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名将张郃之死, 司马懿的局?

张郃,一个长命的人。在三国里,他从汉末黄巾起义就出场,先后跟过五个主子:韩馥、袁绍、曹操、曹丕、曹叡,直到后期蜀汉和曹魏的关中之战(即诸葛亮的北伐),他仍然活跃在战场第一线。如果不是在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中中箭身亡,他还能活得更久。

曹魏名将

今天的主题不是讨论张郃的寿命问题,而是关于他的死。张郃真是死于沙场意外?还是另有隐情?

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史书给了我们模棱两可的记载:

陈寿《三国志》曰:“诸葛亮复出祁山,诏(张)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

鱼豢《魏略》:“(诸葛)亮军退,司马宣王(司马懿)使(张)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死后)谥曰壮侯。子雄嗣”。

陈寿的《三国志》是官方编纂的正史,可信度是目前公认最高的。鱼豢的《魏略》是他个人私撰的史书,可信度按常理来说较低。但《魏略》主要描写的是曹魏的历史,其内容比《三国志》要详细得多。再加上鱼豢本身就是曹魏到西晋这段时间的人,距离曹魏前期的时间间隔比较近,他记录的事情应该是一手的资料。且他的记载不作为官方史料,不受政治因素影响,所以可信度应该比较高。可惜的是《魏略》已经失传,现留存的仅见于《三国志》裴松之引注部分。

按照《魏略》的说法,张郃其人:“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军退后,明确向司马懿提出:归师勿遏(孙子曰:“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但贯知兵事的司马懿这次却根本不听张郃的建议,并强令张郃亲自去追,结果果如张郃所料,在木门中埋伏而亡。

司马宣王

感觉张郃死得好冤。对于这次事件有两种主流观点:

1、张郃是曹魏老将,司马懿是故意想除掉他,为后来的司马代魏除去一大障碍,做好铺垫。

2、新兴士族和旧军阀之间矛盾的必然结果。曹魏时期是代表中、小地主阶级利益的士族阶层大量兴起的时期,新兴士族和在曹魏创建过程中掌握军权的一些军阀派产生了必然的矛盾。而在士族占统治地位的曹魏中、后期,老的一批军阀派遭到排挤,逐渐凋零,退出历史舞台。你看曹魏中、后期,除了张郃(而且永远是副将),还有谁?取而代之的是新兴的士族后代,比如:司马懿、郭淮、钟会、邓艾等。

钟繇之子

作为曹魏的功勋元老,同时兼“五子良将”之四的张郃,在面对这些士族高干子弟的时候是很无奈的。其实他的军事主张是在长期的征战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可以说是兵油子。你仔细看张郃一生的战役,几乎很少败绩,而且多是奇胜!曹操把他比作韩信(曹操从不乱对号入座)。由此可知,张郃确是一个军事奇才。

在曹真死后,凭威望和实力,张郃完全能够胜任曹魏西北区主帅。但是朝廷又给他派了一个上司司马懿。很显然,两人之间矛盾不可避免。在对张郃的态度上,司马懿是不好明里整,只有穿小鞋。

木门追击战中,在明知追击有危险的情况下(司马懿不可能没料到危险性),司马懿强迫张郃执行命令。张郃早已料到结局,但是他毅然选择赴死。为什么?因为只有这样死,才能保全自己名节,让自己的子孙做一个烈士后代。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

张郃其实并没有任何错,他只是成了士族与军阀斗争的牺牲品。

本文作者《蜀山笔侠》专注于从不同角度看历史,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