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何要三顾茅庐?他仅倾慕诸葛亮的才干吗?其实你想错了

三顾茅庐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是指刘备三次去到诸葛亮的草庐,希望请他出山辅佐自己,可是因诸葛亮架子太大,所以一直请不到,一直到第三次才见到真人,于是诸葛亮教给刘备隆中对的三分天下,从此诸葛亮出山,这段故事成为后世美谈。

但是我们稍稍想得深入些,就会发现其中并没有那么见到,在三顾茅庐的故事,体现了刘备的爱才和礼贤下士,也体现了诸葛亮的才华超群,令刘皇叔不辞劳苦相请,然后刘备在三国时期,能从一个卖草鞋的成为皇帝,他可是有一套的,他三次去请诸葛亮,其实并不是因为想要诸葛亮的才华。

确切的说,刘备不仅仅是想要诸葛亮的才华,诸葛亮是很有才的,这点不错,但他给后世放出了几重烟雾弹,让我们队他的看法了有很大的偏差,就那后来他写给刘禅的《出师表》来看,其中写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就是诸葛亮给后人释放的烟雾弹。

我们先说诸葛亮自称“不求闻达于诸侯”,这很明显不符合他的初衷,诸葛亮没出山之前,还经常自比管仲、乐毅,这二人均是兴国安邦的将才,是为国家作出巨大功劳的,诸葛亮比作他们,也暗指自己想成就一番功名大业,只是他一直隐居着,似乎对功名利禄不感兴趣,其实这是诸葛亮的抬高身价的策略而已。

诸葛亮还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话其实也是烟雾弹,令人感觉诸葛亮就是个农村种田的农民,没有背景也没有实力,在乱世中侥幸活下来而已,其实这跟历史实际情况是不想符合的,为什么这样说呢?这得从诸葛亮出山之前的身份说起了。

诸葛亮有个老婆,史料上并未明确记载她的名字,民间都把她叫做黄月英,是个非常聪明的女子,但长得很丑,而黄月英是黄承彦的女儿,黄承彦是何许人也?那是蔡讽的女婿,蔡讽又是何人?他是荆州的名门望族,当年刘表匹马入荆州,就得到了他的支持,刘表成为荆州之主后,娶了蔡讽的次女。

我们来理一下这层关系,蔡讽是荆州的豪族,他有两女一子,大女儿嫁给黄承彦生下黄月英,二女儿嫁给了刘表,而黄月英嫁给诸葛亮,就是说蔡瑁是诸葛亮的舅舅,而刘表是诸葛亮的舅舅的妹夫,这关系虽然有点乱,但总之诸葛亮跟荆州这些权贵关系非常密切,他娶了黄月英之后,如果想要做官,岂不是易如反掌吗?

诸葛亮没出山之前,就已经在荆州给自己编织了一张关系网,后来刘备如丧家之犬流落荆州,勉强被刘表收留管他饭吃,他知道诸葛亮的情况后,自然想要把他拉入自己的阵营,刘备看中诸葛亮,不仅是因为他的才华,更多的是诸葛亮背后这张关系网,是他背后的这股势力,这才是刘备三顾茅庐的真正意图。

刘备跟曹操一样,是三国时期的大奸雄,从他三顾茅庐请诸葛亮这事,就可看出其心机之深,实在令人发指,诸葛亮本人可能都被他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