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们还是分手吧……
B:为什么啊?我做错什么了?
A:你没做错什么,只是我们的性格不合适。你是个好人,再见!
B:你等等!什么叫性格不合适啊?我不接受这个理由!
大家可能在影视节目或者身边的情侣间都曾听见过类似的对话,甚至你自己就曾遇到同样的情景。 对于这样的情景,我们不禁要发出这样的疑问:什么样的性格才算合适,选择另一半是找性格相近还是性格互补的呢?
相似性原则
社会心理学家 西奥多·纽科姆 在1961年进行过一个实验。他们让性格特征相似的学生住在一起,也让特征相异的学生一起居住。纽科姆发现,性格特征相似的同学彼此更友善,而且容易成为好友;而那些特征相异的同学即使天天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依旧难以相互喜欢并建立友谊。
除此之外,大量的实验研究都证明了人际吸引的相似性原则,相似会导致人际之间的吸引,他们会更容易相互接纳和喜欢。许多时候,正是因为那个人有着和自己相近的一些地方,才让我们对对方的好感爆棚,产生了触电的感觉。相似,往往是许多情侣不知不觉走近彼此的原因。
社会交换原则
虽然相似性可以加强人际吸引,但是社会交换原则发现,如果彼此的心理需求都能在对方身上得到满足时,双方的喜爱程度会增加。大量的心理学资料和事实都证明,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人的婚姻是基于互补关系缔结的。
比如,一个支配型的男人往往娶了一个依赖型的女人,一个喜欢控制的高调女人恰好嫁给了一个被动型事事靠他人决定的低调丈夫。其中,最极端的例子就是虐待倾向和受虐倾向的人结合到了一起。试想,如果一个正常人和虐待倾向或受虐倾向的结为连理,而双方都不愿意改变,最后很有可能以分居或离婚收场。
心理学家克切霍夫等人研究了,「从朋友到夫妻关系的过程中,不同的人际吸引因素所起的作用」。结果发现,在初交时,距离因素、外貌因素等都是构成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结交后两人三观的相似显得更为重要;在友谊和婚姻阶段,双方在人格特质上的互补在需求上的互补,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依恋理论
万事皆有因。依恋理论认为,我们从最初的抚养者(通常是父母)那里获得的情感联结经验影响着我们对于恋人的选择。依恋理论的提出者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他最初的实验是针对12个月大的宝宝。 在陌生环境下,父母会离开宝宝一段时间再回到他们身边。观察统计后宝宝大概会出现如下三种依恋类型:
1.60%的宝宝是安全型。当父母离开房间时变得心烦意乱,但当父母返回时,他们会主动寻找父母,并很容易在安慰下平静下来。
2.20%或更少是焦虑-抵抗型。他们开始会不安,在分离后会极为痛苦。而更重要的是,当重新与父母团聚时,他们难以平静,并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行为,显示出既想得到安慰,又想"惩罚"擅离职守的父母。
3.约20%的是回避型。他们不会因分离而过于痛苦,并在重聚时主动回避与父母的接触,有时会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地板上的物体。
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恋人之间的依恋模式与婴儿时期的依恋类型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如安全型的女生在等待伴侣到来时会焦虑地不停地打电话、发短信,见到伴侣后一切都平静下来;焦虑-抵抗型的女生在伴侣很晚回家时,明明想和他亲密,却偏偏翻白眼,不理不睬以示抵抗和惩罚。回避型的男生会较为冷淡,好像伴侣在与不在他都是一个样。
回头来看他们当初是如何选择恋人的?一个婴儿在成长中和抚养者建立了依恋关系,然后当长大的婴儿在他人身上体验到那种熟悉感和安全感,并恰好喜欢这种交往的感觉,希望延续小时候的依恋关系,TA就会选择和抚养者性格相近的恋人。如果TA讨厌延续小时候的依恋关系,就会选择和抚养者性格不相符,甚至性格相反的恋人。更典型的案例是有恋父、恋母情结的孩子通常会选择一个在各方面都很像父亲、母亲的伴侣,使得这种依恋情结得以持续。
黑猫白猫,能抓耗子就是好猫
如此看来,情侣之间不管性格是相似还是互补,都可能成为我们更爱彼此的理由。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恋爱的形式多种多样,在情侣的选择时不必太拘泥于性格是相似还是互补,不要被死的条条框框束缚住,只要对方给你的感觉足够好,为什么不开开心心去爱呢?
至于情侣相处过程中的冲突争执永远是在所难免的,大部分的情侣隔三差五都会有冲突,有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每5次积极的互动就要冲突1次。而许多时候,男女双方彼此争吵的原因也并不真的在于性格是相似还是互补,而在于男女性别造成的思考方式的不同引发的冲突,却让性格成了替罪羊。
选择合适的人的确很重要,但是爱情的成功根本上并不在于遇到了那个“王子”或者“公主”,而是通过恋爱双方为了维持爱情的共同努力,彼此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在相互磨合中得到甜美的爱情。
所以咯,性格相近的情侣和性格互补的情侣间并不存在好坏之分。但是,几乎所有心理学家和情感专家都强调:双方的价值观必须相似或者相近,这是两个人能更好相处的基础。
现在明白了吧,如果你觉得TA真的不适合你,分手时请不要说性格不合,而是说:
你是个好人,但咱们三观不合。
(作者:李烨明、杜聪)