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佛祖说相由心生,我是深信不疑的。直到发现悟空说了这样一句话:形容古怪,石中有美玉之藏。
/ 1 /
孙悟空长什么样子?说起来,虽然从第一回悟空就出场了,但关于悟空的相貌,却是到了第六十七回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描写。关于这一回,相信许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是写什么的。下面就跟大家唠一唠。
这回之前,唐僧师徒刚刚经历过了一场大劫。这里遇到了著名的黄眉老佛幻化的小雷音寺,金铙、人种袋两件后天法宝让孙悟空见识了什么才是天外天上人上人。那么接下来,他们到的这个地方的名字就是小西天的七绝岭。旁边有一个村庄叫驼罗庄,庄里有个老汉本姓李。那么孙悟空的相貌就是从这位李老汉嘴里说出来的。
你这厮,骨挝脸,磕额头,塌鼻子,凹颉腮,毛眼毛睛,痨病鬼,不知高低,尖着个嘴,敢来冲撞我老人家!
这段话,把悟空的相貌做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描述,甚是丑陋。如果按照相法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相。
悟空倒也不生气,他告诉老汉,相法云:形容古怪,石中有美玉之藏。然后又说自己有缚怪擒魔的本领。老汉对他的态度一下子就改变了。还给他们安排了斋饭。
原来,驼罗庄这地方有一个妖精经常来祸害他们。老汉想让悟空帮助他们降妖。
妖精是一条红鳞大蟒。但他有一个特点,不会说话。也就是说,这个妖怪刚刚修炼成人形,但还没有修炼出人声来。这在《西游记》中,是唯一一个不会说人话的主妖。这算是一个例外。
当见到这个妖精的时候,因为妖精的两个眼睛像两个灯笼,结果猪八戒说了一句非常有学问的话。八戒道:“古人云,夜行以烛,无烛则止”。他引用的这句话是出自礼记。
一般说,师徒四人中,最善于引用古诗文的当属唐僧,比如,在荆棘岭与树妖们对诗的时候,他曾经夸赞树妖的诗是“游夏莫赞”。意思是说,孔子老师说的太对了太好了,让子游和子夏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赞美的啦。
另一个善于引用古诗文的就是悟空。悟空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也是孔子说的话。
那么这次咬文嚼字,轮也该轮到猪八戒了。
八戒引用的这句话比唐僧和悟空可都有学问。毕竟说,知道《论语》的人多,而知道《礼记》的人少。
八戒的话出自《礼记?内则》。原文是:
男不言内,女不言外。内言不出,外言不入。男子入内,不啸不指。夜行以烛,无烛则止。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夜行以烛,无烛则止。道路,男子由右,女子由左。
这段话,讲得是古代礼仪之道。比如男左女右之礼,就是从那时候来的。还有八戒说的这两句话,晚上出门,无论男女,都要秉烛而行,没有蜡烛,千万不能走夜路。还有,女子出门一定要把脸蒙起来。这点跟现在伊朗的风俗差不多。
那么我们看,这么精深的知识,从八戒嘴里说出来。是不是八戒的形象瞬间就高大上起来了?
所以说,凡事真的是有例外。这让我们对八戒的了解又深了一层,原来,他不但武功深不可测,师承讳莫如深,就连这学问也是深藏不露啊。
/ 2 /
再看孙悟空解决妖精的方法,是钻到妖精肚子里去直接就把妖精弄死了。
《西游记》中孙悟空钻进妖精肚子里一共有六次。
第一次,变成丹药钻入黑熊怪的肚子里,最后黑熊怪没死,被观音收伏;第二次三调芭蕉扇时,变作蟭蟟虫,钻到铁扇公主肚子里。也没有弄死铁扇公主;第三次是变作西瓜钻进黄眉大王肚子里,帮助弥勒佛祖收伏黄眉;第四次就是本次,直接钻进大蟒肚子,然后弄死了大蟒;第五次是在狮驼山钻进青狮肚子里,最后被白象的激将法激了出来;第六次是在陷空山无底洞钻进白毛金鼻老鼠精肚子里,最后老鼠精被李靖父子救走。
那么我们看,孙悟空这六次钻进妖精肚子里,弄死妖精的唯有这一次,以前他都是怕坏了自己的名声,所以每次钻入妖精肚子里的时候都是治人以服不治人以死,所以这次也是一个例外。
妖精也打死了。师徒四人也该上路了。可是这个地方有一个烂柿衕。因为山上种的柿子树太多,这里人口又太少,采摘不过来,柿子掉到地上都烂了。积年累月,就成了一条烂柿衕。
这个地方如何过去呢?那么李老汉说得好,你们帮助我们除了妖精,我们另开一条路,送大家过去。悟空说,快拉倒吧。你开始时候说这山路有八百里,这另开道路要凿到猴年马月啊。
于是,下面就该猪八戒登场了。
悟空出了一招,让猪八戒变成一个大猪,然后把这条路给拱出来,这样不就过去了吗?真是好主意!
这次猪八戒倒是没有怎么推辞!要知道,以前让猪八戒去探个路他都要推三阻四的,可这次基本很爽快就答应了,所以,这是本回的第三个例外。
不仅如此,猪八戒还谦虚了一回。
他说,不怕各位笑话,我老猪有三十六般变化。要说变轻巧华丽飞腾之物,委实不能。但要变一些傻大笨粗的,真个全会。只是这变大了,就要吃得多。李老汉说,这没问题,吃的管饱。
就这样,猪八戒变了一头大猪。这里呢,需要说一下,有人认为猪八戒变化的这头大猪用的是“法天象地”的法术。其实不然,法天象地有一个特点,就是“青脸獠牙”嘴脸,这点孙悟空与二郎神都展示过,是杀人的凶相。
猪八戒的大猪形象也变化过三次。一次是在披香殿,因为需要吃掉米山和面山;一次是在玉华州,为了教三个王子武功而展示了一手神通;还有就是这次,是为了清除烂柿衕的烂柿子。
所以说,猪八戒的这个神通看起来跟“法天象地”有些相似,但他却未必能有战力。这是本质区别。还有一点就是,他变化之后,肚囊也变大了。吃米山面山就是例子。那么这次,他也要吃许多食物才能干活。
清理烂柿衕的工作其实是异常艰苦的。因为猪八戒拱了两日之后,驼罗庄的人又送来了第二次饭食。
那么,这回书说完了,大家以为这一难是什么呢?如果你以为这一难的关卡是那条红鳞大蟒就大错特错了!
事实上,在《西游记》第九十九回,唐僧取经的灾难簿上,这一难的名字叫做“稀柿衕秽阻五十五难”,而那条大蟒蛇根本就不算一难。突然之间我们惊奇地发现,这一难完全是凭借猪八戒一人之力过去的啊!
所以大家看到了吗,虽然在整部《西游记》中,猪八戒始终是一个被人嘲笑讥讽的角色,但面对这种又脏又臭的关卡,他居然孤独的独臂擎天。然而,有几人记得这个关卡呢?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行者留其名啊。
回过头来我们也许就明白了。为什么要在这回安排一个不会说话的红鳞大蟒呢?因为这条大蟒不是一个关卡boss,所以就无须说话了哦。
说白了,这个大蟒就是给孙悟空准备的,因为每一个关口都需要打妖怪啊。即使说,这次的关口是如何过烂柿衕,那么也要安排一个妖精来打打酱油嘛,这就算是一个小小的套路吧。
那么说到这里呢,给大家讲一个最近发生的真实的故事吧。
/ 3 /
在北京,有一个叫鼎然的乞丐。他经常在居士林、通教寺、广化寺等几个大寺院道场间来往。
下面是这个乞丐与游客之间的几句对话。咱们不妨看一下。
游人问:你这么年轻,为什么不找份工作,靠自己能力去吃饭,干嘛在这里乞讨?
鼎然答:我跪在这里,是让自己的虚荣一败涂地。是让自己的面子,无地自容。是让自己的虚假,彻底崩溃。若我放不下自己的虚荣、面子、虚假,纵然我有多么好的工作,多么高的待遇,多么令人羡慕的生活,我,依旧生活在虚荣当中,我依旧被我的虚假所操纵,我活着,还有什么真真的自由可言?
就引用这一点吧,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我们引用一个古来的哲学问题,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其实,不管你如何回答,你的所有回答都是一个词:面子。
面子,也可以说是自尊,也可以说是虚荣。
人活着嘛,无非为了一张面皮而已。那么久而久之,为了这张面皮,你已经忘记了自己是谁。你也不知道这张面皮到底是谁的,最后就变成了一种惯性而生存。那么这个时候,你已经是一具行尸走肉了。
许多时候,人最悲哀的事情就是,自己变成了行尸走肉,却还暗暗地沾沾自喜。
关于这个鼎然,我们不知道他的来历出身,他的前世因果。我们只知道,他现在做的事情就是在寻找一种东西。这个东西可能叫做真诚,可能叫做自由,可能叫做善良,可能叫做美好。其实,这样的修行方式并不是鼎然发明的。这个方式叫“苦行”。古来修行最好的是迦叶。对,就是和阿南一起给唐僧传经时“索取人事”的那个迦叶。
迦叶在佛祖座下十大弟子中,被称为“苦行”第一。他是真正的苦行僧。当然,后来佛祖涅槃之后,迦叶成为了衣钵继承人。
那么与迦叶的苦行修行相比,其实八戒也是一种修行。他的修行,是用别人的嘲笑与讥讽来摧毁自己的尊严与面子。
我们看唐僧和悟空对他的称呼,“你这呆子”,“你这头蠢猪”!这点,与刚才说的鼎然倒是有些类似。
有人说,八戒如此苦修,可最后他才修成了一个“职正果”,人家唐僧、悟空甚至沙僧都是大职正果了,猪八戒才跟白龙马一个级别呀。可见他的这种修行也没有什么效果啊。
那么,什么是效果啊?所谓的“大职正果”、“职正果”是什么?也不过是一个虚名罢了。看看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他们很在意自己的称号吗?
所以说,称号不过就是给世人看的罢了。
正如如来佛祖所说,你那东土乃南赡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不遵佛教,不向善缘,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瞒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杀牲。造下无边之孽,罪盈恶满,致有地狱之灾,所以永堕幽冥,受那许多碓捣磨舂之苦,变化畜类。有那许多披毛顶角之形,将身还债,将肉饲人。其永堕阿鼻,不得超升者,皆此之故也。虽有孔氏在彼立下仁义礼智之教,帝王相继,治有徒流绞斩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纵无忌之辈何耶!
这话说的清楚,南瞻部洲的人都这么刚强难伏,不给他们点“念想”是不行的啊。所以说,唐僧师徒最后的称号只不过是一个虚名罢了,如果太当真,就又着相了。
正如开头所说,相由心生。为什么你的皮囊如此沉重?为什么你如此忧心忡忡?为什么许多人上了岁数之后大腹便便、虎背熊腰、性情暴躁、皮肤粗糙?皆因“六多”(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造孽太多也。
正如悟空对唐僧的当头棒喝:师父,你把那《多心经》又忘了也?我等出家人,眼不视色,耳不听声,鼻不嗅香,舌不尝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如此谓之祛褪六贼。
所以最后的结尾诗说的好:
驼罗庄客回家去,八戒开山过衕来。
三藏心诚神力拥,悟空法显怪魔衰。
千年稀柿今朝净,七绝胡同此日开。
六欲尘情皆剪绝,平安无阻拜莲台。
风林秀品西游番外篇,每周一更新 | 历史堂团队作品 | 文:风林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