分析一些边境地区出土的汉代竹简,我们可以知道,边疆的汉军铁甲数量高于皮甲,而且披甲率更高,甚至有些地区的铠甲数量超过兵员数量。
越到后世,军队铠甲的装备数量就越高,铠甲质量也越来越精良。在唐朝后期,一支标准的野战兵团有12500人,需要装备铠甲七千五百领,披甲率达到了60%,已经超过了汉代的平均水平。
上图:唐代壁画中身穿铠甲的士兵
这种胸前有两个护心镜的铠甲被称之为明光甲。可以看出唐代铠甲的防护面积已经远远超过汉代的“筒袖铠”
上图:唐代铠甲的穿着
到了宋代,中国军队的人数开始膨胀。不过,宋代和明代虽然军队人数众多,但是精锐的野战部队规模一直不大,大部分军人都是充人数、搞后勤的,并不承担作战任务。
宋代因为重视防守,精锐部队都是清一色的重甲。布置在一线和辽金夏骑兵正面硬干的步兵枪手全套盔甲重量达到了50多斤(宋代一斤在600克以上),步兵弓箭手和弩手全套盔甲的重量也达到了40斤上下。这些步兵穿着的铠甲被统称为步人甲。
上图:宋代不同兵种其步人甲的重量也不同
上图:浮雕中一身重甲的宋代士兵。其头盔的帽檐其实是面甲,放下后整个人只露出两支眼睛,可以说是全身都在
明代的《明会典》中明确记载了明代每年铠甲的产量,即使在我们今天看来,这些数据都是非常惊人的。
明朝洪武十一年(1378年)开始,规定每年各地军工厂生产铠甲13465套,这个情况一直持续到景泰二年(1451年)。因为这时候刚刚发生了土木堡之变,明朝损失了大量的人力和武器,开始加紧武备生产。
上图:身穿布面甲的明朝骑兵
在景泰二年(1451年)到弘治二年(1489年)这三十八年间,明代各省生产的铠甲数量及其惊人,每年生产铠甲25640套,如果加上中央直属兵器制造厂生产的铠甲数量,则每年生产的铠甲数量有三万多套。
弘治二年之后,明朝承平日久,绝大多数武器的生产量都减半处理,但是这么一算每年铠甲生产数量依然有一万五千多套,到了明朝后期,每年生产的铠甲额定数量依然有12374副。
明代记录的铠甲数量只算各式铁甲,包括扎甲(明代称明甲)、布面甲(青甲),像皮甲、纸甲等轻型铠甲都不计入总数。
这还只是每年额定的生产数量,即每年铠甲产量的最小值,不包括因为各种原因增加的铠甲产量。从这个数据上看,仅明代铠甲产量达到峰值的那三十八年,就一共生产了114万套各式铁甲,即使考虑到各种损毁、折旧,明代军队铁甲保有量在九十万上下是不成问题的。
所以明朝的野战军保持有较好的披甲率。明朝最强的戚家军,在镇守北疆的时候大约有十万兵力,这些部队除了少部分辎重兵和伙夫之外,都是身穿铠甲的。
上图:描写明代北疆战争场景的《平番得胜图》,画中的士兵清一色的布面甲或棉甲,并且大部分都装备有环片臂
既然作战部队的士兵基本上都能装备上精良的铁甲,那么将军、元帅的铠甲是否比士兵的铠甲更为优质呢?
其实,古代高级将领很多时候并不穿着铠甲,毕竟统帅亲自冲锋陷阵的机会并不多,作为总指挥,大多时候是在后方指挥作战。
上图:宋代《中兴瑞应图》中的中军大帐(指挥室)
上图:《平番得胜图》中坐镇中军帐的总指挥和正在领命的各级将领
从上图可以看出总指挥身穿一身武官礼服,并未穿铠甲。各级将领身穿铁扎甲或布面甲,以不同颜色区分等级,与士兵铠甲在防护性能上没有显著差距。
上图:南宋《中兴四将图》中的岳飞和他的侍从,都没穿铠甲
比如著名的淝水之战中,东晋军队和前秦军队在淝水一带对峙,而东晋方面的统帅谢安远在百里外的建康城的府邸之中。明初北伐灭元的时候,总指挥朱元璋先在南京,后来挺近到汴梁城,都和前线有很远的距离。
当然,这些都是战略层面的指挥官,但是前线指挥官距离前线的位置往往也不会太近。这些也会引起士兵的不满,所以唐朝诗人高适才有“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牢骚。
但也有一些前线指挥官会身先士卒,这些人往往个人武艺都非常高超,在历史上也留有勇猛之名。
这些将领当然也需要装备一身精良的铠甲,不过这些铠甲在防护水平上和士兵铠甲相比往往并无显著差别,只是纹饰更为华丽,防护面积更为到位。
上图:明代《平番得胜图》中一身轻装的中高层军官(穿绿袍者)
上图:明代《平番得胜图》中身先士卒的中高级军官,身穿银亮的铁甲,头戴夸张的缨盔,但是防护水平并不比士
恰恰是一些中层指挥官,会装备一些优质的铠甲,因为这些人不仅要时刻亲临前线进行作战,作战的同时还得指挥百来号人,自身也会成为敌人重点打击的目标。而基层指挥官往往只是在铠甲的颜色上与士兵铠甲有些差距,其他并无差别。
上图:《平番得胜图》中身穿银亮铠甲的基层指挥官。图中身穿红色布面甲的是普通士兵,身穿暗红色布面甲的是
除了这些之外,一般而言皇帝的仪仗队铠甲会非常华丽,但是这些人不是实在的作战部队,所以这种华丽的铠甲究竟有多少防御力, 是一个疑问。
上图:明代皇家仪仗队“大汉将军”的华丽铠甲
上图:宋代皇家仪仗队
还有一点,就是中国古代的确有藤甲、纸甲、皮甲甚至鞋底甲之类的轻型铠甲,这些铠甲的防御力只是相对于其重量而言说得过去。
但是这些铠甲和铁甲比起来,防御力、耐用性都低了很多,传说中又轻防御力又高的铠甲,在现代工业出现之前应该只在小说中出现过。
上图:藤甲可以一定程度上防劈砍,但是藤条之间与缝隙,对刺击防御力不足
上图:纸甲虽然有较好的防御力,但是耐用度不够,容易损坏
注:作者冬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