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唐宋青花的发现研究“文物鉴定”

青花历史最早出现于唐代,唐朝丝绸之路开阔了眼界,很多唐朝工艺因灵感而生。

看文物鉴定专家刘传友讲述唐青花的由来,

唐青花最早是因为丝绸之路,国外人喜欢花式的器物,其实唐代本身喜欢三彩,因为三彩色泽分明,符合唐朝以胖唯美的突出性格重点。

青花当时制作其实是因为艺术工匠师傅的一种构思,描绘,这也叫灵感,随性而起的制作工艺,蒙外国的,所以唐青花青花花色单一,薄,釉面同样单薄,构图描绘简易,有的在堆塑上描绘,有的内外描绘勾画。

 在过去国内考古中,

发现于1957年的黄冶窑一直没有进行过考古发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文物所联合组队,开始对黄冶唐三彩窑址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发现汉、唐、宋代窑炉14座,作坊4处,出土三彩、素烧器残片和各类窑具2500余袋,完整和可复原器物1300余件,获得了重大成果。

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意外地在黄冶窑第二烧造区唐代晚期的一条沟内出土了百余件(片)白釉点、划蓝的彩釉瓷器标本。这些瓷器标本比一般三彩制品火候高,施釉工艺也与三彩不同,胎质细白,釉色纯净,器形有碗、盏、罐等,从个别的釉面脱落情况观察,点蓝或划蓝的彩釉瓷有相当数量是釉下彩,这一情况引起了专家的注意。据介绍,唐青花瓷有三个特点:一定是白瓷;釉下点钴蓝;烧成温度摄氏1300度。根据青花瓷的这些特点,专家认为这一批陶器三彩是向青花瓷器过渡期的产物。

1999年,在印尼海域发现的黑石号沉船,出土了4件唐青花瓷和大量的白釉绿彩器,这些器物产自何处,引起了中外陶瓷界的兴趣。随后,有专家认为白釉绿彩是河北邢窑生产的,而此次发掘,专家认为巩义黄冶窑不仅生产唐三彩,同时也生产唐青花瓷和白釉绿彩。

其实大部分唐青花发现避灾国内早,新加坡博物馆有海底考古出海的唐青花一千多件,色泽都是比较单一,器物不大,多以碗,罐,等日用品居多,由于烧制釉面单薄,青花没有经过再次勾绘,所以有点像我们现在民国有些地方出土的瓷器类似,但是切记,当时的唐青花线条柔和,光而不显,釉面薄而均匀,基本一个调调,远看古朴,近看还是古朴的纯质感。

最后提醒广大收藏家,文物鉴定一定要去不参与交易的鉴定机构,第三方权威鉴定机构,不要相信指定的或者艺术品合作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