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李时珍著成《本草纲目》后不久,明朝灭亡,满族统治者入主中原,掀起文字狱。汉族读书人为求自保,成天钻故纸,不敢有创造性研究,中医之本草领域也不例外。直到19世纪,一部本草典籍的出现,才打破这种局面。这部典籍就是《本草纲目》的续篇,一位南方药医的杰作……
1
清朝嘉庆年间,一位名叫赵学敏的走方医(注1)来到西溪(今浙江杭州境内)行医时,遇到一件颇揪心的事儿。
一天,姓吴的房东敲开赵学敏的门。他不是来收房租,而是来求救的。原来,他15岁的儿子不知什么原因,上背靠颈处长了一堆瘰块;吴公子终日吃不下饭,没精打采。“这是丹毒还是蛇缠疮呢?”赵学敏仔细查看病症后,心里感觉没底儿:丹毒的症状是水肿,好像不对;蛇缠疮主要生在患者腰部,水疱成堆,也不对……
“估计是贵公子上山打柴时被什么虫咬了,不妨抹抹药膏。”经过思考,赵学敏开了一副药膏。
不料,吴公子敷了药膏后,瘰块不但不消,还有化脓的迹象;赵学敏又换了一种药膏,但仍不见效,吴公子的病情也越来越重。
遇到这种事情,哪个走方医不揪心?带着烦闷的心情,赵学敏来到西溪东侧一位老太婆家,为她的儿媳治病。诊断完开好药,他便与老太婆闲聊起来。赵学敏有个习惯,喜欢与病人家属聊天并记录下来,尤其是关于草药方面的。不料,当他说到吴公子的病情时,老太婆突然说她年轻时背上也生过瘰块,后来是一个走方医用什么叫翠羽草(注2)的药治好的,那个医生还嘱咐她不要乱讲。老太婆见赵学敏心善,医德又好,便忍不住说了。
翠羽草(来源于“一帘幽梦”博客)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赵学敏立马回到吴家,从携带的医书里查阅。在先朝医师王安卿的一本《采药志》里,他看到这种又名“金鸡独立草”的药方,上面只有“清热解毒”字样。
赵学敏找来吴房东,递给他一幅自己草绘的“翠羽草”图。吴氏家人采摘回来后,赵学敏把翠羽草捣成汁,再用药签涂在吴公子背上。不到一天,吴公子背上的瘰便消了。赵学敏经过实践,得知翠羽草可去瘰块及类似皮肤病。
然而令赵学敏更兴奋的是,他当初选择当走方医是正确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游历治病中发现新的草药,学到新的知识。无疑,这对他理想的实现有着莫大的帮助。
清朝时期的“走方医”(来源于网络)
2
放弃舒适生活,选择行走江湖的赵学敏,心中神圣的理想,就是为《本草纲目》写续篇。
为《本草纲目》写续篇,这可是当时许多医药学家可想而不可做的事情。话说李时珍穷毕生心血写成的《本草纲目》,虽然集前代本草学大成,但由于各种原因,还是存在诸多不足。比如在引用文献方面,存有割裂原文、随手转引、缺乏考据的问题;再如沿袭了古人的迷信说法,比较典型的就是,对萤的进化未进行实地考证……这些问题在很长时间内没引起医药学家的重视,本草学(药物学)也没有大的发展。原因很简单,就是《本草纲目》出版后不久,明朝就灭亡,代之而起的满族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地位,在政治上闭关锁国,在文化上大兴文字狱。汉族读书人们连自保都艰难,谁还在意什么《本草纲目》。过了几十年,待到清朝统治稳定后,许多医药学家便开始钻研《本草纲目》。赵学敏也不例外。
当然,赵学敏之所以立下为其写续篇的理想,还因为他非比寻常的人生经历。他本是浙江钱塘人,其父亲曾在永春县(今福建省内)等地当过地方官,晚年生得二子,分别为学敏与学楷。父亲的安排是:学敏攻读四书五经,走科举之路;学楷行医,悬壶济世。为了让学楷安心学医,还专门为其在府中开辟了一块种植草药的园地,名唤“养素园”。
月下饮茶的赵学敏(来源于网络)
谁知,少年赵学敏喜欢读书,天文、地理、历数、医学等,无所不读。长大后,坚决不走科举之路,弃文从医。于是,常常埋头读医药书籍到深夜。读书过程中,他养成了“抄书”的习惯。经过多年“抄书”,他的读书札记“累累几千卷”,其中的医学内容占了一大半。那这跟他续写《本草纲目》有什么关系呢?敬请关注《本草纲目》的续篇,原来是这样来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