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吃药,对于现代社会的我们早已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无论是头疼脑热时通过非处方药进行自我药疗,还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处方药物,很多人在把用药方法和次数牢记于心的同时,似乎却忘掉了,吃药并没有这样简单,不少药物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服药方法和用药注意事项。对这些习惯的疏忽,会让药物难以发挥正常效果,甚至产生严重副作用。今天的这篇文章,正是要谈一谈那些你很可能不知道的用药“冷”知识。
不是所有药片都能掰开吃?
我们日常生活中能遇到的药片,可以大致分为几种类型:常释片、缓(控)释片、肠溶片、分散片等。对于分散片而言,由于它需要在水或果汁中分散后才能服用,只需对分散后的药液取所需用量,即可解决问题。而常释片(也就是普通片剂)只是由药物、赋形剂(一些能够支撑起药片形状的材料,如淀粉)和标记药片的色素组成,切开服用倒也没有任何问题。
然而,对于缓释片和肠溶片来说,切开用药就会带来大麻烦了。
肠溶片顾名思义,片剂的设计目的就是要让药物在肠道而不是胃内溶解。这是因为有些药物往往具有一定的胃肠道刺激性(如阿司匹林),或是在胃内释放会直接被胃酸降解而失效(如治疗胰腺疾病的胰酶、治疗食管炎的埃索美拉唑)。而大多数肠溶片靠的是不溶于强酸性环境的特殊包衣来抵抗胃酸,倘若把这类肠溶片掰开,包衣自然也会被破坏,结果要么是药物直接接触胃部导致不适,要么是药物被胃酸降解而失效,自然是得不偿失了。
而在服用缓释片的情况下,这甚至会变得更糟。缓释片服用的目的是要让药片进入胃肠道后,缓慢、平稳地释放药物,这一方面可以减少原本需要频繁服用的药物的用药次数,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药物在体内的浓度更加平稳,药效更好。目前的缓释片架构可以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给药片加上能控制药物释放速率的包衣,另一种则是将药物“关”在一个特定的骨架之中缓慢释放。对于前者而言,掰开药片会破坏包衣,导致药片里应该缓慢释放的药物瞬间全部释放,这会导致患者相当于服用了远远高于预期剂量的药物,导致严重的、甚至致命的不良反应。
当然,缓释片和肠溶片也并不都是不可分割的。前面所述的通过骨架来控制药物释放的缓释片,由于药物是通过骨架而非表面的包衣来控制释放,通常可以一分为二服用。而部分肠溶片则是通过药片内的一个个含有肠溶包衣的小球(微丸)来达到效果,也可以分散开(但不能掰开)服用。区分缓释药片是否可以掰开的最好方法,就是观察药片表面是否存在将药片二等分或四等分的刻痕,这是药企方便患者掰开服药的标记。而倘若在肠溶片的说明书中找到了“对于无法吞咽的患者,本品可分散在水中服用”的字样,标志着肠溶片可以分散。
吃药时出皮疹,不一定是对药物过敏?
过敏这个概念我们并不陌生,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对某种物质反应过度,导致一系列症状的时候,就可以认为是对药物过敏。对于用药来说,最具意义的是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过敏反应。这一反应是指人体内产生了针对药物的IgE抗体,抗体一旦检测到血液内的药物,便会给负责免疫反应的肥大细胞发放信号,导致肥大细胞“吐出”一系列诱发过敏的物质,从而引起过敏反应(对过敏反应感兴趣的可参见百度知道文章《荨麻疹会传染?》 <https://zhidao.baidu.com/liuyan/detail?id=5838>)。
由于IgE介导过敏反应可以使遍布全身的免疫细胞瞬间活跃,产生严重的机体反应甚至是过敏性休克,因此体内存在着针对药物的IgE抗体的患者,是万万不能再次接触该药的。令医生们头疼的一点是,IgE介导过敏反应的一大特征是患者出现皮疹,很多患者在用药后出现皮疹便会向医生反应“我对这个药过敏”,而不少药物恰恰可以导致非过敏性皮疹,从而令人混乱。
令人混乱的“主力军”便是青霉素类的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常用抗生素,它们经常出没于医院门诊和药房,属于青霉素类的它们,也可以引起潜在严重的IgE介导过敏反应。但是,如果患者在服药时患上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一种由EB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慢性白血病),或是同时服用了预防痛风发作的别嘌醇,这两种抗生素便会让患者在服药几天内开始起皮疹。
不过当患者祛除了干扰因素后再次服药,这种令人混乱的皮疹就不会再次出现,这也是和IgE介导过敏反应相鉴别的主要方法。除了上述两种青霉素类药物,对于连续服药超过7天的女性患者,同属抗生素的吉米沙星(常用于治疗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也可以导致皮疹。因此医生一般不会给女性患者,尤其是年轻女性开具吉米沙星。
不同剂型、相同成分的药物,不能等价互换?
可能不少人都遇到过医生处方的药物因为某些原因断货,而同一药物的不同剂型却能轻易买到的情况。有些人可能认为“吃的是药,又不是剂型”,而选择购买另一剂型的药物。然而,不同剂型、相同成分的药物,往往不能轻易拿来互换,至少是不能等价互换。
事实上,不同的剂型不仅仅是为了方便患者服药,更多的是提升药物的吸收。例如相较于传统的硬胶囊、片剂,药物的口服液剂型往往能在患者体内达到更高的生物利用度(指服药后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占服药剂量的比例)。而对一些吸收比较刁钻(例如预防器官排斥的环孢素)的药物,特殊化的剂型(如将药物进行微乳化或微粒化处理)甚至直接能让药物的血液浓度上升不止一倍。因此如果需要将不同剂型的药物互换,绝对不能想当然地等价互换,而是要在医生指导、甚至是严密观察下进行更换,以防止出现药效降低或不良反应增加的情况。
这一点看上去有些平常,然而却是不少患者用生命换来的代价。例如北京某著名医院感染科曾收到过这样的惨痛教训:一名因严重感染而服用抗真菌药物,本已经在该院被治愈的患者,在复发后前往当地医院就诊。患者正确告知了自己以往的病情,医生也处方了与之前相同的药物治疗,然而,医生处方的抗真菌药物由原来的口服液换成了生物利用度较低的胶囊,导致药效不能充分发挥,患者病情进展,被送到北京时却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